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事件改編經典電影(真實事件改編無人知曉電影遠比不上現實殘忍)
2023-08-03 08:14:49 1
「日本西巢鴨棄嬰案件」不知道有沒有人聽說過
1988年,在東京西巢鴨的一個房子裡,人們發現了一具腐爛的兒童屍體和三個渾身髒兮兮已餓了很多天的兒童 , 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被稱為西巢鴨棄嬰事件。
這個案件一出震動了整個日本,母親以遺棄罪,間接傷害致死罪判處3年有期徒刑,緩刑四年執行,長男被送到少年管教所管教。如今三十年過去了,網上除了公開資料,已經找不到當事人現在的近況了。
是枝裕和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在新聞報導裡看到這個事件,就一直醞釀拍這個題材的電影,直到2003年,他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也就是現在這部《無人知曉》,此片入圍2004年的坎城電影競選單元,大兒子明的扮演者柳樂優彌還憑此片,擊敗了梁朝偉,獲得了坎城電影史上年齡最小的影帝。
改編電影之後,雖然殘酷但多一絲溫暖主要內容是講一個叫福島惠子的單身母親,生養了四個小孩,分別是十二歲的長子明,十一歲的女兒京子,五歲的兒子茂,以及三歲的女兒小雪。
女人的打扮有些少女,金棕色的長髮在昏暗的風光下愈發耀眼,一開口銀鈴般的聲音就很討男人喜歡,但巨大的眼袋又顯的她憔悴又落魄,讓人看不出她是一個「母親」。
某一天,她拖著一個大箱子,租下了一間房子。
在房間裡,她打開箱子,三個孩子從箱子裡爬出來,她逃避的方式就是把孩子藏匿在房間裡,日本的法律很嚴格,如果和租房時說的人數不一樣,那麼你就違法了,房東直接可以報警的,但是她卻和房東說自己老公去了國外,目前和長男一起住。
之後的日子可想而知,只有大兒子可以出門,其他三個孩子的活動空間就在這間小小的屋子裡。向所有人隱瞞一切,在外人面前自己還是一個母親的形象,同時她也向自己撒謊「我也有幸福的權利啊!」 當她用充滿委屈的做作的嗲音反問自己未成年的兒子時,她已經毫不猶豫的決定把孩子們放逐,這樣才能結束到處逃避的生活。
她那時願意做一個永遠處於愛情中的女人,而放棄了獨立的女性身份。
一個女人應該如何看待愛情與婚姻?她在不同類型和職業的男人中周轉,愛情和婚姻,不過是她的庇佑。男人拋下女人消失了,此後女人不斷地去結識各種男人,可那些男人等女人生了孩子後,就離開了女人,只能說她的教訓還是沒吃夠….
兩次離家出走,第一次走了一個月左右,第二次約定聖誕節回來,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她選擇在東京的某一個區,和男友同居,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
一個人應該如何求生、如何融入社會?
攝影機停留在這個狹窄的房間裡,拍四個孩子的生活,大兒子一個人承受了太多,母親的無能,弟弟妹妹的未來,他原本可以找到母親的,通過電話打過去是母親的聲音,卻說著別人家的姓氏,他又想起母親渴望的眼神和幸福的神情,選擇掛到了電話。
母親從未回來,孩子們就一直在窗邊等待,在玻璃上寫字。春日,櫻花滿枝。夏日,蟬鳴大作。沒有冷氣也沒有風扇,因為沒有錢,房子已經斷水斷電,四個孩子憋在房間內,靜靜的捱過苦夏,一言不發,每個人皮膚都是溼漉漉的,頭髮粘結。
大兒子為了生計,去求了母親之前交過的所有前男友,雖然有些收入,但他們過的也不太好,給了張紙幣打發了去。
夏末,3歲的小雪意外死去,摔下凳子的一瞬間,觀眾就知道結果了,其實這裡電影表達的很輕鬆,但真實事件是3歲的妹妹因偷吃了長子朋友的泡麵,被毒打致死。眾人將妹妹的屍體置入皮箱,拖到埼玉縣秩父市公園埋葬。而電影裡孩子們一起,將小雪埋葬在飛機場邊的空地。夜風涼爽,吹動了他們的頭髮。
一個女人應該承擔起怎麼樣的母親角色?
母親第一次離家出走,給孩子們留下一萬日元,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紙錢漸漸變成硬幣,小雪遇難之後,大兒子用家裡僅剩的三枚硬幣給母親打電話,依然沒人接,家裡的錢不多了。
這個母親,並沒有給孩子生存的力量,整個過程就像是路過的朋友一樣,給予四個孩子一些稀薄的溫情,像施捨。正是這溫情,讓他們更願意蹲下來抱團取暖,而非勇敢邁步前行。
真實的時間
是枝裕和以日本傳統文學的方式,如散文,如俳句,寫景物的變幻,四季的更替,時光的流逝。
他在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為了展示真實,用了一個笨方法,「真實的時間」。
電影的拍攝時間,整整一年。用紀錄片創作者的耐心來完成影片,孩子們也是真實的長大了一歲,攝影機陪伴了他們成長的過程,每一秒都不一樣。
電影中小小的房間,也是真實的租了一年,能夠很清楚的看出變化,嶄新到陳舊,失去母親的這個家庭,慢慢變得破敗、髒兮兮。孩子們身上的衣服從嶄新到皺巴巴,因為無人修剪,他們的頭髮像野草一樣,如同他們的生命,就在那裡「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構思十五年,拍攝一年零五個月,外景拍攝七周,拍攝膠捲204卷。後期製作三個月。
個人看法看到很多人罵母親不負責任,但是孩子的父親也同樣的不配做人。畢竟幾位父親中哪怕有一位願意承擔責任,也許棄嬰事件的悲慘結局就會改寫?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和母親的事後發展,卻忽略了追究幾位父親的法律責任?這個問題不重要嗎?
這個事件中的男人們,極度不負責任,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所謂爸爸的男人才造就了這麼多不幸的孩子!如果說母親至少給了他們生命,那麼是不是又是一場《何以為家》的悲劇。
這樣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依舊說不清,希望各自安好吧。
生命如常,它也從不會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唯有死亡,也只有死亡。
突然想起以前一個早逝女孩的墓志銘,我來過,我很乖。
只是覺得這句話很適合寫在小雪的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