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長馬牙怎麼辦(寶寶長馬牙怎麼辦)
2023-07-31 16:15:35 1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口腔上顎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象是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或「板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在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有的嬰兒因營養不良,「馬牙」不能及時脫落,這也沒多大妨礙,不需要醫治。
長馬牙的原因
有些人不知道「馬牙」的來歷,以為是一種病,拿針去挑,或用布去擦,這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嬰兒口腔黏膜非常薄嫩,黏膜下血管豐富,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黏膜。
長馬牙的表現
每個新生兒在口腔的兩側頰部都各有一個較厚的脂肪墊隆起。因個體差異,有的新生兒更為明顯,民間俗稱「螳螂嘴」。舊習俗認為「螳螂嘴」妨礙新生兒吃奶,要把它割掉。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應該知道,新生兒頰部的脂肪墊是每一個正常的新生兒所具有的,它不僅不會妨礙新生兒吸奶,反而有助於新生兒的吸吮作用,屬於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
有些爸媽看到寶寶長馬牙,想幫寶寶治療,又是擦又是挑,結果擦傷了寶寶的口腔組織,引發炎症。其實,「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爸媽要做的是注意新生兒的口腔衛生,切不可以為孩子擦什麼「馬牙」,這樣做不利於保護孩子的健康。
正常新生寶寶不需要做口腔護理,只需要在餵奶後給寶寶擦淨口唇、嘴角、頜下的奶漬,保持皮膚黏膜乾淨清爽就可以了。 如果是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的寶寶就需要做口腔護理。
擦馬牙不科學
用針挑,用布蘸鹽水或淘米水擦破馬牙,這些做法都是不科學的,因為新生兒口腔黏膜很嬌嫩,黏膜下血管豐富,而全身抵抗力極低,如果用針挑破或用布擦掉「馬牙」以後,會引起黏膜損傷很可能使細菌 從破損處侵入,引起炎症。口腔炎症不僅使孩子受罪,而且 局部繁殖的細菌會進入血液循環中,嚴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兒敗血症。
有些人不知道「馬牙」的來歷,以為是一種病,拿針去挑,或用布去擦,這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嬰兒口腔黏膜非常薄嫩,黏膜下血管豐富,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黏膜,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發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甚至發生敗血症,危及嬰兒生命。
發現嬰兒口腔裡面有馬牙,會自行脫落,無需任何處理,不影響以後出牙。千萬不要用硬物或粗布將其去除,以免損傷牙齦,造成局部,乃至擴延的口腔內感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媽淘網查看:www.mat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