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11 06:01:21 2
一種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包括機殼本體,所述機殼本體包括電路板安裝槽和一頭部導波管,所述電路板安裝槽內分別安裝有第一PCB板與第二PCB板,位於第二PCB板的一側機殼本體上設有F頭安裝槽,安裝第一PCB板的電路板安裝槽內上端設有第一間隔柱,位於第二PCB板的一側設有第二間隔柱,位於第一PCB板與第一間隔柱的上端設有一衝壓蓋板;本實用新型較傳統的L型結構來說,減少了零配件,產品組裝方便,有效改善了產品的模具結構,方便了模具加工製作,在模具上實現了一模出4穴產品,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降低了單個產品的壓鑄成本,有效減小了產品的體積和質量,在運輸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有較大節約。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4輸出L型本體衛星接收器能夠適用於視訊接收,但產品結構複雜,零配件較多,不方便組裝;產品的模具結構複雜,加工製作困難,在模具上不能夠實現一模出多穴產品,影響了生產效率和單個產品的壓鑄成本;產品的體積和質量比較大,在運輸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有較大浪費。
[0003]如圖1,產品由11個零部件加3個PCB板組裝完成。先將F頭17點好緊固膠水鎖在本體13上面,焊接好3個PCB板,再鎖上大間隔柱16和小間隔柱29,然後將小衝壓蓋板15和大衝壓蓋板110組裝在本體13上面並點上防水膠。最後將防水圈12、塑膠蓋11、塑膠殼右14、塑膠滑套18和塑膠殼左111依次組裝在本體13上面,完成整個產品的製作。
[0004]現有4輸出L型本體衛星接收器能夠適用於視訊接收,但產品結構複雜,零配件較多,不方便組裝(如圖1,包含3個PCB板和11個零配件);產品的模具結構複雜,加工製作困難,在模具上不能夠實現一模出多穴產品,影響了生產效率和單個產品的壓鑄成本(如圖2,除202和203需上下方向開模外,還需要往滑塊201和滑塊204兩方向開模);產品的體積和質量比較大,在運輸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有較大浪費。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運輸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有較大節約的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殼本體,所述機殼本體包括電路板安裝槽和一頭部導波管,所述電路板安裝槽設置於機殼本體的上下端,所述電路板安裝槽內分別安裝有第一 PCB板與第二 PCB板,第一 PCB板與第二 PCB板間用銅棒電聯接,位於第二 PCB板的一側機殼本體上設有F頭安裝槽,所述F頭安裝槽設有四個,每個F頭安裝槽內均安裝一 F頭,所述F頭一端與第一 PCB板間電聯接,安裝第一 PCB板的電路板安裝槽內上端設有第一間隔柱,位於第二 PCB板的一側設有第二間隔柱,第二間隔柱位於第二 PCB板的下端,所述第二間隔柱通過螺絲與機殼本體間緊固連接,該第二間隔柱包裹住整個第二 PCB板,位於第一 PCB板與第一間隔柱的上端設有一衝壓蓋板,所述衝壓蓋板與機殼本體間通過螺絲固定連接,該衝壓蓋板用於密封第一 PCB板及第一間隔柱。
[000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機殼本體呈「I」型,機殼本體的出模方式為上下開模加一側面滑塊。
[000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機殼本體的兩側通過左右兩端的第一塑膠殼與第二塑膠殼配合安裝,所述第一塑膠殼與第二塑膠殼位於F頭一端設有與F頭互相配合的圓形凹槽。
[000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衝壓蓋板與機殼本體的連接縫中點有防水膠。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頭部導波管的一端通過一塑膠蓋密封安裝,所述塑膠蓋的內部安裝一防水圈。
[0011]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機殼本體與F頭外殼為一個壓鑄成型的整體零件。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較傳統的L型結構來說,減少了零配件,產品組裝方便,有效改善了產品的模具結構,方便了模具加工製作,在模具上實現了一模出4穴產品,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降低了單個產品的壓鑄成本,有效減小了產品的體積和質量,在運輸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有較大節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為傳統L型衛星接收器爆炸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傳統4輸出L型本體的模具開模方向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4輸出I型本體的模具開模方向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本實用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徵,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徵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0020]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徵,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徵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徵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徵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0021]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a)在組裝上減少了零配件(I個PCB板、I個衝壓蓋板和I個塑膠滑套),組裝方便;b)在模具結構上I型本體和L型本體存在相同點,202和203同302和303為上下開模方向,201同301為滑塊開模方向。但I型本體比L型本體少了滑塊204開模方向,模具結構簡單很多,易於加工製作。同時在模具上實現了一模出多穴產品,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降低了單個產品的壓鑄成本。
