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水面多袋捕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15:29:26 1
專利名稱:一種大水面多袋捕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捕魚裝置,特別是一種大水面多袋捕魚裝置,屬於捕魚網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大水面水域捕魚時,一般都是使用傳統的拉網、圍網、粘網等捕魚工具,由於水域的底部情況複雜,加之坑、溝、淤泥、雜草、蘆葦、木樁多、所使用的網具又是拉圍的方式,各種魚類受到驚嚇後,立即從網具的兩邊逃掉,特別是在坑、溝多,淤泥深,各種魚類的逃跑率在95%以上,所以利用傳統的網具在複雜水面中很難捕到多少魚類,加之障礙物多、網具損壞嚴重,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捕獲量少,捕魚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夠滿足大水面捕撈,取魚方便,捕撈量高,捕魚效果好的一種大水面多袋捕魚裝置,克服傳統網具由於水域中障礙物多,網具損壞嚴重,以及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捕獲量少,捕魚效果差的缺陷。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大水面多袋捕魚裝置,它是由捕魚裝置有一網片,網片上連接有倒須口,倒須口即是網袋口,倒須口為上、下二排,上、下二排倒須口之間的位置交錯排列,倒須口上連接有網袋;網片的上端有上網綱,上網綱上連接有浮子;網片下端有下網綱,下網綱上連接有墜子;上網綱與下網綱兩頭的端部各連接有拉網繩,網袋為一筒狀,前端為網袋口,後部為網袋尾,網袋上有鋼圈,在鋼圈上連接有倒須,倒須設置在網袋內,在網袋的尾部有扎網繩,將網袋的尾部扎死。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採用了上述方案,該捕魚裝置上連接了網袋,收網後, 被圍在捕魚裝置中間的魚到處亂鑽,由於倒須口上、下二排設置,到處亂鑽的各種魚類都會鑽入到上倒須口或下倒須口中,鑽入倒須口的各種魚類即進入連接在倒須口上的網袋中而被捕獲,該捕魚裝置能夠在寬大廣闊的水面中捕魚,且捕魚的效率高,取魚方便,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該捕魚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捕魚多,取魚方便,能夠滿足任何結構的大水面捕撈,克服了傳統網具由於水域中障礙物多,網具損壞嚴重,以及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捕獲量少,捕魚效果差的缺陷。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圖。圖2為本發明的平面俯視圖。圖中所示1、浮子;2、上網綱;3、下網綱;4、拉網繩;5、網袋;6、墜子;7、網片;8、 鋼圈;9、倒須;10、扎網繩;11、倒須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
捕魚裝置有一網片(7),網片(7)上連接有倒須口(11),倒須口(11)即是網袋口, 倒須口(11)為上、下二排,上、下二排倒須口(11)之間的位置交錯排列,倒須口(11)上連接有網袋(5);網片(7)的上端有上網綱0),上網綱(2)上連接有浮子⑴;網片(7)下端有下網綱(3),下網綱(3)上連接有墜子(6);上網綱O)與下網綱(3)兩頭的端部各連接有拉網繩,網袋(5)為一筒狀,前端為網袋口(11),後部為網袋尾,網袋(5)上有鋼圈 (8),在鋼圈⑶上連接有倒須(9),倒須(9)設置在網袋(5)內,在網袋(5)的尾部有扎網繩(10),將網袋(5)的尾部扎死。
權利要求
1. 一種大水面多袋捕魚裝置,其特徵是網袋(5)為一筒狀,前端為網袋口(11),後部為網袋尾,網袋(5)上有鋼圈(8),在鋼圈⑶上連接有倒須(9),倒須(9)設置在網袋(5) 內。
全文摘要
一種大水面多袋捕魚裝置,它是由捕魚裝置有一網片,網片上連接有倒須口,倒須口即是網袋口,倒須口為上、下二排,上、下二排倒須口之間的位置交錯排列,倒須口上連接有網袋;網片的上端有上網綱,上網綱上連接有浮子;網片下端有下網綱,下網綱上連接有墜子;上網綱與下網綱兩頭的端部各連接有拉網繩,網袋為一筒狀,前端為網袋口,後部為網袋尾,網袋上有鋼圈,在鋼圈上連接有倒須,倒須設置在網袋內,在網袋的尾部有扎網繩,將網袋的尾部扎死。
文檔編號A01K73/12GK102257996SQ201010194250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5日
發明者吳孝順 申請人:吳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