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各個月齡正確喝奶量(小嬰兒喝奶量有標準)
2023-07-31 06:47:09 2
新生兒的到來,給家庭帶來無限喜悅的同時,也給新手爸媽造成很多「甜蜜的負擔」。比如嬰兒時期的餵養問題,就讓很多家長頭疼。
小寶寶應該喝多少奶,怎麼才能知道孩子是不是吃飽了,這些都需要爸爸媽媽逐漸去了解。
其實,小嬰兒喝奶量也是有標準的,不是僅憑一句「按需餵養」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大人還是要懂得將其與數字相結合才會更靠譜。
我們身邊大部分小寶寶的餵養方式,基本分為母乳、人工以及混合餵養三種方式。
雖然家長的可選性看似不多,給孩子餵奶聽起來也很簡單,可實際做起來卻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這是因為嬰兒的「飯碗」容量會發生變化,從新生兒階段的90-120毫升,再到半歲時的200毫升,孩子本身喝奶量也會隨之改變,所以新爸新媽得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
以母乳餵養的寶寶為例,依據衛生部頒布的相關指導規範建議:
不到3個月的新生兒每天餵奶不少於8次,奶量達到500-750毫升;
4-6個月的寶寶要逐漸養成定時餵養的習慣,基本保持每天餵奶6次,奶量達到800-1000毫升,儘量減少夜奶次數,且母乳餵養的時長最少不能低於6個月。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經驗的新手父母很難憑藉著孩子的具體表現,來確定他們到底有沒有「吃飽」,就會出現餵養過度或餵養不達標的情況。
很多新手爸媽會習慣「按需餵養」,但是這樣做並非萬全之策,也有很大的弊端,因為這個時候吃多吃少都會成問題。
★喝奶量過多
寶寶吃得太多,很容易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發育還不完善的器官也會「超負荷工作」,這樣對孩子的身體成長會產生影響。
小嬰兒不僅體重會增長過快,在喝奶期間比較容易出現溢奶等情況,還會影響排便順暢度,因此若不是處在猛漲期,家長需要稍微控制一點。
★喝奶量不足
寶寶如果沒有吃飽,情緒首先會比較低落,表現得很煩躁,甚至嚎啕大哭,而且因為攝入的影響不足,還會影響到後續的身體發育,落後與同齡小朋友。
總之,家長要根據寶寶的月齡,合理安排餵奶量,不能太隨意。那麼,寶寶的喝奶量到底怎樣做是標準的?一份餵養指南建議爸爸媽媽們收藏備用。
小嬰兒喝奶量有標準,這份餵養指南建議收藏【28天以內的新生兒】: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出生後就可以馬上餵奶,最長不要超過兩個小時。如果不及時給孩子吃奶,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智力發育,而且這樣能夠使新生兒排淨胎便。這個階段的寶寶每天哺乳要達到8-12次。
奶粉餵養的新生兒,出生第一天每次的奶量要少些,基本在15—20毫升,此後再每天遞增,逐漸達到每次60毫升、90毫升以及120毫升。
【1-2個月的小嬰兒】:
母乳餵養1-2個月的寶寶,在媽媽能夠滿足的情況下,哺乳的次數要漸漸穩定下來。
如果寶寶的體重每周能夠增加150-200克,說明母乳餵養比較適合孩子,可以滿足他生長發育的需要,不必補充奶粉。
奶粉餵養1-2個月的寶寶,家長要注意不能讓孩子吃得太飽,一般每次喝奶量達到80毫升-100毫升為宜。當然如果是比較能吃的孩子,可以適當地增加,但是也不要超過120毫升。
【3-4個月的小寶寶】:
母乳餵養3-4個月的寶寶,首先媽媽要知道自己的母乳夠不夠孩子吃,畢竟寶寶在長大,喝的奶也越來越多。
如果媽媽覺得母乳分泌不夠,就要採取混合餵養的方式,這個月齡的寶寶每天喝奶次數應該不少於8次,每次維持在15-20分鐘左右。
奶粉餵養3-4個月的寶寶,每次的喝奶量和之前月齡差不多,如果發現孩子總是因為餓而大哭,可以適當增加一次餵奶,但是注意千萬不要餵養過度。
【5-6個月的小傢伙】:
5-6個月的寶寶每天的奶量應該控制在1000毫升以內,餵奶次數不超過5次,夜奶最多1次,否則孩子很容易發胖。
胖墩墩的小傢伙雖然可愛,但是也會影響身體發育,比如動作遲緩、學走路比較晚等等。所以不管孩子是不是愛喝奶,都要控制量。
另外,6個月以後寶寶要添加輔食,家長也要提前做好準備,適當減少餵奶量做好與輔食的協調配合。
媽咪有話說:每個嬰兒對父母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無論用哪種方式,都不要一概而論而要因人而異,根據寶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正確餵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