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北京郊區度假好地方排名(北京城市副中心成)
2023-07-09 19:53:06
在臺湖稻田裡撒歡兒捉蟹、到老電話博物館了解百年通訊發展歷程、進樹美術館感受「快捷」時代中的獨立精神、來燃燈塔感受運河歷史.....今天是十一假期的第三天,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雖遇降溫下雨,但依然阻止不了大家出遊的腳步,來城市副中心體驗田園風光,尋找藝術體驗也成為「十一」黃金周郊遊度假熱門選擇。
打卡點:稻小蟹藝術農場
不出京便可體驗稻田中撒歡兒捉蟹
一走進位於城市副中心臺湖鎮的稻小蟹藝術農場,320畝的金色稻田便呈現在眼前,觀光小火車穿梭其中,巨幅稻田畫隨風搖曳,將田園風光展現的淋漓盡致。北青報記者聽到,在稻田一隅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稻田捉蟹」活動就在那裡進行。
只見,孩子們身穿連體水褲、手裡專用長夾,身背籮筐,在稻田中低頭認真尋找螃蟹,每個人的小臉上都有水中捉蟹留下的泥痕。「我抓到螃蟹了,你看它好活潑,8個螃蟹鉗子亂動.....」今年6歲半的陳佳澂即使不小心摔倒,也還緊緊地抓著螃蟹不放,並衝著爸爸炫耀勞動成果。「今天雖然天氣有些涼,但孩子們玩起來就熱鬧了,在雨中捉蟹也是另外一番感受,以前孩子從來沒有體驗過。我們希望在滿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時,也能受到勞動教育,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陳佳澂的爸爸陳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和親戚朋友共6口人特意相約一起前來體驗稻田捉蟹。
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在稻小蟹藝術農場中,稻田捉蟹之外,遊客們還可以在池塘中釣螃蟹、釣小龍蝦,走進「萌寵樂園」與性格溫順的小兔子、休閒散步的小羊,高傲的孔雀等小動物互動。玩累了,遊客還到「小蟹咖啡」歇歇腳,這個由貨櫃像積木一樣搭建而成二層咖啡館不僅可以喝咖啡,還可靜坐觀賞稻田風光。
稻小蟹藝術農場經理孫銳介紹,「十一」假期期間,目前已有近萬名遊客前來打卡,享受不一樣的親子遊玩活動。十月下旬,稻田豐收時,農場還將開啟豐收主題活動。
打卡點:老電話博物館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
中國最早的供電電話機、中國最早的撥盤電話,軍用可攜式電話、野外電話機......走進位於通州區宋莊鎮的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世界各國100多年來主要國家的電話機就出現在眼前。不同大小、不同操作方式的電話將二層樓的陳列空間擺放的滿滿當當,百年電話的發展歷史就用這樣直接的方式展現出來,引來不少參觀者前來參觀。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館裡收集到的世界各國有關通信的相關藏品超過10萬件,不僅有電話機、還有文件、電話號薄、不同年代公用電話亭標識等。「館裡收藏了世界各國電話機數量就有幾千部,這些電話代表了電訊技術的進步,也反映出我國的百年發展歷程。」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館長車志紅說。
「爸爸,這個電話機與我們現在用的手機完全不同,它是怎麼工作的呢?」一位年僅6歲的小女孩指著一部老式磁石電話機正在不解地詢問。車志紅告訴北青報記者,「十一」期間,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人數非常多。博物館為此還舉辦了多場體驗互動活動,比如,辦公用電話展、鐵路電話展覽,親子體驗組裝電報機,了解數字電網的最初原理等活動。
打卡點:樹美術館
感受「快捷」時代下的獨立精神
以兔喻人,表現家庭溫情與期盼的繪畫作品《浪漫主義》、以解構大眾熟知的童話故事原型來反映社會現實的系列作品《「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今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通州區宋莊鎮樹美術館中看到,「第九屆繁星計劃——時代浪潮中的不快捷方式」展正在展出,68位青年藝術家帶來的200餘件作品,為大家講述在以「快捷」為本的時代浪潮中,青年藝術家如何以獨立精神意志,堅守自身的文化立場,展現新生代藝術家的力量。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雖然天氣降溫還伴隨毛毛細雨,但前來觀展的觀眾絡繹不絕。
「這次展覽非常有個性,而且展覽作品涉及繪畫、版畫、插畫、攝影、雕塑、裝置等類型,非常多元,策展也非常用心,可以感受到多位年輕藝術家的鮮明個性」一位前來參觀的劉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也從事攝影專業,非常喜歡這類型的展覽,能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
該展覽的策展人許昕介紹,本次展覽在策展過程中就收到來自全球的華人青年藝術家投稿500餘人,8000餘件作品。經過專業評審團6輪篩選後,最終48位藝術家,130件作品入選。並且,在樹美術館成立10周年,中韓建交30周年之際,展覽中首次設置了邀請板塊,聚集10名往期繁星藝術家與10名韓國青年藝術家共同展覽。68名藝術家的200餘件作品最終展出,「這些藝術家均為80後,還有未畢業的大學生。」許昕透露,此次展覽將持續到11月6日。
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十一期間,樹美術館中還特別策劃了互動環節「不直達的星星線索——繁星計劃沉浸式尋寶遊戲」,參觀者可通過仔細觀察展覽作品獲得線索,共計找到5條即為通關。通關後就可以獲得美術館送出的精美禮品。
除此之外,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在「十一」假期期間,經過兩年多提升改造的燃燈塔和周邊古建築群最近正式對市民免費開放,這也為市民了解大運河文化提供了好去處。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後的景區內,文物古蹟全面修繕,並植入了北運河非遺傳習所、狀元文化展等遊客沉浸式體驗項目。市民可以登錄微信小程序「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預約門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武文娟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謙
編輯/高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