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礦脂包覆防腐層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07:12:56 1
專利名稱:一種礦脂包覆防腐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石化、國家儲備局基地/處、電力、港口、鋼鐵等各行業儲罐邊緣板防腐所用的礦脂包覆防腐層。
背景技術:
儲罐是用以存放酸、醇、氣體等多數具有腐蝕性或毒性的化學物質。隨著儲罐的負荷日漸加重,由腐蝕造成穿孔的機率大大增加。在儲罐腐蝕中80%是發生在底板腐蝕,底板腐蝕中有60%是底板下面的腐蝕,底板下面的腐蝕中有60%是邊緣板的腐蝕,邊緣板的腐蝕是造成儲罐穿孔的主要原因。儲罐的基座與罐體底板結合的部位隨著溫度的變化使底板徑向發生伸縮。儲罐隨著載荷變化引起儲罐變形,使儲罐沿半徑方向產生水平位移,而邊緣板由於與底板堅固的焊接在一起,無法向外擴張,結果在邊緣板處產生變形從而產生邊緣應力,該應力與基座對邊緣板的抵抗力共同作用下,導致底板外環部的塑性變形。當儲罐空罐時,儲罐逐漸恢復原狀,邊緣板卻由於塑性變形發生向上翹曲。儲罐邊緣板的防腐方法多樣,主要以玻璃鋼工藝,油加布工藝,浙青砂工藝,橡膠工藝、CTPU防腐為主。但由於儲罐邊緣板的塑性變形、外部應力、惡劣的腐蝕環境等綜合作用下,很難起到長久的防腐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儲罐邊緣板的礦脂包覆防腐層。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技術方案為一種礦脂包覆防腐層,礦脂包覆防腐層包覆於儲罐邊緣板表面,礦脂包覆防腐層由內到外依次設有礦脂防蝕膏層、密封膠泥層、礦脂防蝕帶層和防護膠粘體層。所述礦脂防蝕膏層、礦脂防蝕帶與儲罐邊緣板任意部位密切結合。所述礦脂防蝕膏層與儲罐邊緣板密切結合,儲罐邊緣板不規則部位用密封膠泥層填充塑型。所述礦脂包覆防腐層厚度在2 100mm。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優點防腐效果優異;施工簡便,表面處理要求低,施工環境要求低;無需固化、無需動火;適用於任何形狀的結構。礦脂防蝕膏可手塗、刷塗、刮塗,緻密性、連續性好;柔軟的礦脂防蝕帶可與法蘭任意部位密切結合;密封膠泥能將儲罐邊緣板不規則處很好塑型。最外層纏繞的防護膠粘體能很好的保護內部的礦脂包覆層,使之成為一個密實的礦脂包覆防腐層。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儲罐邊緣板的礦脂包覆防腐層鉛垂剖面圖。I儲罐,2礦脂包覆防腐層,3儲罐邊緣板,4基座,5礦脂防蝕膏層,6礦脂防蝕帶層、7防護膠粘體層和8密封膠泥。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儲罐邊緣板與儲罐交界處礦脂包覆防腐層截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儲罐邊緣板、基座、儲罐等規則處礦脂包覆防腐層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儲罐邊緣板與儲罐邊角處的礦脂包覆防腐層,礦脂包覆防腐層由內到外依次設有與儲罐邊緣板3任意部位密切結合的礦脂防蝕膏層5、密封膠泥層8,礦脂防蝕帶層6,以及與礦脂防蝕帶層6任意部位密切結合的防護膠粘體層7。礦脂包覆防腐層厚度在5 100mm。如圖I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儲罐邊緣板、基座、儲罐等規則處礦脂包覆防腐層,礦脂包覆防腐層包覆於儲罐邊緣板3表面,礦脂包覆防腐層由內到外依次設有與儲罐邊緣板3任意部位密切結合的礦脂防蝕膏層5,礦脂防蝕帶層6與防護膠粘體層
7。礦脂包覆防腐層厚度在2 50mm。上述所述礦脂防蝕膏參見專利號為ZL200610084138. X專利中的記載製備;礦脂防蝕帶參見專利號為ZL200610084139. 4專利中的記載製備;密封膠泥和防護膠粘體為現
有產品。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礦脂包覆防腐層,其特徵在於礦脂包覆防腐層包覆於儲罐邊緣板表面,礦脂包覆防腐層由內到外依次設有礦脂防蝕膏層、密封膠泥層、礦脂防蝕帶層和防護膠粘體層。
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於儲罐邊緣板的礦脂包覆防腐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礦脂防蝕膏層、礦脂防蝕帶與儲罐邊緣板任意部位密切結合。
3.按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於儲罐邊緣板的礦脂包覆防腐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礦脂防蝕膏層與儲罐邊緣板密切結合,儲罐邊緣板不規則部位用密封膠泥層填充塑型。
4.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於儲罐邊緣板的礦脂包覆防腐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礦脂包覆防腐層厚度在2 1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石化、國家儲備局基地/處、電力、港口、鋼鐵等各行業儲罐邊緣板防腐所用的礦脂包覆防腐層。礦脂包覆防腐層包覆於儲罐邊緣板表面,礦脂包覆防腐層由內到外依次設有礦脂防蝕膏層、礦脂防蝕帶層、密封膠泥層和防護膠粘體層。本實用新型防護層防腐效果優異;施工簡便,表面處理要求低;無需固化、無需動火;適用於任何形狀和結構。
文檔編號B65D90/08GK202575109SQ201120565309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9日
發明者劉 英, 潘傑, 馬永志, 杜傳寶, 徐迪 申請人:上海聯和科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浪花飛濺防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