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是什麼時期建成的(兵馬俑的來歷是什麼)
2023-08-03 02:58:14 2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裡處的兵馬俑坑內。古代有殉葬的制度,奴隸主死後會有陪葬的物品和殉葬的人畜,凸顯生前墓主人的尊貴地位。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形狀的殉葬品。
封建社會,等級制度十分鮮明,人有三六九等。被統治階級的地位低賤,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均有奴隸陪葬。在安陽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周朝吸取殷商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的改善,到了戰國時期的秦朝,逐漸廢除了殘酷的人殉,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秦俑嚴格地摹擬實物,肖像栩栩如生,在規模和氣勢上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兵馬俑陪葬在秦始皇陵呢?眾所周知,秦人有好勇尚武之風,而秦國正是用武力徵服了六國,所以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後仍然能擁有強大的「秦之銳士」。這大概就是這些秦始皇兵馬俑的由來。
兵馬俑兵種齊全、部隊龐大,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這些陶俑製作細膩精緻,形神兼備。表情、神態、姿勢、衣著千差萬別,反映出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不同兵種、不同職位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人物面部身體的比例均非常勻稱、和諧,堪稱完美,不得不為當時工匠們的手藝折服。
在已挖掘的三號坑北部,應該是秦俑坑的統帥部,也叫軍幕。但是,這裡沒有發現主將,也就是整支部隊的統帥。為什麼會這樣呢?至今都沒有得出答案。我們可以這樣猜測:也許是秦始皇生性好武,不允許他人掌握軍權,千軍萬馬都由他一人統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