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等離子處理竹地板的方法
2023-12-11 06:00:42 2
專利名稱:用等離子處理竹地板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用等離子處理竹地板的方法,經等離子處理後的竹地板是一種高膠合強度的地板。屬於地板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竹地板是以竹材為原料而製成的鋪地材料,由於竹子具有美觀、涼爽耐用等特點,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但是由於竹子的竹青和竹黃的表面潤溼角大,潤溼性能差,不易塗膠和塗飾,造成地板表面塗飾性能不好和膠合性能差。如果在地板條加工過程中完全去除竹青和竹黃,則由於竹子的中空、壁薄的特點,所以在加工成地板條時為去除竹青和竹黃就會造成竹片大量的浪費。因此,竹地板存在生產成本高、膠合性能不穩定和表面塗飾性能差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對竹片進行等離子處理,使竹片表面的竹青和竹黃的潤溼角減小,提高竹片的表面潤溼性,從而有效的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竹片膠合性能和表面塗飾性能差等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用等離子處理竹地板的方法,其工藝步驟分一、乾燥;二、等離子處理;三、塗膠組坯;四、熱壓。
所述的乾燥工藝步驟一是竹片在溫度60~80℃的條件下烘乾,使竹片含水率<4%。
所述的等離子處理工藝步驟二是通過冷等離子體處理,等離子體的工作參數輸出功率20W;反射功率0~1W;真空度2~3Pa;工作氣體O2;處理時間10min,使竹片表面潤溼角<25°。
所述的塗膠組坯工藝步驟三是構造三層或單層側拼結構的竹地板,其竹片塗膠量,300~350g/m2。所述的三層結構是由三層縱向竹片所組成。所述的單層側拼結構是由單層立向竹片所組成。
所述的熱壓工藝步驟四是將經塗膠組坯工藝後的竹地板通過熱壓機熱壓,其熱壓溫度110~125℃,熱壓時間1.1min/mm,壓力2~3MPa/cm2,使板坯成為地板條。
本發明的優點由於竹片進行了等離子處理,使得竹片表面的潤溼角從70°降至25°,大大改善了竹片對膠粘劑的潤溼性,使得竹片用脲醛樹脂膠粘劑也可以很好地膠合,在有竹青和竹黃的條件下膠合性能變異係數,從115%降至12.4%;在無竹青和竹黃的條件下膠合性能變異係數也能從39%降至9%,從而達到提高整體竹地板膠合質量的均勻性,提高膠合強度和表面潤溼性能的目的,提高竹材的利用率。
附圖1是三層縱向竹片所組成的竹地板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單層立向竹片所組成的竹地板結構示意中的1是縱向竹片、2是立向竹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竹片在溫度60℃的條件下烘乾,竹片含水率3%。
乾燥後的竹片通過等離子處理,等離子體的工作參數輸出功率20W;反射功率0W;真空度2Pa;工作氣體O2;處理時間10min,使竹片表面潤溼角24°。
經等離子處理後的竹片進入塗膠組坯工藝步驟,其三層結構由三層縱向竹片所組成的竹坯板,竹片塗脲醛樹脂膠粘劑(型號NQTRH),塗膠量300g/m2。
將經塗膠組坯工藝後的竹坯板通過熱壓機熱壓,熱壓溫度110℃,熱壓時間1.1min/mm,壓力2MPa/cm2。
熱壓後的竹地板膠合強度可提高30%。
實施例2竹片在溫度80℃的條件下烘乾,使竹片含水率3.5%。
乾燥後的竹片通過等離子處理,等離子體的工作參數輸出功率20W;反射功率1W;真空度3Pa;工作氣體O2;處理時間10min,使竹片表面潤溼角23°。
經等離子處理後的竹片進入塗膠組坯工藝步驟,其構造由單層立向竹片所組成的竹坯板,竹片塗脲醛樹脂膠粘劑(型號NQTRH),塗膠量350g/m2。
經塗膠工藝後的竹坯板通過熱壓機熱壓,熱壓溫度125℃,熱壓時間1.1min/mm,壓力3MPa/cm2。
熱壓後的竹地板膠合強度可提高30%。
權利要求
1.用等離子處理竹地板的方法,其特徵是它的工藝步驟分一、乾燥;二、等離子處理;三、塗膠組坯;四、熱壓;所述的乾燥工藝步驟一是竹片在溫度60~80℃的條件下烘乾,使竹片含水率<4%;所述的等離子處理工藝步驟二是通過等離子處理,等離子體的工作參數輸出功率20W;反射功率0~1W;真空度2~3Pa;工作氣體O2;處理時間10min,使竹片表面潤溼角<25°;所述的塗膠組坯工藝步驟三是構造三層或單層結構的竹地板,其竹片塗脲醛樹脂膠粘劑,塗膠量300~350g/m2;所述的熱壓工藝步驟四是將經塗膠組坯工藝後的竹坯板通過熱壓機熱壓,熱壓溫度110~125℃,熱壓時間1.1min/mm,壓力2~3MPa/cm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等離子處理竹地板的方法,其特徵是三層結構是由三層縱向竹片所組成,單層側拼結構是由單層立向竹片所組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用等離子處理竹地板的方法,乾燥工藝是通過乾燥機將竹片烘乾,使竹片含水率<4%。等離子處理是通過等離子處理,使竹片表面潤溼角<25°。塗膠組坯是構造三層或單層側拼結構的竹坯板,其竹片塗膠量,300~350g/m
文檔編號B27D1/00GK1718391SQ20051004086
公開日2006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日
發明者黃河浪, 盧曉寧, 彭紅, 薛麗丹 申請人: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