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6:41:32 1
專利名稱: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重要零部件,具體地說是一種拉線機械式的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
背景技術:
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是全世界擁有量巨大的交通、代步和健身工具,為了控制和調節行進速度及制動,剎車是必備部件。目前常用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剎車用的是機械拉線式剎車,一般使用單向夾緊式的碟剎,單向夾緊式的碟剎的小鉗體摩擦片是固定不動的, 靠大鉗體摩擦片的單邊擠壓碟盤來剎車。這種碟剎在安裝時調節困難,安裝麻煩,制動時碟盤單邊受力,易變形,影響剎車效果。而液壓式碟剎是雙面夾緊剎車,效果好,易安裝,但精度要求高,製造成本高,使用中易漏油,維修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面夾緊,安裝方便,的拉線式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其能做到等速、等距和同時夾緊。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這種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包括大鉗體、小鉗體、支架、上頂杆、下頂杆、設於鉗口兩側的摩擦片、碟盤和蓋板,大鉗體、小鉗體通過螺栓螺母固定,小鉗體上的摩擦片相對於小鉗體固定。上頂杆的側面鑽有盲孔,盲孔內置入銷子,銷子上套有滾輪或軸承;支架的兩端各有一個腰子形通孔,底部有與滾輪或軸承對應的斜面;大鉗體上有一貫穿槽,支架置入這個槽內,可進出滑動位移;蓋板的邊緣有安裝孔, 通過螺絲固定於大鉗體上。當拉杆帶動上頂杆轉動時,上頂杆的頂端彈槽裡的鋼珠和側面的滾輪或軸承同時滾動,鋼珠推動大鉗體摩擦片壓向碟盤,側面的滾輪或軸承推動支架動作,當上頂杆頂端彈槽內鋼珠上升距離是滾輪或軸承的上升距離的2倍時,本實用新型能做到等速、等距和同時夾緊。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就是一個單向夾緊式的碟剎加一個隨動輔助調節裝置,上頂杆側面的滾輪或軸承和支架底部對應的斜面起到了調節作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對於目前廣泛使用的單向夾緊式的碟剎,其解決了等速、等距和同時夾緊的問題,安裝比目前廣泛使用的單向夾緊式的碟剎方便很多,安裝時可以將碟盤剎緊後,再固定支架上的螺絲,然後放開剎把,碟盤自然就位於中間位置。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剖面構造圖。圖2 是本實用新型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的幾個零件,上頂杆、銷子、滾輪、鋼珠、下頂杆和支架的相互關係的立體爆炸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的幾個零件,上頂杆、銷子、滾輪、鋼珠、下頂杆和支架的相互關係的立體爆炸側視圖。[0009]圖4是本實用新型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的四個零件,大鉗體、支架、蓋板和螺絲相互關係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對本實用新型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作進一步說明。
圖1中所示,是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剖面構造圖。為敘述方便,下文所稱的」左」、」 右「與附圖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當握緊剎把帶動拉杆1旋轉時,拉杆1帶動上頂杆3轉動,隨著上頂杆3的轉動,滾輪或軸承6產生轉動,同時鋼珠4在彈槽17內轉動。相對大鉗體8為基準,三個滾輪或軸承6通過支架9底部的斜面將支架9向圖右邊推進,三個鋼珠4 將下頂杆7和大鉗體摩擦片11向圖右邊推進,在設計上將下頂杆7的位移和支架9的位移量設計成2 1,目的是為了達到相對於大鉗體8,支架9向右移動1個單位距離,而同時大鉗體摩擦片11向右移動2個單位距離。同樣以支架9為基準時,當上頂杆3轉動時,大鉗體8和小鉗體10是固定一體的,二者就向圖左移動一個單位距離,也即小鉗體摩擦片12向圖左移動一個單位距離,而同時大鉗體摩擦片11則相對支架9則向右移動一個單位距離, 這樣就達到了等速、等距和同時夾緊。以碟盤15為基準面來推論結果是一樣的,因為碟盤 15和支架9的間距是固定不變的。鋼珠4、滾輪或軸承6直接產生兩種不同的位移。拉杆緊固螺釘2將拉杆1固定於上頂杆3上;主彈簧13是下頂杆7的復位彈簧, 輔彈簧14是支架9的復位彈簧;蓋板16是起到壓住主彈簧13和輔彈簧14,同時起到固定下頂杆7運動方向防止其轉動的作用;銷子5與上頂杆3是緊配合,滾輪或軸承6繞銷子5 轉動。圖2和圖3中所示,是本實用新型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的幾個零件的相互關係的立體爆炸圖。上頂杆3頂端有傾斜的彈槽17,上頂杆3的側面鑽有盲孔,盲孔內置入銷子 5,銷子5上套有滾輪或軸承6,支架9的兩端各有一個腰子形通孔,底部有與滾輪或軸承6 對應的斜面,支架9的中間是一個貫穿通孔,該孔內壁上有一圈安裝輔彈簧14的臺階。圖4中所示,是大鉗體8、支架9、蓋板16和螺絲18相對關係的立體圖。大鉗體8 上有一貫穿槽,支架9置入這個槽內,可進出滑動位移,蓋板16的邊緣有安裝孔,通過螺絲 18固定於大鉗體8上。大鉗體8的貫穿槽的槽深度留有支架9進出0. 5-5毫米的滑動餘量。
權利要求1.一種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包括大鉗體、小鉗體、支架、上頂杆、下頂杆、設於鉗口兩側的摩擦片、碟盤和蓋板,大鉗體、小鉗體通過螺栓螺母固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頂杆 (3)的側面鑽有盲孔,盲孔內置入銷子(5),銷子( 上套有滾輪或軸承(6),所述的支架 (9)的兩端各有一個腰子形通孔,底部有與滾輪或軸承(6)對應的斜面,所述的大鉗體(8) 上有一貫穿槽,支架(9)置入這個槽內,可進出滑動位移,所述的蓋板(16)的邊緣有安裝孔,通過螺絲(18)固定於大鉗體(8)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頂杆(3)頂端有傾斜的彈槽(1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架(9)的中間是一個貫穿通孔,該孔內壁上有一圈安裝輔彈簧(14)的臺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大鉗體(8)的貫穿槽的槽深度留有支架(9)進出0. 5-5毫米的滑動餘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上頂杆(3)的側面鑽有盲孔,盲孔內置入銷子(5),銷子(5)上套有滾輪或軸承(6),支架(9)的兩端各有一個腰子形通孔,底部有與滾輪或軸承(6)對應的斜面,大鉗體(8)上有一貫穿槽,支架(9)置入這個槽內,可進出滑動位移;當上頂杆(3)轉動時,上頂杆(3)的頂端彈槽(17)裡的鋼珠(4)和側面的滾輪或軸承(6)同時滾動,鋼珠(4)推動大鉗體摩擦片壓向碟盤,側面的滾輪或軸承(6)推動支架(9)動作,當上頂杆(3)頂端彈槽(17)內鋼珠(4)上升距離是滾輪或軸承(6)的上升距離的2倍時,雙面夾緊自行車碟剎能做到等速、等距和同時夾緊。
文檔編號F16D65/18GK202176638SQ20112024263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1日
發明者張小紅 申請人:張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