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壁壓力粘合軟管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14:36:46
專利名稱:內壁壓力粘合軟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粘合軟管,是一種內壁可粘接的軟管。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銷售使用的軟管內壁都是不粘合的,使用時無法使管內膏脂一直向袋口移動而不退後,因此袋中的膏脂就很難用淨,使用中也多有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壁可粘接的軟管袋,使用時將管袋的尾部擠壓後,管袋即可粘接為一體,使袋內的膏脂逐步向袋口移動,便於使用。
本發明的方案是由管體、管口與管尾組成,其結構特點是管體的內壁上設有可供粘接的粘合體,粘合體又分為單體粘合體和雙體粘合體,所述的單雙體粘合體是選擇可作為軟管的材質作為粘基帶,粘基帶上設有可供插接的粘合體,粘合體的基部依次排列在粘基帶上,與粘基帶注為一體,再將粘基帶製成各種形號尺寸的軟管,把帶有粘合體的帶面作為軟管的內壁,使用時用手在管體後端的尾部擠壓後,軟管內壁上的粘合體便相互交插粘接在一起,軟管中的膏脂便被依次逐步移向出口處,不會滯留在管袋內。
本發明的優點是設計獨特,結構簡單,便於製作,使用效果好,容易推廣。
下面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單體梭形粘合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雙體梭形粘合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中示出的軟管管體1的內壁上設有單體粘合體,單體粘合體包括基部2和頭部3,基部2依次排列在軟管的內壁上,與軟管注為一體,其基部的相互間隔空隙應略大於頭部的寬度和長度。使用時從管體尾部擠壓管體,管體內壁上的粘合體便相互插接粘合為一體,將膏脂排向管體的出口處。
圖2中示出的軟管管體1的內壁上設有雙體粘合體,雙體粘合體包括陰扣4與陽扣5,陰扣4設制在軟管的管體內,陽扣5設制在軟管的內壁上,陰扣4與陽扣5依次排列,與軟管注為一體,陰扣4的內腔空隙應稍大於陽扣5的寬度和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內壁壓力粘合軟管,由管體、管口與管尾組成,其特徵在於軟管(1)的內壁上設有可供粘接的粘合體,粘合體又分為單體粘合體和雙體粘合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壁壓力粘合軟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粘合體,是選擇可作為軟管的材質作為粘基帶,粘基帶上設有可供插接的粘合體,粘合體的基部依次排列在粘基帶上,與粘基帶注為一體,再將粘基帶製成各種型號的軟管,把帶有粘合體的帶面作為軟管的內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壁壓力粘合軟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單體粘合體包括基部(2)和頭部(3),基部(2)依次排列在軟管內壁上,基部(2)的相互間隔空隙略大於頭部(3)的寬度和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壁壓力粘合軟管,其特徵在於雙體粘合體包括陰扣(4)與陽扣(5),陰扣(4)設制在軟管的管體內,陽扣(5)設制在軟管的內壁上,陰扣(4)與陽扣(5)依次排列在軟管內壁上,與軟管注為一體,陰扣(4)的內腔空隙應稍大於陽扣(5)的寬度和長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壁壓力粘合軟管,它是在管體的內壁上設有可供粘接的粘合體,粘合體的底端分別排列在軟管的內側壁上,使用時用手在管體後端的尾部擠壓後,軟管內壁上的粘合體便相互交插粘接在一起,軟管中的膏脂便移向出口處,不會滯留在管袋內。本發明設計獨特,構思巧妙,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
文檔編號B65D35/28GK101058356SQ20071011169
公開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9日
發明者胡廣利 申請人:胡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