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
2023-08-03 10:23:51 2
專利名稱: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楸樹扦插繁殖方法,尤其是一種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術:
楸樹是集優質用材、園林觀賞、良好生態防護於一體的多功能樹種,是目前最有開發價值的樹種之一。但由於其生長慢、難繁殖,很少有人種植。由於楸樹用途廣,難繁殖,因此形成了只採不育的局面,使楸樹這一優良樹種面臨瀕於滅絕的境地。近些年來,我國林業科技工作者經過研究,採取優樹選擇辦法,選出3個楸樹優良無性系,界定出4種生產類型,其中對速生豐產型的楸樹已經摸索出一套播種育苗、埋根育苗和嫁接育苗等方法,使楸樹的生長速度達到或超過一般速生樹種的生長指標。
楸樹為異花授粉植物,自身不能結實或很少結實,缺種子、缺樹根成為楸樹繁殖方法中播種育苗、埋根育苗方式的限制因素,制約了楸樹的發展。而運用普通的扦插方法,育苗成活率低,僅20%~30%。近幾年有些地方採用梓砧嫁接育苗方式,提高了楸樹苗木繁殖係數,繁殖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但同時也存在一定弊端,如生長後期接幹與砧木上下生長不協調,易從接口處引發病蟲害;嫁接工作季節性強,過早或過晚進行使苗木不易成活;生長期短,有些弱苗木質化程度低,越冬易抽條;管理過程用工量大等。目前,林業工作者根據德國科學家提出的「植物再生性原理」,進行楸樹無性繁殖的嘗試,但因資金投入和技術難度大,組織培養不易掌握和運用,因此沒有摸索出一種有效的楸樹繁殖方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以往楸樹繁殖方式的不足,利用林木再生性原理,將傳統扦插與組織培養方式相結合,提供一種適用於日光溫室、大棚等保護地進行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繁殖方法包括以下工作程序(一)芽苗準備階段芽苗準備階段包括種條種根處理、整地作畦、種條鋪設和鋪條後管理程序;將經過處理的種條鋪設在日光溫室或露地畦內,在擺放好的種條上噴灑殺菌劑,覆蓋細砂土,畦內設置地溫表及溫控開關;(二)催根階段催根階段包括育苗扦插床準備、採芽扦插程序;其中扦插床土為日光溫室內或露地起的表層砂壤土,畝施呋喃丹5千克,藥土混勻裝入營養缽,做成1.4米寬的平畦;採芽扦插是將種條上長出的嫩芽取下,放入清水中達到一定量後集中放入生根促進劑中浸沾後進行扦插;(三)扦插後管理階段扦插後管理階段包括調節棚內溫溼度和病蟲防治程序;棚內溫度控制在16~35℃,地溫為12~25℃,空氣相對溼度為60~90%,土壤相對溼度為70~85%;病蟲防治採取每7~10天向苗床噴施一次殺菌劑、生根促進劑和微肥,交替使用;(四)移栽定植階段綠芽扦插長出嫩根後,陸續選苗出棚,移入育苗地,培育成大苗。
本發明利用林木再生性原理,對於一棵植株,根、莖、葉三部分同時存在處於平衡狀態,並有恢復平衡狀態的能力。本發明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將傳統扦插與組織培養方式相結合,改變了傳統扦插方式中扦插材料為半木質化莖段及組織培養方式中繁複的科技手段,楸樹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易於推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的最佳實施例。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的操作規程如下所述(一)芽苗準備階段芽苗準備階段包括種條種根處理、整地作畦、種條鋪設和鋪條後管理程序。
1.種條種根處理10月底至11月中旬楸樹苗進入休眠期即開始苗圃取苗,在距地面15-20公分處剪截,根部用土培嚴,上部收回整理,進行假植貯藏,休眠期過後出土,放在清水中浸泡,吸足水分後澇出待用。
2.整地作畦12月中旬開始進行。在日光溫室內或露地做成1.2米寬的四平畦或慢跑水畦,畦埂寬25~35公分,高15~25公分,畦內每隔8~10公分鋪設地熱線一根,地熱線上覆土7~8公分,踩實找平。
3.種條鋪設畦作好後,將經過處理的種條按粗細程度進行分級,分別鋪設在日光溫室或露地畦內,種條保持一定間距,本實施例中間距為1公分,隨擺隨在種條上噴灑殺菌劑,噴灑後覆蓋細砂土,以軟化根腳。本實施例中噴灑的殺菌劑為150倍多菌靈殺菌劑。
4.鋪條後管理種條鋪設好後找平畦面,澆透水,畦內設置地溫表及溫控開關進行加溫,畦床內溫度控制在16~26℃,相對溼度70~85%。
(二)催根階段催根階段包括育苗扦插床準備和採芽扦插程序。
1.育苗扦插床準備扦插床土為日光溫室內或露地起的表層砂壤土,畝施呋喃丹5千克。藥土混勻裝入8×8的營養缽,做成1.4米寬的平畦。扦插前一星期用3~5‰的高錳酸鉀液對育苗扦插床進行殺菌消毒。
