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
2023-08-03 07:47:01 1
專利名稱: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草木本植物的碳化方法從粉碎、烘乾、制棒到裝窯碳化, 存在著很多問題,它不僅亂砍樹木,破環生態平衡,而且還需烘乾機、 制棒機,需要在碳化爐和土窯內生產,碳化成本極高,其碳化出的產 品廢品率很高,碳化工藝繁瑣,嚴重的制約了廢料再利用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它能克服 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
一種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其特徵是先在地面上用磚側裡
擺放,形成一磚圍牆,在該磚圍牆下挖出一條地溝,將引物放入地溝 裡,使引物與地面相平,並撒上少量的硝粉於引物中,將待碳化的物 料草木本植物灑水加溼,放在磚圍牆內,從磚圍牆外地溝兩頭同時點 火,待看不到火時,用細料將待碳化的物料封好,整個物料堆開始碳 化;物料堆表面出現焦油,點火,整個物料堆表層的焦油立刻燃燒, 表面焦油燃燒完畢,火苗自動熄滅,整個物料堆碳化完畢,取料時灑 水,將碳化物粉碎成粉。
本發明的碳化方法無需烘乾機、制棒機,更不需要在碳化爐和土 窯內生產,其原材料不論乾濕,不管體積大小都可以用本發明的方法 來碳化。只需要一塊平地和一磚圍牆,就可實施碳化,碳化成本每噸 只需要幾元錢,並且無廢料,碳化5—8小時即可。每噸原料碳化出的 碳粉達到500—700公斤,其產生的熱量達到7000大卡以上,並且無
煙無味,不影響環境。碳化出的產品,加入適量的黃泥土,就可製成 蜂窩煤,也可以直接製成碳棒,都能獲得巨大的利潤,造福於千家萬戶,確實利國利民。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先在地面上用磚側裡擺放,形成一磚圍牆,該磚圍牆寬四米,長
度不受限制,在磚圍牆下的地面中央挖一條寬20釐米,深15釐米的 地溝,將引物乾草放入地溝裡,使乾草的數量達到與地面相平,並撒 上少量的硝粉於乾草中。將待碳化的物料玉米秸稈放入磚圍牆內,接 近地面的物料要細要幹,待碳化的物料越往上越溼,但要控制溼度, 即採用細料封和水封以確保隔離空氣,達到完全碳化的目的。待碳化 的物料高度以60釐米為最好,但不能超過一米,否則碳化時間過長, 底部將會燒過。如有較大的物料需要碳化,可在碳化中將它放入待碳 化物料的中間,最外層的碳化物料要比較細,以保證碳化質量。準備 好後,從磚圍牆外地溝兩頭同時點火,待看不到火時,用草木本植物 的細料封好,整個料堆開始碳化, 一般需6—8個小時。料堆表面要出 現焦油,而且呈黃色,這時隨意找一個點點火,整個料堆表層的焦油 立刻燃燒,大約4、 5分鐘後,表面焦油燃燒完畢,火苗就會自動熄滅, 這時,整個料堆碳化完畢。取料時注意及時灑水,邊取邊撒,以免碳 化物裡的餘熱升溫燃燒。將製得的碳化物粉碎成粉後,即可隨意使用。
本發明中所述的草木本植物為農作物秸稈、麥糠、野生的雜草、 樹幹、樹葉、製藥廠的藥渣、酒廠的酒糟或豆製品廠的豆渣等。按本 發明方法作為待碳化的草木本植物採用上述各種物料,均可得到上述 類似的效果。.所述的引物為草木本可點燃物乾草、樹葉、木花、麥 草、麥糠和秸稈;所述的細料為粉碎的草木本植物。所述硝粉的用量 為每噸引物20-35克。
權利要求
1、一種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其特徵是先在地面上用磚側裡擺放,形成一磚圍牆,在該磚圍牆下挖出一條地溝,將引物放入地溝裡,使引物與地面相平,並撒上少量的硝粉於引物中,將待碳化的物料草木本植物灑水加溼,放在磚圍牆內,從磚圍牆外地溝兩頭同時點火,待看不到火時,用細料將待碳化的物料封好,整個物料堆開始碳化;物料堆表面出現焦油,點火,整個物料堆表層的焦油立刻燃燒,表面焦油燃燒完畢,火苗自動熄滅,整個物料堆碳化完畢,取料時灑水,將碳化物粉碎成粉。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草木 本植物為農作物秸稈、麥糠、野生的雜草、樹幹、樹葉、製藥廠的藥渣、 酒廠的酒糟或豆製品廠的豆渣。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引物 為乾草、樹葉、木花、麥草、麥糠或秸稈。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細料 為粉碎的草木本植物。
全文摘要
一種草木本植物無窯的碳化方法,其特徵是先在地面上用磚側裡擺放,形成一磚圍牆,在該磚圍牆下挖出一條地溝,將草木本可燃燒的引物放入溝裡,使乾草與地面相平,並撒上少量的硝粉於乾草中,將待碳化的物料草木本植物灑水加溼,放在磚圍牆內,從磚圍牆外地溝兩頭同時點火,待看不到火時,用細料將待碳化的物料封好,整個料堆開始碳化;料堆表面出現焦油,點火,整個料堆表層的焦油立刻燃燒,表面焦油燃燒完畢,火苗就會自動熄滅,整個料堆碳化完畢,取料時灑水,將碳化物粉碎成粉。本方法無需烘乾機、制棒機,更不需要在碳化爐和土窯內生產,碳化成本每噸只需要幾元錢,並且無廢料。
文檔編號C10B53/02GK101195753SQ20061007072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8日
發明者林成德 申請人:林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