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有了口瘡怎麼辦(寶寶口瘡怎麼辦)
2023-07-31 09:04:13 1
「口瘡」的醫學稱謂叫口腔潰瘍,指的是口腔黏膜表皮層發生破壞、脫落,黏膜下層或結締組織層裸露出來,疼痛明顯,是小寶寶最常見的口腔黏膜病之一。究其原委,與口腔黏膜病毒感染、營養缺乏、「上火」、外傷、藥物損傷等因素有關。
圖片來自網絡
可反覆發作
「口瘡」多在舌、頰、軟硬顎、前庭溝、上下唇內側等處出現,偶可向外蔓延到口角,向內蔓延到咽喉。先是口腔黏膜出現灼燒感,接著發紅,然後形成典型的潰瘍。看上去就像口腔黏膜破了一個「洞」,「洞」較淺表,可小也可大;形態較規則,或圓或扁或呈線條狀,邊緣清楚;有紅、黃、凹、痛症狀,能自愈等特點。
「口瘡」不是大病,但可反覆發作,引起寶寶煩躁、哭鬧、妨礙進食,有時還可成為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誘因,需要積極應對。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寶寶「口瘡」是因為「上火」,那「火」則有虛實之分:凡潰瘍表面呈黃色,紅腫熱痛,且伴有口苦口臭、便秘等症狀者為「實火」,可選用牛黃解毒片、三黃片等中成藥。凡潰瘍表面呈白色,隱隱作痛,且伴有心煩、兩頰發紅、口乾、疲倦無力等症狀者為虛火,應酌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中成藥。找準病因,「滅火」成功,潰瘍便會消失,且不再復發。
若為外傷潰瘍,須根據外傷原因處理,如物理性損傷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避免給寶寶吃過硬或過粗、過燙的食物,更換橡皮奶嘴等。藥物可用2.5%金黴素甘油等抗生素藥膜局部塗抹,或用養陰生肌散、錫類散等中成藥敷貼。疼痛明顯者可用1%~2%普魯卡因或0.5%~1%達克羅寧液含漱。化學性損傷可酌用具有中和作用的藥液衝洗、塗擦或用溫水衝洗。黏膜血皰可用消毒針管抽吸,並用抗生素漱口水含漱,以防止感染。
注意,上述都屬於醫療行為,應由專科大夫施行,父母不可憑藉一知半解而擅自行事。藥物所致潰瘍極少,需搞清楚具體的藥物,及時換用或停用即可避免復發。已形成的潰瘍可參照外傷潰瘍來處理。
治本的同時要治標
在治本的同時治標,可加速潰瘍的癒合,減輕疼痛,縮短病程。如暫不給寶寶吃酸、辣或鹹的食物,以清淡流食為主,目的是減輕疼痛,並有利於潰瘍癒合。服用奶粉、維生素外敷、西瓜汁含咽、番茄汁含咽、噴西瓜霜、蛋黃油塗敷等。
圖片來自網絡
提醒:除服用全脂奶粉、蛋黃油塗敷外,其他方法只適用於有一定配合能力的寶寶。另外,使用西瓜霜噴劑時要叮囑寶寶屏住呼吸,防止藥粉吸入呼吸道而引起嗆咳。
作者:蘭政文
摘自《健康一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