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茶剝殼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0:37: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茶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油茶剝殼機。
背景技術:
油茶別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油茶屬茶科,常綠小喬木。因其種子可榨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鏽油用於工業。茶餅既是農藥,又是肥料,可提高農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蟲。果皮是提制栲膠的原料。油茶加工前需要剝殼,油茶剝殼機應運而生。
傳統的油茶剝殼多採用人力剝殼,這種剝殼方法工作效率低、剝殼資本大,嚴重浪費勞動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油茶剝殼機,能夠快速剝殼、剝殼更徹底,剝殼後的果實與果殼從不同出口排除,避免了殼果混合後造成不必要的勞動力損失,同時果殼單獨放置,便於後期處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油茶剝殼機,包括剝殼機本體,所述剝殼機本體包括剝殼箱和底座,所述剝殼箱頂部上表面設有入料口,所述剝殼箱兩側分別設有電機架和風機架,所述電機架上放置有電機,所述風機架上放置有風機,所述風機與剝殼箱內部出風口可拆卸連接,所述電機架下方設有油茶殼收集箱,所述油茶殼收集箱與剝殼箱內部廢料出口連接,所述底座下方設有油茶果實出料口,所述油茶果實出料口正下方設有果實收集盒。
優選的,所述剝殼箱內部設有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與第二轉動軸上均設有剝殼刀片,所述第一轉動軸上剝殼刀片與第二轉動軸上的剝殼刀片交錯分布。
優選的,所述第二轉動軸下方設有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所述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靠近出風口一側。
優選的,所述第二轉動軸下方設有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所述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靠近出風口一側。
優選的,所述電機架位於風機架的斜上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剝殼箱內部設置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上設置相互交錯的剝殼刀片,可以快速有效的剝去油茶外殼,同時第二轉動軸下方設置出風口,利用果重殼輕原理,有效的實現的殼果分離。
2、本實用新型通過剝殼箱內部設置廢料出口,廢料出口與剝殼箱外的油茶殼收集箱連接,可以把剝除的油茶殼集中到一起,便於後期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內部示意圖;
圖中:1—剝殼機本體,2—剝殼箱,3—底座,4—入料口,5—電機架,6—電機,7—油茶殼收集箱,8—風機架,9—風機,10—油茶果實出料口,11—果實收集盒,12—第一轉動軸,13—第二轉動軸,14—剝殼刀片,15—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16—出風口,17—廢料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油茶剝殼機,包括剝殼機本體1,所述剝殼機本體1包括剝殼箱2和底座3,所述剝殼箱2頂部上表面設有入料口4,所述剝殼箱2兩側分別設有電機架5和風機架8,所述電機架5上放置有電機6,所述風機架8上放置有風機9,所述風機9與剝殼箱2內部出風口16可拆卸連接,所述電機架5下方設有油茶殼收集箱7,所述油茶殼收集箱7與剝殼箱2內部廢料出口17連接,所述底座3下方設有油茶果實出料口10,所述油茶果實出料口10正下方設有果實收集盒11。
所述剝殼箱2內部設有第一轉動軸12和第二轉動軸13,所述第一轉動軸12與第二轉動軸13上均設有剝殼刀片14,所述第一轉動軸12上剝殼刀片14與第二轉動軸13上的剝殼刀片14交錯分布,所述第二轉動軸13下方設有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15,所述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15靠近出風口16一側,所述第一轉動軸12與第二轉動軸13與電機6電性連接,所述電機架5位於風機架8的斜上方。
工作原理:一種油茶剝殼機,先將需要剝殼的油茶從入料口4投入,經過第一轉動軸12和第二轉動軸13上的剝殼刀片14剝殼,剝殼後的殼果混合物從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15排出,果實和油茶殼出料口15下方設有進風口16,利用果重殼輕原理,有效的實現的殼果分離,分離後的果實從油茶果實出料口10排入果實收集盒11,果殼則從廢料出口17排入油茶殼收集箱7。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