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9:14:16 1
專利名稱: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
背景技術:
礦井下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在地下礦山中設置和使用礦井應急避難所,是礦井應急救援中的一項重要的措施,但目前我國尚沒有進入使用階段。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當煤礦或其它礦井發生礦難時為無法撤離現場的礦工提供的可承受2. OMpa衝擊波壓力的安全空間。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其組成包括橫截面具有圓倒角的長方體艙體,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的內部具有一組支撐板,所述的長方體艙體包括內層鋼板和外層鋼板,所述的內層鋼板和所述的外層鋼板之間連接一組加強筋,所述的內層鋼板和所述的外層鋼板之間具有保溫層,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的一側具有逃生孔。所述的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由設備單元、主艙單元和過渡單元通過法蘭依次連接而成,其中所述的長方體艙體下面採用內法蘭螺絲連接,其餘採用外法蘭螺絲連接。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採用高強板、圓倒角、外表光滑的箱體式結構,增加艙體強度,可抗 2. 0以上衝擊波壓力;2、本實用新型的艙體底部採取內法蘭螺絲連接,其餘三面採取外法蘭螺絲連接的方式,便於井下組裝;且螺絲安裝在槽體內,利於防護,外表光滑增加強度。3、本實用新型的艙體採取長方體結構,其空間利於人員及設備安置。4、本實用新型的艙體採取箱體式結構,便於保溫材料的安裝,減少熱橋,隔熱效果好,給避難人員提供良好環境。
附圖1是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水平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其組成包括橫截面具有圓倒角的長方體艙體,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的內部具有一組支撐板1,所述的長方體艙體包括內層鋼板2和外層鋼板3,所述的內層鋼板和所述的外層鋼板之間連接一組加強筋4,所述的內層鋼板和所述的外層鋼板之間具有保溫層5,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的一側具有逃生孔6。實施例2:所述的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由設備單元7、主艙單元8和過渡單元9通過法蘭10依次連接而成,其中所述的長方體艙體下面採用內法蘭螺絲連接,其餘採用外法蘭螺絲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其組成包括橫截面具有圓倒角的長方體艙體,其特徵是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的內部具有一組支撐板,所述的長方體艙體包括內層鋼板和外層鋼板,所述的內層鋼板和所述的外層鋼板之間連接一組加強筋,所述的內層鋼板和所述的外層鋼板之間具有保溫層,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的一側具有逃生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其特徵是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由設備單元、主艙單元和過渡單元通過法蘭依次連接而成,其中所述的長方體艙體下面採用內法蘭螺絲連接,其餘採用外法蘭螺絲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下可移動式救生艙。礦井下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在地下礦山中設置和使用礦井應急避難所,是礦井應急救援中的一項重要的措施,但目前我國尚沒有進入使用階段。本實用新型的組成包括橫截面具有圓倒角的長方體艙體,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的內部具有一組支撐板(1),所述的長方體艙體包括內層鋼板(2)和外層鋼板(3),所述的內層鋼板和所述的外層鋼板之間連接一組加強筋(4),所述的內層鋼板和所述的外層鋼板之間具有保溫層(5),所述的長方體艙體的一側具有逃生孔(6)。本產品用於井下救生艙。
文檔編號E21F11/00GK202081910SQ201120116700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0日
發明者劉廣才, 孫利, 宮延華, 常喜華, 許忠凱, 高付 申請人:黑龍江龍煤卓異救援裝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