一種具有頂部排絨裝置的雙軸流開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20:37: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裝置,具體是一種具有頂部排絨裝置的雙軸流開棉機。
背景技術:
雙軸流開棉機主要用於棉紡廠開清棉工序和廢棉處理。在清花工序中,適於安裝在抓棉設備和握持打擊設備之間;在廢棉處理系統中和組合廢棉處理機配套,作為預處理設備,以減輕主設備工作負荷。在工作狀態,內部的圓盤運轉時,棉花經開松打擊後有一部分短絨不易排出,在設備內部容易產生積蓄,造成粗節含量增加,降低了產品的生產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設計了一種具有頂部排絨裝置的雙軸流開棉機,結構合理簡單,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頂部排絨裝置的雙軸流開棉機,包括雙軸流開棉機的機體,機體內設有第一打手、第二打手及落雜箱,機體的前後兩側壁上分別設有進棉口和出棉口,所述機體的頂部設有頂框,頂框上側裝有吸風漏鬥,吸風漏鬥的上方連接負壓管道;所述負壓管道連接濾塵吸風裝置。
所述頂框包括角鐵焊接的框架,框架內焊接塵籠網面。
所述頂框為129.7CM*66.5CM。
所述吸風漏鬥長128CM*寬65.5CM*高36CM。
所述負壓管道直徑25CM。
所述濾塵吸風裝置包括電機驅動的吸風風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過上述方案得出:由於在機體的頂部設置了頂框,頂框的網面上通過吸風機產生負壓,將機體內的短絨吸取並排出,使得機體內能正常開棉防止短絨積存。與沒設置排絨裝置的雙周流開棉機相比,生產產品的粗節由原來的70粒左右下降為50粒左右,明顯減少,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負壓管道,2為吸風漏鬥,3為第二打手,4為落雜箱,5為第一打手,6為機體,7為頂框,8為塵籠網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頂部排絨裝置的雙軸流開棉機,包括雙軸流開棉機的機體6,機體6內設有第一打手5、第二打手3及落雜箱4,機體6的前後兩側壁上分別設有進棉口和出棉口,所述機體6的頂部設有尺寸為129.7CM*66.5CM的頂框7,所述頂框7包括角鐵焊接的框架,框架內焊接塵籠網面8。頂框7上方裝有吸風漏鬥2,所述吸風漏鬥2長128CM*寬65.5CM*高36CM。吸風漏鬥2的上方連接直徑25CM的負壓管道1;所述負壓管道1連接濾塵吸風裝置。所述濾塵吸風裝置包括電機驅動的吸風風機,產生負壓進行吸取。
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