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00:50:31 4
專利名稱: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屬於巷道採掘安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鬆軟破碎巖層中進行施工時,傳統的爆破掘進工藝,施工順序是先進行鑿巖爆破在進行巷道頂板支護,安全係數較低,且存在著在鬆軟巖層掘進中空頂下打鑽、出渣頂板危險係數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解決了上述缺陷的,提高了作業安全係數的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準備頂板支護材料,頂板支護材料為鋼管;b、在軟巖工作面頂板以上200mm處打支護眼孔,打眼直徑與鋼管直徑相同,打眼深度為5m ;C、打眼完成後,將鋼管頂入支護眼孔,鋼管尾部外露部分用鋼絲連接並懸吊於工作面頂板錨杆上;d、在工作面進行鑿巖爆破,爆破後,工作面頂板為鋼管組合體形成的預支護空間, 在預支護空間內進行出渣作業;e、出渣作業完成後,進行二次爆破;f、二次爆破完成後,將所有鋼管拔出,進行永久支護作業。打支護眼孔的數量根據巖性破碎程度而定。預支護空間的鋼管兩端由基巖與錨杆懸吊,具有較好的承壓效果,工人可在其工作面2m的空間內進行出渣作業,相對較為安全。二次爆破完成後,鋼管組合體承壓長度為4m,鋼管兩端分別埋入基巖lm,且被錨杆懸吊。永久支護作業完成後,循環重複b f步驟,直至破碎帶施工結束。所述的a步驟中,頂板支護材料為直徑40mm,長度6m的鋼管。所述的c步驟中,採用鐵錘或風鑽將鋼管頂入支護眼孔。所述的d步驟中,鑿巖爆破的鑿巖深度為2m。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的施工順序是先進行巷道頂板支護在進行鑿巖爆破,爆破完成後形成頂板預支護空間,提高了人員在工作面下作業的安全性,增大了頂板承壓,減小了冒頂的可能,解決了鬆軟巖層掘進中空頂下打鑽、出渣頂板危險係數大的問題,方便了永久支護作業,提高了掘進速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準備頂板支護材料,頂板支護材料為直徑40mm,長度6m的鋼管;b、在軟巖工作面頂板以上200mm處打支護眼孔,打眼直徑與鋼管直徑相同,打眼深度為5m,打支護眼孔的數量根據巖性破碎程度而定;C、打眼完成後,採用鐵錘或風鑽將鋼管頂入支護眼孔,鋼管尾部外露部分用鋼絲連接並懸吊於工作面頂板錨杆上;d、在工作面進行鑿巖爆破,鑿巖深度為2m,爆破後,工作面頂板為鋼管組合體形成的預支護空間,在預支護空間內進行出渣作業;e、出渣作業完成後,進行二次爆破;f、二次爆破完成後,將所有鋼管拔出,進行永久支護作業。
權利要求
1.一種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準備頂板支護材料,頂板支護材料為鋼管;b、在軟巖工作面頂板以上200mm處打支護眼孔,打眼直徑與鋼管直徑相同,打眼深度為5m ;C、打眼完成後,將鋼管頂入支護眼孔,鋼管尾部外露部分用鋼絲連接並懸吊於工作面頂板錨杆上;d、在工作面進行鑿巖爆破,爆破後,工作面頂板為鋼管組合體形成的預支護空間,在預支護空間內進行出渣作業;e、出渣作業完成後,進行二次爆破;f、二次爆破完成後,將所有鋼管拔出,進行永久支護作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a 步驟中,頂板支護材料為直徑40mm,長度6m的鋼管。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c 步驟中,採用鐵錘或風鑽將鋼管頂入支護眼孔。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d 步驟中,鑿巖爆破的鑿巖深度為2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屬於巷道採掘安全技術領域,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準備頂板支護材料、打支護眼孔、將鋼管頂入支護眼孔、進行鑿巖爆破、進行出渣作業、進行二次爆破和進行永久支護作業。鬆軟巖層小斷面掘進超前支護工藝的施工順序是先進行巷道頂板支護在進行鑿巖爆破,爆破完成後形成頂板預支護空間,提高了人員在工作面下作業的安全性,增大了頂板承壓,減小了冒頂的可能,解決了鬆軟巖層掘進中空頂下打鑽、出渣頂板危險係數大的問題,方便了永久支護作業,提高了掘進速度。
文檔編號E21D21/00GK102587944SQ20121007705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2日
發明者劉海波, 唐宏民, 楊振增, 王磊, 齊元國, 齊銀山 申請人:山東華聯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