[0022]如圖4所示,一種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包括機殼本體,所述機殼本體包括電路板安裝槽和一頭部導波管,所述電路板安裝槽設置於機殼本體46的上下端,所述電路板安裝槽內分別安裝有第一 PCB板401與第二 PCB板402,位於第二 PCB板402的一側機殼本體46上設有F頭安裝槽,所述F頭安裝槽設有四個,每個F頭安裝槽內均安裝一 F頭47,所述F頭47 —端與第一 PCB板401間電聯接,安裝第一 PCB板401的電路板安裝槽內上端設有一第一間隔柱45,位於第二 PCB板402的一側設有第二間隔柱48,第二間隔柱48位於第二 PCB板402的下端,所述第二間隔柱48通過螺絲與機殼本體46間緊固連接,該第二間隔柱48包裹住整個第二 PCB板402,位於第一 PCB板401與第一間隔柱45的上端設有一衝壓蓋板44,所述衝壓蓋板44與機殼本體46間通過螺絲固定連接,該衝壓蓋板44用於密封第一 PCB板401及第一間隔柱45。
[0023]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機殼本體46呈「I」型。
[0024]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機殼本體46的兩側通過左右兩端的第一塑膠殼43與第二塑膠殼49配合安裝,所述第一塑膠殼與第二塑膠殼位於F頭一端設有與F頭互相配合的圓形凹槽。
[0025]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衝壓蓋板44與機殼本體46的連接縫中點有防水膠。
[0026]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頭部導波管的一端通過一塑膠蓋41密封安裝,所述塑膠蓋的內部安裝一防水圈42。
[0027]另一實施方式:
[0028]如圖5所示,圖5所示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組裝方式和產品結構與圖4所示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基本相同,它們具有相同使用性能和成本優勢,它們唯一的區別是:圖4中的機殼本體46和F頭47是兩個不同零件,通過牙紋配合和膠水固定組裝完成的。圖5中機殼本體46本身帶有F頭外殼47,機殼本體46與F頭外殼47為一個壓鑄成型的整體零件,在F頭外殼47內鉚合好塑膠粒510達到F頭的功能。
[002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a.有效改善了現有4輸出L型本體衛星接收器產品結構,減少了零配件,產品組裝方便(I型本體衛星接收器減少了 I個PCB板、I個衝壓蓋板和I個塑膠滑套)。
[0030]b.有效改善了產品的模具結構(I型本體模具上比L型本體模具上減少了滑塊24開模方向),方便了模具加工製作,在模具上實現了一模出4穴產品(L型本體模具上為I出2穴),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降低了單個產品的壓鑄成本;
[0031]c.有效減小了產品的體積和質量,在運輸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有較大節約。
[003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殼本體,所述機殼本體包括電路板安裝槽和一頭部導波管,所述電路板安裝槽設置於機殼本體的上下端,所述電路板安裝槽內分別安裝有第一 PCB板與第二 PCB板,第一 PCB板與第二 PCB板間用銅棒電聯接,位於第二 PCB板的一側機殼本體上設有F頭安裝槽,所述F頭安裝槽設有四個,每個F頭安裝槽內均安裝一 F頭,所述F頭一端與第一 PCB板間電聯接,安裝第一 PCB板的電路板安裝槽內上端設有第一間隔柱,位於第二 PCB板的一側設有第二間隔柱,第二間隔柱位於第二 PCB板的下端,所述第二間隔柱通過螺絲與機殼本體間緊固連接,該第二間隔柱包裹住整個第二 PCB板,位於第一 PCB板與第一間隔柱的上端設有一衝壓蓋板,所述衝壓蓋板與機殼本體間通過螺絲固定連接,該衝壓蓋板用於密封第一 PCB板及第一間隔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本體呈「I」型,機殼本體的出模方式為上下開模加一側面滑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本體的兩側通過左右兩端的第一塑膠殼與第二塑膠殼配合安裝,所述第一塑膠殼與第二塑膠殼位於F頭一端設有與F頭互相配合的圓形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衝壓蓋板與機殼本體的連接縫中點有防水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頭部導波管的一端通過一塑膠蓋密封安裝,所述塑膠蓋的內部安裝一防水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4輸出I型結構衛星接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本體與F頭外殼為一個壓鑄成型的整體零件。
【文檔編號】H04B1/08GK204013502SQ201420404156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雷林志, 陸利興, 柯慶來 申請人:東莞百一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