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全程無尿點的十部電影(好於91國產片就這熊樣電影)
2023-07-06 04:47:43 3
大家好,我是戴著眼鏡拿著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這幾年的春節檔裡,有一位低調但是華麗的選手,一直默默的發著大財。
它就是「熊出沒」系列。
這個看似低幼的動畫系列,我想沒有人會不知道吧?
說它是國產主流動畫裡的隱形扛把子,應該也沒人有意見吧?
如果有意見,留言區告訴我扛把子備選是誰吧。
2012年1月,《熊出沒》系列動畫開始在電視臺播放。
它的主要故事,圍繞著三個角色展開。
熊大、熊二兩隻狗熊,外加一個長得很像趙本山老師的光頭強。
這三個角色,開創了一個動輒破百億播放量的國民動畫時代。
這麼大的播放量,不出劇場版,太可惜了。
於是2014年,《熊出沒》的第一部劇場版《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登場。
在這部劇場版上映前,很多人並不看好它。
雖然《熊出沒》有名,但動畫劇集在豆瓣剛過及格線。
而且和它體量差不多的國產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人家09年就出劇場版了。
逆風之下,《熊出沒之奪寶熊兵》選擇了一條「故事不再低齡化」的路子。
第一部劇場版,就講了一個「富商親兒子綁架富商養女奪遺產」的虐心故事。
這部蹭了《奪寶奇兵》名字的劇場版,上映首周就破了內地動畫的票房記錄。
在它之前,很多國產動畫基本受眾年齡是3歲,家長進了影院,全程玩手機。
這一次,成人總算可以抬頭,和孩子一起走進故事了。
《熊出沒之奪寶熊兵》這招「全年齡段制霸」,孩子說好看,大人也覺得還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故事成人化,本質上就是劇情也合理化了,有了更跌宕的起承轉合。
甚至有人覺得比《大聖歸來》還好看
這種創作路數下,《熊出沒》系列劇場版直接戰翻了《喜羊羊與灰太狼》。
2016年,《熊出沒之熊心歸來》上映,單日票房就輕鬆趕超《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2017年,《熊出沒之奇幻空間》票房邁向5億人民幣。
一年後,《熊出沒之變形記》再破國產動畫首映票房紀錄。
2019年春節檔,熊出沒系列的第六部《熊出沒之原始時代》,緊咬《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成為了當時國產動畫票房榜的第二名。
還真是差點超越《大聖歸來》。
當然,這一切都被那年夏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顛覆了。
哪吒:不服?
2020年的春節檔,熊出沒又來了,這次出戰的是《熊出沒之狂野大陸》。
突然席捲全球的疫情,讓這部可能再創奇蹟的劇場版沉寂了。
和那年所有的賀歲片一樣,它靜靜等待著再臨大銀幕。
2021年,春節檔總算是重啟了。
我也終於看到了《熊出沒之狂野大陸》。
客觀的說,我想推薦它。
理由很簡單:它依舊全年齡段皆可,質量也不拉跨。
我先給還沒看這動畫的小夥伴們聊聊故事。
這次,光頭強和熊大、熊二,來到了一個叫「狂野大陸」的地方。
狂野大陸算是一個主題公園,裡面的人只要繳費,就可以通過一種設備變成動物。
變成動物後,你可以釋放天性在原野上奔跑,也可以化身為老鷹,翱翔於天際。
狂野大陸還會定期舉辦大獎賽,獎金100萬。
光頭強等人來此的目的,就是爭奪那100萬。
大獎賽的賽制,是現場組團,比賽的項目都很簡單,就是大家在各種比賽地圖裡奪寶。
光頭強在狂野大陸裡,化身為一頭獅子,和他一起組團的另一個選手是個科學家,化身為某種貓科動物(抱歉我實在看不出來,知道的請留言區告訴我,謝謝了)。
隊伍裡的第三位成員,是調皮的熊二(別問熊大去哪了,熊大在打野)。
他們仨層層過關,終於來到了決賽。
最後的決賽,狂野大陸官方給選手們試用了新的裝備,它可以讓選手擁有各種動物的混合特徵。
這樣一來,什麼鷹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都可以集於一身了。
決賽的對決方式,是幾隊人馬搶代表不同分數的球。
像不像《哈利·波特》裡的魁地奇比賽?
