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離合器式多級變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16:22:36 3
專利名稱:電磁離合器式多級變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汽車空調製冷系統控制中的電磁離合器式多級變速裝置,屬於車用空調技術領域。
發動機通過離合器對壓縮機的驅動是以固定的傳動比進行傳動的,汽車空調裝置的製冷性能與空調壓縮機的轉速關係密切,其製冷性能一般是基於汽車60km/h的時速進行設計的,汽車發動機的轉速範圍較寬,汽車在怠速或低速狀態時,發動機轉速低,空調壓縮機的轉速也低,會造成空調系統的製冷能力不足,而汽車高速行駛時,發動機和壓縮機的轉速也高,空調製冷能力過剩,壓縮機的能耗也高。對於安裝由汽車發動機驅動電磁離合器的非獨立式車用空調機的城市公交客車,現絕大部分均為這種狀況,由於城市公交汽車經常處於低速行駛或怠速狀態,因而製冷能力嚴重不足,造成城市公交客車的空調製冷效果普遍較差。
解決這類問題的常用方法是採用獨立式車用空調機組,即單獨另用一臺發動機來專門驅動空調壓縮機,使壓縮機能恆定在一個或兩個適中的轉速上工作,其製冷效果不受汽車主發動機的影響,但由於增加了一臺發動機,必將導致汽車結構設計上的一系列複雜問題,製造成本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噪聲和發動機廢氣排放。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磁離合器式多級變速裝置,其特點在於,增設一臺中間電磁離合器、主動輪皮帶和從動輪皮帶,中間電磁離合器的主動輪一邊通過皮帶與汽車發動機連接,另一邊通過主動輪皮帶與壓縮機電磁離合器的主動輪連接,中間電磁離合器的從動輪通過從動輪皮帶與壓縮機電磁離合器的從動輪連接,自動控制器分別與中 間電磁離合器和壓縮機電磁離合器連接,壓縮機電磁離合器通過鍵聯結在壓縮機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兩個電磁離合器的分別吸合,配合不同的帶輪配比,以不同的傳動比將汽車發動機的動力傳動到空調壓縮機,並根據發動機轉速來進行控制,在發動機怠速或低轉速時,採用高傳動比來提高壓縮機的轉速,進而提高怠速或低速時的空調性能;在發動機高轉速時,採用低傳動比來降低壓縮機的轉速,減少空調能耗。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解決了汽車怠速或低速時的空調製冷不足,而高速行駛時能降低空調能耗。
中間電磁離合器1的主動輪6、從動輪7的直徑根據所需傳動比計算得出。傳動比公式為怠速及低速傳動比i=d發/d6×d8/d6高速傳動比 i=d發/d6×d7/d9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的主動輪8、從動輪9的直徑根據所需傳動比計算得出。
當汽車怠速或低速行駛時, 自動控制器5控制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通電吸合工作,中間電磁離合器1斷電,則動力以較大的傳動比從發動機的驅動皮帶11傳到中間電磁離合器1的主動輪6,通過主動皮帶3再傳到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的主動輪8,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工作後帶動從動輪9,從而帶動壓縮機,並提高壓縮機轉速以改善製冷效果。
當汽車高速行駛時,自動控制器5控制中間電磁離合器1通電吸合工作,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斷電,則動力以較小的傳動比從發動機驅動皮帶11傳到中間電磁離合器1的主動輪6,中間電磁離合器1工作後帶動從動輪7,通過從動皮帶4帶動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的從動輪9,從而帶動壓縮機,並降低壓縮機的轉速以控制壓縮機的能耗。
權利要求1.一種由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自動控制器(5)組成的電磁離合器式多級變速裝置,其特徵在於,增設一臺中間電磁離合器(1)、主動輪皮帶(3)和從動輪皮帶(4),中間電磁離合器(1)的主動輪(6)一邊通過皮帶(11)與汽車發動機(10)連接,另一邊通過主動輪皮帶(3)與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的主動輪(8)連接,中間電磁離合器(1)的從動輪(7)通過從動輪皮帶(4)與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的從動輪(9)連接,自動控制器(5)分別與中間電磁離合器(1)和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連接,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通過鍵聯結在壓縮機(1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離合器式多級變速裝置,其特徵在於,中間電磁離合器(1)的主動輪(6)、從動輪(7)的直徑根據所需傳動比計算得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離合器式多級變速裝置,其特徵在於,壓縮機電磁離合器(2)的主動輪(8)、從動輪(9)的直徑根據所需傳動比計算得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離合器式多級變速裝置,其特點在於,增設一臺中間電磁離合器、主動輪皮帶和從動輪皮帶,中間電磁離合器的主動輪一邊通過皮帶與汽車發動機連接,另一邊通過主動輪皮帶與壓縮機電磁離合器的主動輪連接,中間電磁離合器的從動輪通過從動輪皮帶與壓縮機電磁離合器的從動輪連接,自動控制器分別與中間電磁離合器和壓縮機電磁離合器連接,壓縮機電磁離合器通過鍵聯結在壓縮機上。優點是解決了汽車怠速或低速時空調製冷不足,而高速行駛時能降低空調能耗。
文檔編號F04B49/20GK2591273SQ0226570
公開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23日
發明者李立兵 申請人:上海恆初車用空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