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事故照明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14:57:01 1
專利名稱:一種事故照明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事故照明系統。
背景技術:
事故照明作為一種必要安全措施,廣泛的存在於電解鋁廠、氧化鋁廠的配電室、 控制室及重要車間。事故照明為安全而設,其重要性顯而易見。以往的做法是採用繼電 器檢測照明配電箱電源正常與否,再通過其輔助節點來控制事故照明系統主迴路的通斷。 在電解鋁廠、氧化鋁廠中事故照明系統接線通常如圖2所示,虛線框內為事故照明箱內元 件,-QM,-Qll 13為斷路器,-FUl 5為熔斷器,-KAl,-KA2為繼電器,-KM為交流接觸 器。其主接線方式的主要原理在斷路器-QM,-Qll 13合上的情況下,只要+BL照明配電 箱電源存在異常,-KA1,-KA2繼電器至少有一個會失電。因此,在-KAl和-KA2的輔助節點 中至少有一個會閉合。繼電器-KM帶電,其接在主迴路的輔助節點吸合,事故照明迴路啟動 運行。該方案的主要缺點有1、在事故照明箱上不能手動啟動事故照明迴路,這種只能自動 控制起停的方式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很不人性化,安全上留有隱患。2、在氧化鋁廠、電解鋁廠 的照明中,一般說來,事故照明往往只存在車間局部的一些地方,但這些局部地方可能由不 同的照明配電箱供電。由於控制事故照明用的繼電器、熔斷器等放置在事故照明配電箱內 的元件較多,考慮到體積問題,不得不採用每個照明配電箱對應一個事故照明箱的形式來 配置事故照明,造成了浪費。3、當照明線路出現事故時,不能保存故障信息,沒有報警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配置合理,能保存故障信息,具有報警功能的 事故照明系統。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該事故照明系統,包括事故照明配電箱,其特徵在於該系統 還包括設有PLC系統的PLC櫃。它還包括繼電器-KAl、-KA2,設置在PLC櫃內,檢測照明配電箱電源狀態;熔斷器-FUl 3,設置在PLC櫃內;繼電器-KA1、-KA2的輔助節點,作為模擬量輸入點接入PLC系統;轉化開關-SA,設置在事故照明配電箱內,切換就地操作、PLC遙控位以及檢修;啟停開關-SBl和-SB2,就地操作時分別停止和啟動繼電器-KM。它還包括-HL信號燈,設置在事故照明配電箱內,提示交流接觸器-KM的運行狀 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在PLC系統中,故障信息將得以保存,並且通過PLC系統程 序進行報警,安全措施更進一步。同時,將部分元器件放入PLC櫃內,不但縮短了控制電纜, 也可實現多個照明配電箱共用一個事故照明配電箱,節約了資源。並且,信號燈的設置,以 及加入在事故照明配電箱的本地操作後,更加人性化,更可靠。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實施例1 本發明的主接線方式按照如圖2所示方式進行控制,結構示意 圖見圖3。該事故照明系統,除了事故照明配電箱,還包括設有PLC系統的PLC櫃。並且,繼 電器-KA1、-KA2,設置在PLC櫃內,用於檢測照明配電箱電源狀態;熔斷器-FUl 3也設 置在PLC櫃內;繼電器-KA1、-KA2的輔助節點,作為模擬量輸入點接入PLC系統;轉化開 關-SA,設置在事故照明配電箱內,用於切換就地操作、PLC遙控位以及檢修;啟停開關-SBl 和-SB2,分別用於就地操作時停止和啟動繼電器-KM,從而控制事故照明系統的啟停。當選 擇PLC遙控位時,PLC通過-KA來控制-KM的吸合,同時也通過程序記錄故障時間和狀態, 並進行聲光報警。在事故照明配電箱內還設置有-HL信號燈,提示交流接觸器-KM的運行狀態。
權利要求
一種事故照明系統,包括事故照明配電箱,其特徵在於該系統還包括設有PLC系統的PLC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事故照明系統,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 繼電器-KAl、-KA2,設置在PLC櫃內,檢測照明配電箱電源狀態; 熔斷器-FUl 3,設置在PLC櫃內;繼電器-KA1、-KA2的輔助節點,作為模擬量輸入點接入PLC系統; 轉化開關-SA,設置在事故照明配電箱內,切換就地操作、PLC遙控位以及檢修; 啟停開關-SBl和-SB2,就地操作時分別停止和啟動繼電器-K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事故照明系統,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HL信號燈,設置 在事故照明配電箱內,提示交流接觸器-KM的運行狀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事故照明系統,包括事故照明配電箱,該系統還包括設有PLC系統的PLC櫃。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在PLC系統中,故障信息將得以保存,並且通過PLC系統程序進行報警,安全措施更進一步。同時,將部分元器件放入PLC櫃內,不但縮短了控制電纜,也可實現多個照明配電箱共用一個事故照明配電箱,節約了資源。並且,信號燈的設置,以及加入在事故照明配電箱的本地操作後,更加人性化,更可靠。
文檔編號H02B1/24GK101958570SQ20091030431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4日
發明者葛洋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