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舍扶蘇對胡亥的感情(啞舍胡亥迷戀扶蘇)
2023-06-11 17:29:13
《大秦賦》的熱播再次讓人們聚焦2000多年前的歷史,人們對於嬴政一家子的研究歷來熱衷,今天給大家說一部「太敢寫」的小說《啞舍》。
《啞舍》在第五部分講述了秦二世胡亥和公子扶蘇糾纏千年的愛恨糾葛。雖然它架空歷史,但仔細品來,扶蘇和胡亥的感情或許真不像我們想得那樣冷淡。
在《啞舍》中,胡亥對扶蘇很痴迷,有一顆自卑的心靈。
秦始皇對扶蘇要求嚴厲,把他作為帝國接班人培養;反觀胡亥,秦始皇寵他卻不那樣悉心培養他。
扶蘇讀了很多書,從小習武練功,文治武功的扶蘇讓一無是處的胡亥感覺深深的自卑。胡亥仰慕扶蘇可以得到父親的重視,立志自己成為哥哥那樣的人。
胡亥喜歡收集刀劍,只因扶蘇曾說刀劍可以傷人,也可以保護自己心愛的人;胡亥還喜歡纏著扶蘇下六博棋,很多細節都能看出胡亥對扶蘇的喜歡。
但是自卑讓胡亥無法認清自己對哥哥的情感,因為自卑,他走進了趙高的圈套,扶蘇被逼而死。
胡亥殺光所有皇兄,因為他只肯承認扶蘇一人是他的皇兄,而且他認為殺光他們可以復活扶蘇。
就這樣,胡亥走上了一條殺戮之路,而他不小心獲得了長生不老之身,於是在隨後的2000多年裡,一直尋找扶蘇,想向扶蘇賠罪,把皇位還給扶蘇……
這部小說,一改胡亥兇殘愚蠢的形象,雖然知道是非現實作品,但這卻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思維發散——歷史中的胡亥和扶蘇關係如何?
《史記》並沒有為胡亥和扶蘇單獨立傳,他們的具體生活無從知曉,但從隻字片語中不難發現,胡亥對扶蘇並沒有惡意。
扶蘇,作為帝國的嫡長子,身兼重任,秦始皇對他的栽培毋庸置疑。在《史記》中,扶蘇第一次出場就是在參政議政,對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發表看法。
而胡亥的首次出場,是作為始皇最寵愛的小兒子跟著他四處巡遊。
正如尋常百姓家,老大總是被寄予厚望的,老小總是被過度溺愛那個。要說寵愛,其實秦始皇更重胡亥。
但是得天獨厚的胡亥並沒有想要奪皇位的意思,他甚至把扶蘇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這在沙丘之變時,趙高與胡亥的對話中就能窺見一斑。
當秦始皇在沙丘病逝時,趙高遊說胡亥取代扶蘇繼承王位,胡亥第一時間表示自己不會這樣做,他說道:
「固也。吾聞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諸子,何可言者。」
意思就是,這件事沒什麼好說的,父親當然知道自己兒子都什麼德行,言外之意,自己根本比不上扶蘇。
趙高聽後,再次勸胡亥,給他灌輸不當人臣的思想,但胡亥還是進一步表示拒絕。他說:
「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也。不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譾,彊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傾危,社稷不血食。」
胡亥一番表述,邏輯嚴密、層層推進,不論是對扶蘇、對秦始皇還是對江山社稷,他都有自己最正確的價值觀,可見胡亥根本就沒有爭奪江山的欲望,已經把扶蘇當作不可侵犯的帝君。
無奈趙高吃定胡亥意志不堅定,他對這個從小跟著他學習長大的胡亥太了解了,軟磨硬泡之下,胡亥半推半就上了賊船。
胡亥上位後,所作的暴行都是出自趙高的指引。有人說他本就殘暴,不然怎麼忍心屠殺自己的兄弟姐妹?
其實這件事好理解,正如一個做錯事的孩子,優秀的家長會教導他知錯就改,三觀不正的家長反而會鼓勵孩子繼續錯下去,趙高就是那個三觀不正的家長。
胡亥已經逼死了扶蘇,心理正備受煎熬,唯恐受到懲罰,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能引導他安撫內外,或許不會造成慘劇,可趙高卻看準胡亥害怕的心理,教唆他大開殺戒,用殺戮掩蓋自己內心的恐懼。
這手法很受用,以至於胡亥一生都臣服於趙高的掌控,其實他不是害怕趙高,而是害怕自己的心。
結語
胡亥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對扶蘇雖然沒有強烈的依戀,卻也並非要置他於死地。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扶蘇是胡亥嚮往成為的人。
也許在皇宮深處,扶蘇一直把胡亥當做疼愛的弟弟,因為只有一個備受寵愛的孩子,才會一半像天使、一半像惡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