2.採芽扦插催芽床經1個月左右加溫處理,嫩芽已長至出土7~10公分有4、5片功能葉,莖杆粗壯,半木質化程度,此時進行採芽扦插。將芽苗取下,放入清水中達一定量後集中放入生根促進劑中浸沾後進行扦插。本實施例中生根促進劑的濃度為500PPm,扦插深度為3~4公分。為防止扦插過程創傷根腳,扦插床扦插時要澆透水。
(三)扦插後管理階段扦插後管理階段包括調節棚內溫溼度和病蟲防治程序。
1.溫溼調控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對棚內芽苗進行通風、透光、噴水處理。棚內溫度控制在16~35℃,地溫為12~25℃,空氣相對溼度為60~90%,土壤相對溼度為70~85%。
2.病蟲防治為防止病蟲害產生,促進生根,採取每7~10天向苗床噴施一次殺菌劑、生根促進劑和微肥等。所噴施的殺菌劑、生根促進劑、微肥等的具體濃度為多菌靈500倍,大生500倍,生根促進劑200PPm,氯芬威3‰,尿素3‰,交替使用。
(四)移栽定植階段綠芽扦插長出嫩根後,陸續選苗出棚,移入育苗地,培育成大苗。移栽的時間根據扦插芽生根情況而定,一般綠芽扦插15天左右,已有少數扦插芽表現莖杆挺而有力,腋芽凸起,長出3、4條嫩根,但有些甚至延緩2、3個月才生根,因此需要多次選苗出棚。
權利要求
1.一種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工作程序(一)芽苗準備階段芽苗準備階段包括種條種根處理、整地作畦、種條鋪設和鋪條後管理程序;將經過處理的種條鋪設在日光溫室或露地畦內,在擺放好的種條上噴灑殺菌劑,覆蓋細砂土,畦內設置地溫表及溫控開關;(二)催根階段催根階段包括育苗扦插床準備、採芽扦插程序;其中扦插床土為日光溫室內或露地起的表層砂壤土,畝施呋喃丹5千克,藥土混勻裝入營養缽,做成1.4米寬的平畦;採芽扦插是將種條上長出的嫩芽取下,放入清水中達到一定量後集中放入生根促進劑中浸沾後進行扦插;(三)扦插後管理階段扦插後管理階段包括調節棚內溫溼度和病蟲防治程序;棚內溫度控制在16~35℃,地溫為12~25℃,空氣相對溼度為60~90%,土壤相對溼度為70~85%;病蟲防治採取每7~10天向苗床噴施一次殺菌劑、生根促進劑和微肥,交替使用;(四)移栽定植階段綠芽扦插長出嫩根後,陸續選苗出棚,移入育苗地,培育成大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芽苗準備階段的種條種根處理程序為,將進入休眠期的楸樹苗在距地面15-20公分處剪截,根部用土培嚴,上部收回整理,進行假植貯藏,休眠期過後出土,放在清水中浸泡,吸足水分後澇出待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芽苗準備階段的整地作畦程序為,在日光溫室內或露地做成1.2米寬的四平畦或慢跑水畦,畦埂寬25~35公分,高15~25公分,畦內鋪設地熱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芽苗準備階段的種條鋪設程序中,在種條上噴灑的殺菌劑為150倍多菌靈殺菌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芽苗準備階段的鋪條後管理程序中,畦內溫度控制在16~26℃,相對溼度70~8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催根階段的育苗扦插床準備程序中,扦插前一星期用3~5‰的高錳酸鉀液對育苗扦插床進行殺菌消毒。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催根階段的採芽扦插程序中,生根促進劑的濃度為500PPm,扦插深度為3~4公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扦插後管理階段的病蟲防治程序中,所噴施的殺菌劑、生根促進劑、微肥的具體濃度為多菌靈500倍,大生500倍,生根促進劑200PPm,氯芬威3‰,尿素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楸樹綠枝扦插無性快速繁殖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工作程序芽苗準備階段,催根階段,扦插後管理階段和移栽定植階段,其中芽苗準備階段包括種條種根處理、整地作畦、種條鋪設和鋪條後管理程序;催根階段包括育苗扦插床準備、採芽扦插程序;扦插後管理階段包括調節棚內溫溼度和病蟲防治程序。本發明利用林木再生性原理,將傳統扦插與組織培養方式相結合,改變了傳統扦插方式中扦插材料為半木質化莖段及組織培養方式中繁複的科技手段,楸樹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A01H4/00GK1543779SQ20031011344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2日
發明者程顯新, 張紅豔, 劉迎春 申請人:北京市通州張家灣果菜技術開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