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鑽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6:21:47 1
專利名稱:一種鑽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鑽機。特別涉及一種在鑽進過程中可以補充連接鑽杆,適合較深鑽孔的鑽機。
背景技術:
現有鑽機的鑽杆在使用中是不可連接加長的。在需要較深鑽孔的場所,受鑽杆長度限制現行鑽機實際上不能勝任工作。如果將一根鑽杆做的足夠長,又會出現搬運、安裝不便的問題,甚至由於施工場所的空間限制無法使用。
另一方面,現有鑽機的鑽杆的安裝方式決定了其鑽頭只具有單一方向,其工作位置受到限制。
第三方面,現有鑽機只能完成錨固孔和微型灌注樁孔施工中的一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新型結構的鑽進裝置,使其鑽杆可在使用中根據需要連接加長,更適合較深鑽孔的場所。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鑽進裝置,包括鑽杆和迴轉馬達,其特徵在於安裝有迴轉馬達的迴轉支撐架固定於兩個給進油缸的缸套之間;用於卡緊鑽杆的卡盤固定於上述給進油缸活塞杆頂端;鑽杆上端被卡盤夾持,下端穿過被迴轉馬達驅動的傳扭套。
在兩個給進油缸的缸套底端還固定有夾持器,鑽杆下端穿過傳扭套後再穿過該夾持器中心。
因為採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產生了以下積極效果(1)、前一鑽杆鑽到頭後,可連接另一鑽杆,夾持器夾緊,卡盤鬆開,兩個給進油缸提升,卡盤夾緊,夾持器鬆開,給進油缸向下推動,實施二次鑽進。因此可在使用中根據需要將鑽杆連接加長,更適合較深鑽孔的場所。
(2)、鑽杆可調轉180°安裝,配合迴轉馬達反向轉動,可實現雙向鑽孔。
(3)、通過更換不同形式的鑽杆,本鑽機可以完成錨固孔和微型灌注樁孔施工。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螺旋式鑽杆的形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鑽杆1和迴轉馬達4,安裝有迴轉馬達4的迴轉支承架6固定於兩個給進油缸8的缸套之間;用於卡緊鑽杆1的卡盤2通過卡盤座3固定於上述給進油缸8活塞杆頂端;鑽杆1上端被卡盤2夾持,下端穿過被迴轉馬達4驅動的傳扭套5。
利用圖1所示鑽杆可以完成錨固孔施工,將鑽杆更換為圖2所示螺旋式鑽杆,可完成微型灌注樁孔的施工。
在兩個給進油缸8的缸套底端還固定有夾持器7,鑽杆1下端穿過傳扭套5後再穿過該夾持器7中心。
傳扭軸由兩套滾動軸承支承,傳扭軸上端的外花鍵與迴轉馬達4相連,輸出迴轉動力經傳扭軸的扁形內孔和帶扁的鑽杆1傳至鑽頭,實現迴轉鑽進。
卡盤2為膠囊式卡盤,充油時夾緊鑽杆1,回油時由六個彈簧鬆開。卡瓦座由兩套滾動軸承支承在卡盤座3內,鑽進時卡盤2通過帶扁鑽杆1與迴轉支承機構同步迴轉。卡盤座3固定在兩個給進油缸8的活塞杆上,隨活塞杆上下運動。
夾持器7固定在給進油缸8缸筒的下端,其為常閉式,由六串碟形彈簧夾緊,環行油缸充油時鬆開,調節碟簧壓杆和限位螺栓,通過調節碟簧壓杆的高度來調節夾緊力的大小,通過調節限位螺栓,以限制碟簧最大壓縮量又保證卡瓦鬆開後鑽杆能順利通過。
權利要求1.一種鑽進裝置,包括鑽杆(1)和迴轉馬達(4),其特徵在於安裝有迴轉馬達(4)的迴轉支承架(6)固定於兩個給進油缸(8)的缸套之間;用於卡緊鑽杆(1)的卡盤(2)固定於上述給進油缸(8)活塞杆頂端;鑽杆(1)上端被卡盤(2)夾持,下端穿過被迴轉馬達(4)驅動的傳扭套(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鑽進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兩個給進油缸(8)的缸套底端還固定有夾持器(7),鑽杆(1)下端穿過傳扭套(5)後再穿過該夾持器(7)中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鑽進裝置,安裝有迴轉馬達(4)的迴轉支承架(6)固定於兩個給進油缸(8)的缸套之間;用於卡緊鑽杆(1)的卡盤(2)固定於上述給進油缸(8)活塞杆頂端;鑽杆(1)上端被卡盤(2)夾持,下端穿過被迴轉馬達(4)驅動的傳扭套(5)。可在使用中根據需要將鑽杆連接加長,更適合較深鑽孔的場所。鑽杆可調轉180°安裝,配合迴轉馬達反向轉動,可實現雙向鑽孔。通過更換不同形式的鑽杆,本鑽機可以完成錨固孔和微型灌注樁孔施工。
文檔編號E21B15/00GK2929139SQ200620085178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8日
發明者王雲華, 崔世波, 梁文亭 申請人:王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