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native電晶體的高電源抑制帶隙基準源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16:11:16
基於native電晶體的高電源抑制帶隙基準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基於native電晶體的高電源抑制帶隙基準源,屬於電源領域,本發明為解決傳統帶隙基準源的電源抑制問題比較嚴重;最低工作電壓比較高,無法有效降低的問題。本發明包括誤差放大器A、native?NMOS電晶體MNA1、PNP型三極體Q1、PNP型三極體Q2、電阻R1、電阻R2和電阻R3;MNA1漏極連接電源VDD,MNA1柵極連接A輸出端;MNA1源極同時連接電阻R2一端、電阻R3一端和帶隙基準源的輸出端VREF;電阻R2另一端同時連接A同相輸入端和Q1發射極,Q1基極和集電極同時連接GND;電阻R3另一端同時連接A反相輸入端和電阻R1一端,電阻R1另一端連接Q2發射極;Q2基極和集電極連接GND。
【專利說明】基於native電晶體的高電源抑制帶隙基準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高頻電源抑制的帶隙基準源,該基準源用native NMOS電晶體來提高其電源抑制。
【背景技術】
[0002]帶隙基準源(BGR)廣泛應用於模擬、數字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中,提供高精度、低溫度係數的參考電壓源,性能指標主要包括溫度係數、電源調整率、電源抑制和最低電源電壓等。其中電源抑制反映了基準源對電源幹擾噪聲的抑制能力,已經成為了評價帶隙基準源性能好壞的重要標準。
[0003]圖1和圖2給出了兩種常用的傳統帶隙基準源(BGR)電路結構。圖1中,運算放大器A和NMOS電晶體Ml形成了一個兩級放大器,可以確保節點VP和VN的電壓相等。因此,雙極電晶體Ql和Q2的發射極-基極電壓差Λ Veb可以表示為:
[0004]ΔVfm = Vr *Ini'/?)(I)
[0005]Λ Veb為雙極電晶體Ql和Q2的發射極-基極電壓差,其中:電晶體的熱電壓
【權利要求】
1.基於native電晶體的高電源抑制帶隙基準源,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誤差放大器A、native NMOS電晶體MNA1、PNP型三極體Ql、PNP型三極體Q2、電阻R1、電阻R2和電阻R3 ; Native NMOS電晶體Mnai的漏極連接電源VDD,Native NMOS電晶體Mnai的柵極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輸出端VO ; Native NMOS電晶體Mnai的源極同時連接電阻R2的一端、電阻R3的一端和帶隙基準源的輸出端VREF ; 電阻R2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同相輸入端和PNP型三極體Ql的發射極,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和集電極同時連接GND ; 電阻R3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反相輸入端和電阻Rl的一端,電阻Rl的另一端連接PNP型三極體Q2的發射極;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和集電極連接GND。
2.基於native電晶體的高電源抑制帶隙基準源,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誤差放大器A、native NMOS 電晶體 Mna1、native NMOS 電晶體 Mna2、PNP 型三極體 Ql、PNP 型三極體 Q2、PNP型三極體Q3、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和電阻R4 ; Native NMOS電晶體Mnai的漏極和Native NMOS電晶體Mna2的漏極同時連接電源VDD ;Native NMOS電晶體Mnai的柵極和Native NMOS電晶體Mna2的柵極連接在一起,並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輸出端VO ; Native NMOS電晶體Mnai的源極同時連接電阻R2的一端和電阻R3的一端; 電阻R2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同相輸入端和PNP型三極體Ql的發射極,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和集電極同時連接GND ; 電阻R3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反相輸入端和電阻Rl的一端,電阻Rl的另一端連接PNP型三極體Q2的發射極;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和集電極連接GND ; Native NMOS電晶體Mna2的源極同時連接電阻R4的一端和帶隙基準源的輸出端VREF ;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PNP型三極體Q3的發射極,PNP型三極體Q3的基極和集電極同時連接GND。
3.基於native電晶體的高電源抑制帶隙基準源,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誤差放大器A、native NMOS 電晶體 MNA1、native NMOS 電晶體 MNA2、native NMOS 電晶體 MNA3、native NMOS電晶體Mnm、PNP型三極體Ql、PNP型三極體Q2、PNP型三極體Q3、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和電阻R4 ; native NMOS電晶體Mna3的漏極和native NMOS電晶體Mna4的漏極同時連接電源VDD ;native NMOS電晶體Mna3的柵極和native NMOS電晶體Mna4的柵極連接在一起,並連接偏置電壓輸入端VB ; native NMOS電晶體Mna3的源極連接Native NMOS電晶體Mnai的漏極;native NMOS電晶體Mna4的源極連接Native NMOS電晶體Mna2的漏極; Native NMOS電晶體Mnm的柵極和Native NMOS電晶體Mna2的柵極連接在一起,並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輸出端VO ; Native NMOS電晶體Mnai的源極同時連接電阻R2的一端和電阻R3的一端; 電阻R2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同相輸入端和PNP型三極體Ql的發射極,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和集電極同時連接GND ; 電阻R3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誤差放大器A的反相輸入端和電阻Rl的一端,電阻Rl的另一端連接PNP型三極體Q2的發射極;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和集電極連接GND ; Native NMOS電晶體Mn a2的源極同時連接電阻R4的一端和帶隙基準源的輸出端VREF ;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PNP型三極體Q3的發射極,PNP型三極體Q3的基極和集電極同時連接GND。
【文檔編號】G05F1/56GK103901936SQ201410169393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明者】李景虎, 黃果池, 張遠燚 申請人:福建一丁芯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