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劑雙溫控反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11:59:2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製冷劑雙溫控反應器。
背景技術:
製冷劑的製備工藝一般是在專用的反應器中生成製冷劑粗體,然後經過水洗、鹼洗、蒸餾提純等工藝,最後得到製冷劑純體。在製備製冷劑粗體時,需要滿足一定的反應溫度和反應壓力,而且反應為放熱反應,會放出大量熱量,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控制反應溫度,保證反應效率值得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製冷劑雙溫控反應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製冷劑雙溫控反應器,包括一反應罐體,反應罐體由頂蓋、中間罐體和罐底通過法蘭密封連接組成,
所述中間罐體的罐壁設置有空心夾層,且在罐壁上設置有與空心夾層相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通過循環管路相連通,在進水口和出水口相連通的循環管路上設置有第一循環泵和換熱器,換熱器與循環冷卻水管路連接;
所述罐底通過法蘭密封設置在中間罐體的底端,罐底設置有加熱層,加熱層內設置有加熱絲;在罐底的中心位置還設置有出料口;
所述頂蓋通過法蘭密封設置在中間罐體的頂端,頂蓋的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一進料管;頂蓋上設置有壓力進氣口,壓力進氣口通過管路連接壓力泵;頂蓋上還設置有出氣口,出氣口設置有電控閥;頂蓋上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進水口位於中間罐體上方,所述出水口位於中間罐體的下方。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料管的底端深入至中間罐體的底端。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製冷劑雙溫控反應器通過罐底加熱層和壓力泵為反應提供起始反應溫度和反應壓力,通過中間罐體的循環冷卻夾層吸收反應熱量,防止罐體內溫度過高,避免影響反應效率和轉化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頂蓋,2為中間罐體,3為罐底,1-1為進料管,1-2為壓力進氣口,1-3為出氣口,1-4為壓力泵,1-5為溫度傳感器,1-6為壓力傳感器,2-1為進水口,2-2為出水口,2-3為第一循環泵,2-4為換熱器,3-1為加熱絲,3-2為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參見附圖1,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製冷劑雙溫控反應器,包括一反應罐體,反應罐體由頂蓋1、中間罐體2和罐底3通過法蘭密封連接組成,
所述中間罐體2的罐壁設置有空心夾層,且在罐壁上設置有與空心夾層相連通的進水口2-1和出水口2-2,所述進水口位於中間罐體上方,所述出水口位於中間罐體的下方,進水口2-1和出水口2-2通過循環管路相連通,在進水口2-1和出水口2-2相連通的循環管路上設置有第一循環泵2-3和換熱器2-4,換熱器還與循環冷卻水管路連接,循環管路中為鹽水,利用鹽水吸收中間罐體的反應熱量,並通過換熱器2-4對循環管路中的鹽水進行循環冷卻;
所述罐底3通過法蘭密封設置在中間罐體的底端,罐底3設置有加熱層,加熱層內設置有加熱絲3-1,通過加熱層控制罐內的反應溫度;在罐底3的中心位置還設置有出料口3-2;
所述頂蓋1通過法蘭密封設置在中間罐體的頂端,頂蓋的中心位置豎直設置有一進料管1-1,進料管的底端深入至中間罐體的底端;頂蓋上設置有壓力進氣口1-2,壓力進氣口1-2通過管路連接壓力泵1-4,壓力泵1-4可向罐體內提供一定壓力;頂蓋上還設置有出氣口1-3,出氣口設置有電控閥,通過出氣口排出反應氣體,反應氣體再經後續的水洗、鹼洗、壓縮、蒸餾提純,製成製冷劑純體;頂蓋上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5和壓力傳感器1-6,通過溫度傳感器1-5和壓力傳感器1-6實時監測罐體內的反應溫度和壓力。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應該說明的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核心的情況下,任何簡單的變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不花費創造性勞動的等同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