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耦合取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03:44:06 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耦合取電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線盤為電磁加熱必不可少的一個裝置,由於線盤導線損耗及其他原因伴隨著發熱,常規設計時控制板與發熱體有一定的距離,散熱器用的風扇及其他小功率輔助散熱裝置取電均需從其他控制板取電,極為不方便。並且電磁加熱器件電流採樣均放在市電輸入處,不能直接反應功率器件電流大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電磁耦合取電裝置及其應用,其通過高頻電流導線穿過繞設有線圈的環形芯體的中心,而線圈的兩端引出作為耦合電源的兩個電極從而形成電勢差並產生電源,可以應用於電磁爐、依靠磁力線穿透鍋體進行加熱的電飯煲、自動炒菜機等電器上作為輔助電源。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磁耦合取電裝置,包括若干高頻電流導線、環形芯體,所述環形芯體的環部均繞設有線圈,各高頻電流導線分別穿過單個或多個環形芯體的中心孔,且線圈的兩端引出線作為耦合電源的兩個電極。
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環形芯體為圓環形、或由兩個半圓形磁芯(21)拼合而成、或弧形磁芯拼合而成。
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環形芯體包括磁性環形芯體或非磁性環形芯體。
一種電磁爐用電磁耦合取電裝置,其中高頻電流導線為電磁爐線盤的電源引線、電磁爐線盤內的導線或電磁爐線路板諧振處的導線中的一種或幾種,電磁爐線盤的電源引線、電磁爐線盤內的導線和或電磁爐線路板諧振處的導線分別穿過單個或多個環形芯體的中心孔,且各環形芯體上繞設的線圈兩端引出線分別作為耦合電源的兩個電極。
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電磁爐電磁耦合取電裝置還包括散熱器、控制電路,控制電路通過對各個耦合電源進行電流信號採集,通過採集的電流信號判斷電磁爐線盤的發熱量大小,並根據發熱量大小來控制散熱器輸出功率大小。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結構合理,製作方便,大大提高能效;通過高頻電流導線穿過繞設有線圈的環形芯體的中心,而線圈的兩端引出作為耦合電源的兩個電極從而形成電勢差並產生電源,從而獲得額外的電源提供給其他需要用電部分;而電勢差的大小反饋功率器件瞬態電流大小;將所述電磁耦合取電裝置用於電磁爐,則電磁爐線盤引出的高頻電流導線穿過繞設有線圈的環形芯體的中心,而提供給電磁爐的電源電壓大小反映著高頻電流的大小,並反饋給控制電路,而不同電流大小直接反映了電磁爐線盤的發熱量大小,而線圈的兩端引出線獲取的電源供電於散熱器,控制電路則通過電磁爐線盤的發熱量大小來實時控制散熱器輸出功率大小。
附圖說明
圖1是電磁耦合取電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圖2是電磁爐電磁感應取電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圖3是環形芯體及線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3。一種電磁耦合取電裝置,包括若干高頻電流導線4、環形芯體2,所述環形芯體2的環部均繞設有線圈3,各高頻電流導線4分別穿過單個或多個環形芯體2的中心孔,且線圈3的兩端引出線作為耦合電源的兩個電極31。所述環形芯體2為圓環形、或由兩個半圓形磁芯21拼合而成、或弧形磁芯拼合而成。所述環形芯體2包括磁性環形芯體或非磁性環形芯體。環形芯體2上的線圈3密繞疏繞的位置不固定,只要繞制在環形芯體2上即可。線圈3繞制在環形芯體2上,高頻電流導線4穿過環形芯體2,高頻大電流產生高頻磁場,線圈耦合即可產生電壓,這個電壓經處理即可形成電能供電於需要用電的地方。
實施例2:參照圖1-3。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提供一種電磁爐用電磁耦合取電裝置,其中高頻電流導線4為電磁爐線盤的電源引線、電磁爐線盤內的導線或電磁爐線路板諧振處的導線中的一種或幾種,電磁爐線盤的電源引線、電磁爐線盤內的導線和或電磁爐線路板諧振處的導線分別穿過單個或多個環形芯體2的中心孔,且各環形芯體2上繞設的線圈3兩端引出線分別作為耦合電源的兩個電極31。所述電磁爐電磁耦合取電裝置,還包括散熱器6、控制電路5,控制電路5通過對各個耦合電源進行電流信號採集,通過採集的電流信號判斷電磁爐線盤1的發熱量大小,並根據發熱量大小來控制散熱器6輸出功率大小。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但是這些說明,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簡單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實質精神內的發明創造,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