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築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0:18:41 4
房屋建築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供暖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房屋建築。該房屋建築,包括有水泥基礎層(1)以及牆體(2),於所述水泥基礎層上噴塗有15-25mm厚的聚氨酯保溫層(3);於所述聚氨酯保溫層的上側設置有可與市電電網連接用於發熱供暖的熱電線纜(4);於所述熱電線纜的上側及周邊設置有找平層(5),所述找平層的厚度為8-10mm;於所述找平層的上側設置地板(6)。本實用新型在傳統房屋建築結構基礎上設置了熱電線纜,其能夠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對室內供熱,不會佔用室內面積,提高了室內的整潔度。並且,採用電能為供熱能源,其具有較高的清潔度,能源利用率非常高,且使用方便,採用開關控制隨用隨開。
【專利說明】房屋建築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供暖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房屋建築。
【背景技術】
[0002]在我國農村,冬季取暖大多採用暖炕通過燃燒生物質燃料進行取暖,如此,不僅採暖效率較低,其還會產生較大的汙染氣體,不符合當下環保的大潮流。
[0003]在城鎮中,雖然採用集體供暖,但是,供暖溫度、供暖時間無法根據使用者的使用要求自行控制,其可控性非常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房屋建築,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0005]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房屋建築,包括有水泥基礎層以及牆體,於所述水泥基礎層上噴塗有15-25_厚的聚氨酯保溫層;
[0006]於所述聚氨酯保溫層的上側設置有可與市電電網連接用於發熱供暖的熱電線纜;
[0007]於所述熱電線纜的上側及周邊設置有找平層,所述找平層的厚度為8-lOmm ;
[0008]於所述找平層的上側設置地板。
[0009]優選地,於所述聚氨酯保溫層與所述熱電線纜之間設置有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為鐵絲網,所述熱電線纜通過鐵絲與所述鐵絲網固定連接。
[0010]優選地,所述找平層為水泥找平層。
[0011]在上述結構設計中,通過噴塗工藝在水泥基礎層上設置15-25mm厚的聚氨酯保溫層,聚氨酯噴塗保溫層傳熱係數K值僅約0.022,其保溫性能優於大多數傳統鋪設工藝採用的保溫材料;並且,採用噴塗工藝能夠使得保溫層與基礎層之間整體粘合,解決了傳統溼法、幹法地暖鋪設工藝,保溫層與基礎層不結合的問題,為減少回填層創造了條件。在聚氨酯保溫層上側設置了熱電線纜,其與市電電網連接後能夠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向室內提供熱量。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在傳統房屋建築結構基礎上設置了熱電線纜,其能夠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對室內供熱,不會佔用室內面積,提高了室內的整潔度。並且,採用電能為供熱能源,其具有較高的清潔度,能源利用率非常高,且使用方便,採用開關控制隨用隨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房屋建築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4]圖1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係為:
[0015]水泥基礎層1、牆體2、聚氨酯保溫層3、熱電線纜4、
[0016]找平層5、地板6、加固部件7。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8]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房屋建築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房屋建築,包括有水泥基礎層I以及牆體2,於水泥基礎層I上噴塗有15_25mm厚的聚氨酯保溫層3 ;於聚氨酯保溫層3的上側設置有可與市電電網連接用於發熱供暖的熱電線纜4 ;於熱電線纜4的上側及周邊設置有找平層5,找平層5的厚度為8-10mm ;於找平層5的上側設置地板6。
[0020]在上述結構設計中,通過噴塗工藝在水泥基礎層I上設置15-25mm厚的聚氨酯保溫層3,聚氨酯噴塗保溫層傳熱係數K值僅約0.022,其保溫性能優於大多數傳統鋪設工藝採用的保溫材料;並且,採用噴塗工藝能夠使得保溫層與基礎層之間整體粘合,解決了傳統溼法、幹法地暖鋪設工藝,保溫層與基礎層不結合的問題,為減少回填層創造了條件。在聚氨酯保溫層3上側設置了熱電線纜4,其與市電電網連接後能夠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向室內提供熱量。熱電線纜鋪按每平米設計功率調整熱電線纜間距,熱電線纜4距離牆體2的距離按180mm-220mm為宜。在熱電線纜鋪設前後對應熱電線纜出廠電阻標註用搖表檢測電纜是否正常。在本實用新型中,熱電線纜4之間間隔鋪設,在其上側以及周邊設置找平層5,並在找平層5上設置地板6。
[0021]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在傳統房屋建築結構基礎上設置了熱電線纜4,其能夠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對室內供熱,不會佔用室內面積,提高了室內的整潔度。並且,採用電能為供熱能源,其具有較高的清潔度,能源利用率非常高,且使用方便,採用開關控制隨用隨開。
[0022]在上述結構設計中,採用Smm-1Omm混凝土作為找平層5,克服了一般幹法模塊鋪設因卡丁、線槽產生的懸空空氣熱阻,影響採暖效果的問題;比傳統溼法回填30mm,減少20_厚度,不僅節約了層高更提高了散熱效率,達到快熱節能的效果。
[0023]具體地,為了提高熱電線纜4設置的穩定程度,於聚氨酯保溫層3與熱電線纜4之間設置有加固部件7,加固部件7為鐵絲網,熱電線纜4通過鐵絲與鐵絲網固定連接。
[0024]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房屋建築,包括有水泥基礎層(I)以及牆體(2),其特徵在於, 於所述水泥基礎層上噴塗有15-25_厚的聚氨酯保溫層(3); 於所述聚氨酯保溫層的上側設置有可與市電電網連接用於發熱供暖的熱電線纜(4); 於所述熱電線纜的上側及周邊設置有找平層(5),所述找平層的厚度為8-lOmm ; 於所述找平層的上側設置地板(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築,其特徵在於, 於所述聚氨酯保溫層與所述熱電線纜之間設置有加固部件(7),所述加固部件為鐵絲網,所述熱電線纜通過鐵絲與所述鐵絲網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築,其特徵在於, 所述找平層為水泥找平層。
【文檔編號】E04F15/00GK204212351SQ201420635845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9日
【發明者】石英巖 申請人:清水河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