決賽時,因為這個混合變身太給力了,選手們都十分激動。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混合變身還處於試驗階段,它會讓人類真的變成野獸。
狂野大陸的人工智慧AI隱瞞了這一消息,它有著讓人類全部回歸狂野的陰謀。
這裡的劇情,又有點《2001太空漫遊》的感覺了。
後面的故事,大家基本也能猜到,光頭強和小夥伴們,將與這個AI展開大戰。
動畫裡還提及了一個細節:
很多人來到狂野大陸,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
他們在這裡像動物一樣撒歡,解放自己身上作為人類的束縛。
說白了,成年人來這兒都是為了解壓。
動畫裡狂野大陸這個概念的設計初衷,卻並非如此。
開發者為了給殘疾的女兒打造一個飛翔夢,才動了研究人類和動物結合的念頭。
但這個科學成果,卻被合伙人拿走,變成了賺錢的工具。
當純潔的夢想染上銅臭,它的結局必然是失敗的。
這種寓意,大人看懂很容易,孩子就不一定能理解。
在電影院時,我身邊坐著一個小朋友,我一直偷偷看他,總覺得他不會看懂故事背後的深意。
動畫的後半段,他確實有點無聊,咔嚓咔嚓吃起爆米花。
《熊出沒之狂野大陸》這次可能在立意上走的有些遠了。
比如那個獎金100萬的大獎賽,一開始就帶有隱藏的雙關性。
本來人們到狂野大陸是想做動物解壓,100萬卻讓他們又恢復了貪財的人性,重新背負起壓力和欲望的枷鎖。
也正是人類這些表裡不一的表現,讓狂野大陸的AI產生了要「改進人類」的念頭。
這些元素,小朋友們可看不懂。
不過《熊出沒之狂野大陸》的視覺效果,絕對會讓孩子們大呼「哇呀」。
3D特效、雲霧山川、光影氤氳,都讓人稱讚。
在冒險環節上,片方進行了一部分的劇情強度調整,估計也是為了中和立意太深刻的天平。
這種中和,主要表現在角色闖關打怪的一路暢通,有點爽文的既視感。
這一路冒險下來,緊張感對孩子來說足夠了,對大人來說就顯得平淡。
尤其是最後的正邪大對決。
我在影院裡的體會,基本是孩子們都攥起了小手,大人們卻開始走神了。
看來這個全年齡段的平衡木,還真是不好走。
動畫裡一些配角倒是比主角更有立體感,大概主角服務孩子,配角服務大人
《熊出沒之狂野大陸》,是該系列的第七部劇場版。
這個系列劇場版的方法論,已經被市場證明是有效的,所以片方也一以貫之。
可要想讓它成為真正可以稱得上「經典」的系列動畫,《熊出沒》光有方法論,顯然還不夠。
我特意查了一下,目前《熊出沒》系列劇場版,豆瓣評分其實都不算驚豔,一般都是6分上下。
但我注意到,2013年在央視播出的賀歲大動畫《熊出沒之過年》異軍突起。
好傢夥,直接8.2分。
這個大動畫我以前和大家聊過,但估計你們都忘了,我再簡單說說。
或許因為這部動畫並不上院線,沒有用「劇場版方法論」,所以劇情和TV版動畫銜接的很緊密。
前半部分是光頭強為了回家過年,要去砍樹,熊大、熊二和森林裡的動物們對他進行阻撓。
後半部分則開始了公路片模式,動物們看光頭強可憐,決定送他回老家。
如果你看過這部大動畫,會發現這裡面三位主角的性格塑造,比劇場版要夯實。
尤其是光頭強。
他一開始就因為父母催他回家過年的電話,表現了一把出門外在的辛酸。
「我在外面都挺好的」
然後又因為沒錢買回去的火車票,光頭強將電話打給了老闆。
老闆欠了他好多工錢,結果要帳時,又讓光頭強再砍20棵樹給他,再來結錢。
真·卑微的打工人了。
本著回家過年的迫切之心,光頭強挺身犯險,知法犯法。
當然在熊大等動物們的搗亂下,他最終並未成功砍樹。
可也因此,光頭強沒辦法回家了。
作為歡喜冤家的熊大等小動物,看不過去,決定幫光頭強回家。
這一路上,先是光頭強以為熊大它們要害他;
然後又是開車時違反交通規則,被交警追;
接下來熊大、熊二被壞人捉走,光頭強又去救他倆……
劇情環環相扣,驚險一波接一波。
追火車的戲,甚至有種《007》的趕腳。
動畫的結尾,一人倆熊坐在火車貨倉裡看煙花。
《熊出沒》TV版裡的很多場景一一閃過。
一瞬間,我居然有一種「雖然平時打打鬧鬧,但最終自然和人類實現了大和諧」的聖潔感。
這部動畫能拿到8.2分,我想,多半是因為它延續了《熊出沒》自身的價值觀。
它沒有後來劇場版為了擴大市場而增加各種元素搞平衡,單純只在「一起回家過年」的故事核心上發力。
簡單 直接 純粹,或許就等於真誠吧。
當然,咱也不能說《熊出沒》的劇場版不真誠。
這就像是算法打造的面面俱到,與手工捏制的渾然天成之間的區別吧。
希望明年,能看到《熊出沒》更走心一點的故事。
讓這個國產動畫的傳奇,能飛越下一座山峰。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這麼多。
春節假期我幾乎沒有休息,如果你想鼓勵鼓勵我,就點點在看讓我知道吧。
咱們明天見,拜了個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