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六角扳手塑夾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22:44:1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動工具領域,特別是用於收納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六角扳手塑夾。
背景技術:
內六角扳手作為裝卸機構的工具,實用性極廣。眾所周知,內六角扳手因為配合各種尺寸的零件,必需具備各種尺寸,又因六角扳手固定的外形,往往不便收藏和攜帶。傳統的放置六角扳手的工具盒或者工具夾,大多採用平面盒裝方式,其體積較大不易攜帶。現有的六角扳手收納裝置採用多層設計,各層中的六角扳手上下並排設置,但是為控制整體的體積,上下兩層間的內六角扳手間距小,因此使用者取用、放迴旋具皆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結構布局合理、各機構配合緊密、體積小巧、取用和收納方便的一種六角扳手塑夾。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六角扳手塑夾,包括相配裝的靜夾本體和動夾本體,靜夾本體和動夾本體的相背一面分別設有用於收納六角扳手的靜夾槽組和動夾槽組,靜夾本體設有軸孔,動夾本體固設有與軸孔相匹配的轉動軸;靜夾本體設有以軸孔為圓心的導槽,動夾本體設有與導槽的一條邊緣滑動配合的防滑柱,動夾本體設有沿導槽另一條邊緣滑動的防脫扣。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採取的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導槽與防滑柱相接觸的邊緣設有波浪形防滑齒。
上述的防滑齒的末端設有復位感應槽,復位感應槽至軸孔的距離小於防滑齒至軸孔的距離。
上述的防滑柱和防脫扣之間設有間隙。
上述的靜夾本體包括相配裝的靜夾母座和設置有導槽的靜夾子座,防脫扣鉤置於導槽邊緣。
上述的靜夾本體轉動連接有固定扣,固定扣設於靜夾槽組一側。
上述的固定扣開有掛孔。
上述的固定扣的左右兩端位於靜夾槽組兩端單元槽之上。
上述的靜夾槽組和動夾槽組各自的單元槽分別設有彈片組,彈片組彈片之間的距離小於單元槽的槽寬。
上述的靜夾槽組的槽寬大於動夾槽組的槽寬。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六角扳手塑夾,包括相配裝的靜夾本體和動夾本體,靜夾本體和動夾本體的相背一面分別設有用於收納六角扳手的靜夾槽組和動夾槽組,靜夾本體設有軸孔,動夾本體固設有與軸孔相匹配的轉動軸;靜夾本體設有以軸孔為圓心的導槽,動夾本體設有與導槽的一條邊緣滑動配合的防滑柱,動夾本體設有沿導槽另一條邊緣滑動的防脫扣。非工作狀態時,靜夾槽組和動夾槽組是平行設置的,當需要取用六角扳手時,將動夾本體從靜夾本體上轉動錯位,就能使六角扳手塑夾兩側的六角扳手錯位,從而方便取用六角扳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收納時體積小巧、取用時能錯開兩層的六角扳手,方便手指較大的使用者取用六角扳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後視圖;
圖3是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5是動夾本體與靜夾子座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收納狀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至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1靜夾本體、11靜夾槽組、12靜夾母座、13靜夾子座、13a軸孔、13b導槽、13c防滑齒、13d復位感應槽、2動夾本體、21動夾槽組、22轉動軸、23防滑柱、24防脫扣、3固定扣、31掛孔、4彈片組。
圖1至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六角扳手塑夾,包括相配裝的靜夾本體1和動夾本體2,靜夾本體1和動夾本體2的相背一面分別設有用於收納六角扳手的靜夾槽組11和動夾槽組21,靜夾本體1設有軸孔13a,動夾本體2固設有與軸孔13a相匹配的轉動軸22;靜夾本體1設有以軸孔13a為圓心的導槽13b,動夾本體2設有與導槽13b的一條邊緣滑動配合的防滑柱23,動夾本體2設有沿導槽13b另一條邊緣滑動的防脫扣24。動夾本體2能以軸孔13a為圓心轉動;防滑柱23和導槽13b的一條邊緣摩擦,只有在使用者施力時才能帶動動夾本體2,防止動夾本體2在使用者未施力時任意轉動;防脫扣24能防止動夾本體2邊緣與靜夾本體1分離,非工作狀態時,靜夾槽組11和動夾槽組21是平行設置的;當需要取用六角扳手時,將動夾本體2從靜夾本體1上轉動錯位,就能使六角扳手塑夾兩側的六角扳手錯位,從而方便取用六角扳手。
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5所示,導槽13b與防滑柱23相接觸的邊緣設有波浪形防滑齒13c。防滑柱23能在防滑齒13c上跳動,使動夾本體2在轉動的過程中有嚙合感,方便使用者控制動夾本體2的轉動角度。
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防滑齒13c的末端設有復位感應槽13d,復位感應槽13d至軸孔13a的距離小於防滑齒13c至軸孔13a的距離。當防滑柱23走到防滑齒13c末端時會突然落入復位感應槽13d,方便使用者感知動夾本體2極限位置,避免因超程而損壞防滑柱23。
實施例中,如圖4和圖5所示,防滑柱23和防脫扣24之間設有間隙,能為防滑柱23和防脫扣24有輕微的彈性變形提供空間,一方面方便裝配時插入導槽13b,另一方面能防止防滑柱23與防滑齒13c的應力超限,給防滑柱23一定的彈性空間。
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靜夾本體1包括相配裝的靜夾母座12和設置有導槽13b的靜夾子座13,靜夾母座12和靜夾子座13之間有空隙,所以防脫扣24鉤置於導槽13b邊緣。
實施例中,如圖2、3和圖4所示,靜夾本體1轉動連接有固定扣3,固定扣3設於靜夾槽組11一側。固定扣3能夾在物體的薄壁上,例如夾在皮帶上。
實施例中,如圖2、3和圖4所示,固定扣3開有掛孔31。掛孔31能將本實用新型掛在牆上。
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固定扣3的左右兩端位於靜夾槽組11兩端單元槽之上。固定扣3能攔阻靜夾槽組11內的六角扳手橫向脫出。
實施例中,如圖1、2、3和圖4所示,靜夾槽組11和動夾槽組21各自的單元槽分別設有彈片組4,彈片組4彈片之間的距離小於單元槽的槽寬。彈片組4能有效卡置六角扳手。
實施例中,靜夾槽組11的槽寬大於動夾槽組21的槽寬。大的六角扳手卡置於靜夾槽組11,而小的六角扳手卡置於動夾槽組21,這樣能使本實用新型的重心偏向靜夾本體1,防止本實用新型重心向動夾本體2方向前傾。
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已闡明,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做出的各種變化或改型都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