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耐高溫性的改性玄武巖纖維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1:52:46 1
本發明涉及高新技術纖維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具有耐高溫性的改性玄武巖纖維。
背景技術:
早在50年代末,就有人提出以石代剛的想法,自70年代,玄武巖纖維的成功研發,使得這一想法得以實現。「連續玄武巖纖維」是採用類似玻璃纖維生產工藝技術,將玄武巖礦石在1500℃溫度下熔融後,通過鉑銠合金漏板快速拉制而成的一種幾萬米不斷頭的天然無機類新型高技術纖維。玄武巖纖維除了物化綜合性能非常優異外,其製品還具有可自然降解性、與環境相容性好等優點,符合國家的綠色環保要求,因此,玄武巖纖維及其製品具有巨大的市場應用前景。
目前生產玄武巖纖維的原料基本都是天然的,不經任何處理即可入爐熔化拉絲,這雖有助於減少原料成本和生產成本,但也帶來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諸如原料化學成分波動大、原料中摻雜雜質等,另外目前的玄武巖纖維雖然性能比其他纖維的綜合性能好,但是各項性能不突出,如耐溫性,雖然玄武巖纖維具有較好的適溫性能(-269℃~650℃),但隨著玄武巖纖維在工業領域的拓展,對玄武巖纖維的適溫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玄武巖原料是影響玄武巖纖維性能最根本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對玄武巖原料進行深入研究,以使玄武巖纖維的適溫性能更加優異。
技術實現要素:
為能較好的解決玄武巖纖維的耐高溫性能,本發明公布了一種具有耐高溫性的改性玄武巖纖維。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耐高溫性的改性玄武巖纖維,其特徵在於:改性玄武巖纖維原料是在對天然玄武巖礦石進行篩選、烘乾、粉碎的基礎上,添加石英砂、高嶺土、葉臘石和生石灰中的一種或多種製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改性玄武巖纖維原料,原料所使用的普通玄武巖礦石、石英砂、高嶺 土、葉臘石和生石灰的重量百分比組成如下:
進一步的,所述的改性玄武巖纖維原料,原料組成按重量百分比,普通玄武巖礦石佔比≥70%,石英砂佔比0~15%,高嶺土佔比0~15%,葉臘石佔比:0~20%,生石灰佔比0~10%。
與普通的玄武巖纖維相比,本發明公布的玄武巖纖維柔軟性能大幅度提高、耐溫性能提高了100~150℃,顯著增強了玄武巖纖維的對高溫的適應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在實際生產應用中的較好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特點和優點進行清楚、詳細的描述。
為方便技術人員理解,以下將玄武巖礦石記為a;石英砂記為b;高嶺土記為c;葉臘石記為d;生石灰記為e。
實施例1、採用73%a+12%b+15%c混合配製的改性玄武巖纖維原料重量百分比組成:
實施例2、採用70%a+10%b+20%c+10%d混合配製的改性玄武巖纖維原料重量百分比組成:
實施例3、採用70%a+10%b+8%c+10%d+2%e混合配製的改性玄武巖纖維原料重量百分比組成:
上述實施例採用在普通玄武巖礦石中加入其它組分(如石英砂、高嶺土、葉臘石和生石灰),通過不同組分的加入,改變了玄武巖原料中的不同氧化物含量(尤其是sio2和al2o3),從而達到改進玄武巖纖維對高溫的適應性。
本發明公布的耐高溫性的改性玄武巖纖維按以下步驟實現:
1、選擇合適的玄武巖礦石,通過篩選除去雜物(紙屑、塑料等);
2、對篩選後的玄武巖礦石進行烘乾處理,烘乾工藝為:100~120℃,16h以上;
3、將烘乾後玄武巖礦石進行粉碎處理,粉碎前先用加入一定量的玄武巖礦石清洗粉碎機;
4、將粉碎後玄武巖礦石與石英砂、高嶺土、葉臘石或生石灰中的一種或多種按一定比例混合;
5、將混合後原料加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化5~10h;
6、將攪拌均勻的原料加入玄武巖拉絲爐升溫至1350~1550℃下熔融,得到玄武巖融體;
7、將熔融後融體通過鉑銠合金漏板快速拉絲,製成耐高溫性的改性玄武巖纖維。
為了說明本發明公布一種汽車用改性玄武巖纖維生產技術已取得成功,將通過本發明公布的生產技術拉制的一種汽車用改性玄武巖纖維技術指標公布,通過實施例4來說明。
實施例4、一種汽車用改性玄武巖纖維技術指標。
與普通的玄武巖纖維相比,本發明公布的玄武巖纖維耐溫性能提高了100~150℃,顯著增強了玄武巖纖維的對高溫的適應性,顯著提高了玄武巖纖維的市場性價比和競爭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公布的較佳實施例,並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但本發明公布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上述公開的技術方案和構思所作出的其他改變, 都應涵蓋在本發明公布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具有耐高溫性的改性玄武巖纖維,該改性玄武巖纖維原料是在對天然玄武巖礦石進行篩選、烘乾、粉碎的基礎上,添加石英砂、高嶺土、葉臘石和生石灰中的一種或多種製成。與普通的玄武巖纖維相比,本發明的玄武巖纖維柔軟性能大幅度提高、耐溫性能提高了100~150℃,顯著增強了玄武巖纖維的對高溫的適應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加陽;孫鴻亮;吳慶祥;李鈿航;王會忠;胡顯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浙江石金玄武巖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6.01.08
技術公布日: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