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的電影票能補打嗎(團購電影票為啥)
2023-06-11 07:06:39 3
掌上青島/青網訊即將進入暑期檔,國內外大片扎堆上映。因價格便宜購買形式方便,近年來不少市民觀影前都會團購電影票,但並非所有的團購電影都是一次性交易。記者在臺東一家電影院門口隨機採訪了10位市民,其中6位受訪者表示到影院兌換電影票的時候遇到過「補差價」的情況。團購電影票補的差價「差」在哪裡?影院的這種行為是否合理呢?
爆料:團購電影要補「新片價」
近日,本網記者接到市民劉小姐的爆料,稱自己通過某團購網站搶購兩張電影票,和朋友前往中山路一家影院看大片,但在前臺進行兌換的時候卻被售貨員告知需要補交「差價」,這使得劉小姐的觀影心情大打折扣。劉小姐表示自己之前也遇到過補差價的情況,所以這次她特意選擇了2D或3D通兌票,卻仍被要求每張電影票補交20元。
「電影院工作人員說我團購的電影是剛上映的新片,所以要補上差價。」劉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在團購電影票之前詳細的閱讀過購買說明,其中,「限價片」僅說明「某些熱門電影設置了最低票價」,補差價「以影院公告為準」。「什麼是熱門電影,補差價的原因,該補多少錢,都沒有說清楚。」劉小姐購買的電影票原價為60元一張,團購價格為27元,雖然補上20元的差價後,仍比原價便宜,但劉小姐認為購票應該明碼標價,團購加錢的細則也應該列明。
調查:三種電影團購或需補差價
記者登錄多家團購網站發現,大多數網站給出的限價的理由分為三種,一種是3D電影,一種是熱門電影,還有一種是特殊場次限制,例如vip廳、首映式、見面會等。但熱門電影的界定以及具體要補多少差價並沒有註明,只提示關注影院公告。也有一些影院打出「選座購票」,在網站選座付款後,通過現場的換票機直接出票,這種形式省去了去前臺兌換的步驟,也無需繳納團購電影的差價。
隨後,記者走訪橫店、萬達等電影院,發現目前上映的2D電影大多在50元—60元左右,3D電影和IMAX影廳票價在80元—200元不等,只有部分影院在售票處的電子屏上對團購補差價的情況進行公示。一位影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部分電影設有最低票價,影院售票不能低於該價格,團購票需補差價很正常,同時,某些電影因為片時超長,也會要求補差價,而票價都是發行方制定的。
說法:團購網站應列明補價說明
團購電影票加價現象是否合理?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享有知情權,而電影院線和團購網站之間籤訂的合同,消費者是不知道的,消費者是通過團購網站購票形成合同關係。因此,團購網站應提前詳盡註明相關信息,明明白白地說清楚有什麼條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而消費者在購買相關團購產品的時候,也不能一味貪圖價格上的便宜,特別要看一看有沒有限定條款,比如,優惠券在什麼時候使用等,往往有限定條款等。
此前有工商部門提醒,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團購了影城提供的電影票,就與影城建立了消費合同,影城需要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所承諾的義務。影城未經與消費者協商一致,單方面限制、排除了消費者的合法權利,應屬無效。(本網記者 趙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