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03:56:51 1
專利名稱: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感應報警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於電力系統發供變電的防止帶電掛地線提醒裝置。二、背景技術電力系統的發供變電站在檢修時,為保護檢修人員的安全,需要先 斷開供電線路和輸電線路,再給開關櫃掛上地線,但在斷開兩端的線路後,線路對側會存在 返送電的情況,開關櫃內有時還會殘存高壓電,若此時進行掛地線作業,非常容易將操作人 員打傷。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感應迅速,可對操作人員及時提出 警示的防止帶電掛地線提醒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整體裝設在開關櫃櫃門 上,由殼體,裝設在殼體內的電路板,裝設在殼體側的微動開關,以及由殼體內伸出的感應 天線組成。殼體為一空腔金屬體,在其內設有電路板,在殼體表面開有揚聲孔。在殼體一側 固定有微動開關,微動開關與電路板電路連接。電路板由感應測量模塊,邏輯運算模塊和語 音報警模塊組成。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感應天線感應電壓,在開關櫃內有危險電壓時,可及時 對作業人員發出警報,提醒作業人員,保障作業人員的人生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附圖和實施例給出圖1是防止帶電掛地線提醒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防止帶電掛地線提醒裝置電路圖。圖例1、殼體,2、感應天線,3、微動開關,4、感應測量模塊,5、語音報警模塊,6、邏 輯運算模塊。
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 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實施例如圖1-2所示,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整體裝設在開關櫃櫃門上,由殼體1, 裝設在殼體1內的電路板,裝設在殼體1側的微動開關3,以及由殼體1內伸出的感應天線 2組成。殼體1為一空腔體,在其內設有電路板,在殼體1表面開有揚聲孔。在殼體1 一側 固定有微動開關3,微動開關3與電路板電路連接。電路板由感應測量模塊4,邏輯運算模 塊6和語音報警模塊5組成。感應天線2為一金屬導線,其與感應測量模塊4串聯。感應 測量模塊4與邏輯運算模塊6連接,邏輯運算模塊6與語音報警模塊5的三極體VQl連接, 三極體VQl的集電極與微動開關3連接,兩者間串聯有電阻R1。語音報警模塊5內的二極 管VD2與電阻R3並聯,再與微動開關3連接。微動開關3與電池組串聯,電池組的負極與 三極體VQ1、三極體VQ2的發射極連接。殼體1裝設在一扇櫃門外表面,微動開關3緊貼於另扇櫃門外表面,當櫃門打開 時,微動開關3閉合,電路導通。感應測量模塊4可採用現今市場上可購買到的任意一種型 號的感應測量模塊4,邏輯運算模塊6可採用PT2272-M4,感應測量模塊4將感應天線2感應到的電壓轉變為數位訊號,並輸向邏輯運算模塊6,經由邏輯運算模塊6做出判斷,將符合危險電壓的信號輸向語音報警模塊5,並激活其內設置的語音信號,經三極體VQ2放大, 由揚聲器Yl播出。經實驗,本實用新型在待測開關櫃處於220V電壓時,感應距離為2cm ;在 待測開關櫃處於IOKV時,感應距離為1. 5m ;在待測開關櫃處於35KV時,感應距離為2. 5m。 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 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要。
權利要求一種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整體裝設在開關櫃櫃門上,由殼體,裝設在殼體內的電路板,裝設在殼體側的微動開關,以及由殼體內伸出的感應天線組成,其特徵在於殼體為一空腔體,在其內設有電路板,在殼體表面開有揚聲孔,在殼體一側固定有微動開關,微動開關與電路板電路連接,電路板由感應測量模塊,邏輯運算模塊和語音報警模塊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感應天線為一金屬導線,其 與感應測量模塊串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感應測量模塊與邏輯運算 模塊連接,邏輯運算模塊與語音報警模塊的三極體VQl連接,三極體VQl的集電極與微動開 關連接,兩者間串聯有電阻R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其特徵在於語音報警模塊內的二極體 VD2與電阻R3並聯,再與微動開關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其特徵在於微動開關與電池組串聯,電 池組的負極與三極體VQ1、三極體VQ2的發射極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帶電掛地線裝置,整體裝設在開關櫃櫃門上,由殼體,裝設在殼體內的電路板,裝設在殼體側的微動開關,以及由殼體內伸出的感應天線組成。殼體為一空腔金屬體,在其內設有電路板,在殼體表面開有揚聲孔。在殼體一側固定有微動開關,微動開關與電路板電路連接。電路板由感應測量模塊,邏輯運算模塊和語音報警模塊組成。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感應天線感應電壓,在開關櫃內有危險電壓時,可及時對作業人員發出警報,提醒作業人員,保障作業人員的人生安全。
文檔編號H02B1/16GK201556272SQ200920277270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7日
發明者顧世峰 申請人:顧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