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初期會自然懷孕嗎(而是子宮內膜癌)
2023-08-03 21:18:35 3
「我竟然不是懷孕,而是子宮內膜癌?」
事情是這樣的,26歲的鄭女士備孕已久,但最近總是感到疲乏無力,而且月經也遲遲不來。在無意中和丈夫抱怨了一句以後,丈夫趕緊讓鄭女士去醫院做個檢查,懷疑是備孕成功,已經懷上了新生命。
誰知,鄭女士和丈夫懷著期待忐忑的心情,在醫院等來的檢查結果,竟然不是想像中的已懷孕,而是子宮內膜癌。
鄭女士被突如其來的噩耗驚住,急忙向醫生詢問自己的致病原因:「醫生,我明明還這麼年輕,最近月經推遲我還以為是懷孕了,怎麼會是得了子宮內膜癌呢?」
醫生向鄭女士解釋道,「你這是不孕症誘發的子宮內膜癌,月經推遲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導致的月經紊亂。」
鄭女士瞬間崩潰,如果說沒有懷孕她還只是感到失落,以後還有機會。那麼得了子宮內膜癌並且還患有不孕症,對她來說就是晴天霹靂。她不禁向醫生問道:「到底是為什麼,我不僅不孕不育?還誘發了子宮內膜癌?」
不孕不育會誘發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作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本來多發於絕經期或者是絕經後的女性,因此很多年輕女性都以為這種癌症和自己沒有關係。但是醫生提醒道: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發病群體逐漸年輕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孕不育。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生殖內分泌失調所導致的疾病,主要的致病原因就是雌激素過度刺激女性子宮內膜。
那麼不孕不育是如何誘發子宮內膜癌的呢?這裡就涉及到卵巢的功能。除了生殖功能以外,女性卵巢還具有內分泌的功能,它主要可以分泌出三種激素,分別是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就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有關。
雌激素的作用是促進子宮內膜增生,通俗點說就是變厚,孕激素則起到使變厚的子宮內膜脫落的作用。所以,體內長期不排卵或少排卵的不孕不育患者,由於孕激素的缺乏,子宮內膜長期受到刺激,處於增生狀態,從而誘發子宮內膜癌。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當中,有15%-20%都曾患有不孕不育。可見,作為誘發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不孕不育,女性朋友們應該予以警惕。此外,誘發子宮內膜癌的因素可不僅僅只有不孕不育這一種。
還有哪些因素會誘發子宮內膜癌?被稱為第二大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並且佔全部婦科惡性腫瘤的20%-30%的子宮內膜癌,當然不會只有不孕不育這一個致病原因。除此以外,過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晚絕經、內分泌失調等因素,都有可能誘發子宮內膜癌。
首先來講一講過度肥胖,它是誘發子宮內膜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女性朋友們的體重,超過標準體重9.5~22.7公斤,患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會比正常女性高三倍。如果超過標準體重22.7公斤,那麼這個風險就會是正常女性的十倍。
而過度肥胖之所以會導致子宮內膜癌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身體過厚的脂肪,會幫助身體儲存過量的雌激素,從而增強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刺激作用。此外,過度肥胖還會導致血液中的雄烯二酮含量增加並轉化為雌酮,這種具有活性的、游離性質的雌酮,可能會成為致癌因子,誘發子宮內膜癌。
不僅如此,肥胖還有可能導致女性出現代謝症候群,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些疾病都是由於腦垂體功能失調以及代謝功能紊亂導致的。這些疾病導致的後果,就是女性垂體的促性腺功能發生異常,卵巢開始不排卵或少排卵,無法分泌孕激素來阻止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刺激。
另外,據相關數據顯示,高血壓患者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的1.5倍左右,而糖尿病患者以及糖耐量不正常者,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是普通正常人的2.8倍。不僅如此,子宮內膜癌患者當中,有4.3%的患者都有糖尿病問題。
因此,如果女性過度肥胖,同時還被檢查出糖尿病和高血壓,那麼就要警惕起來,這三點被並稱為子宮內膜癌的三聯徵。
再來說一說晚絕經,有這種情況的女性是子宮內膜癌的高發人群之一。晚絕經的女性患者,患上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人四倍,有數據顯示,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絕經期,平均會比正常女性晚六年左右。
絕經後,子宮內膜雖然不會再增生,也不會再出現周期性脫落的情況,但是萎縮後的腺體卻仍然存在於女性的子宮內,一旦發生惡性病變,就會導致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
最後是生殖內分泌失調性疾病,也有可能會誘發子宮內膜癌,比如多囊卵巢症候群、無排卵性月經異常等。拿前者來舉個例子,40歲以下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當中,有大約19%至25%的患者都患有多囊卵巢症候群。
而多囊卵巢症候群之所以會導致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是因為患有該疾病的女性,卵巢濾泡時間持續過長,遲遲無法成熟被排出卵巢之外,所以使得孕激素無法分泌出來抑制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產生的刺激,從而導致子宮內膜長期處於增生狀態。
此外,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體內的雄激素水平較高,約比正常女性高3-4倍,這些雄激素在轉化為雌酮以後,同樣會對子宮內膜產生刺激,導致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癌的誘發因素眾多,如果不能及時發現的話,癌細胞會逐漸蔓延到子宮、輸卵管、盆腔等身體其他部位,對女性健康威脅極大。幸運的是,子宮內膜癌發病後,90%以上的人都會有明顯症狀,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子宮內膜癌會表現出哪些症狀?子宮內膜癌雖然可怕,但女性如果患上也不用過於焦慮。因為子宮內膜癌不僅整體的發展趨勢較為緩慢,而且身體會及時向你發出示警。因此,如果女性患者出現以下幾種症狀,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其一是陰道異常出血,9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都會出現這種症狀。陰道異常出血又可以分為月經紊亂和絕經後陰道出血,月經紊亂會表現出經期不規律、月經淋漓不盡和陰道大量出血的現象,絕經後陰道出血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女性絕經後很長一段時間,下體再次出現血跡,一般量不會太多。
其二是陰道異常排液,這同樣也是子宮內膜癌會表現出的典型症狀。一般來說,患者早期只會出現少量漿液性或血性白帶,但等到癌症後期,甚至會導致局部出現感染或壞死,排出惡臭的膿血樣液體。
其三是下腹疼痛,這是子宮內膜癌的伴隨症狀,是由癌症病灶引發的出血或感染,刺激子宮收縮導致的,一般會表現為陣痛性疼痛。此外,癌症晚期時癌細胞浸潤子宮全層,也會壓迫到神經,導致疼痛出現。
只要女性出現這些症狀後及時去醫院,就可以減少子宮內膜癌所帶來的危害,並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但有些人可能又要問了,難道子宮內膜癌不能提前進行預防嗎?只能等到症狀出現或體檢發現子宮內膜癌後去醫院治療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下面就來教大家如何採取預防措施。
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較高,如果可以採取預防措施,從源頭上降低發病率,當然會成為更多女性的選擇,那麼到底可以採取哪些措施預防子宮內膜癌呢?
不要濫用雌激素藥物,是預防子宮內膜癌的關鍵措施。畢竟雌激素分泌過多,對子宮內膜的刺激較大,會增加女性患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如果女性因為疾病原因,需要服用含雌激素的藥物,那麼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此外,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也是預防子宮內膜癌的合理措施之一。尤其是家族當中曾出現過子宮內膜癌病史的女性,更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因為該疾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這類女性是子宮內膜癌的高發人群。
最後,應該合理飲食並適量運動,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子宮內膜癌的作用。比如平常多吃冬瓜、西紅柿、黃瓜等新鮮的瓜果蔬菜,不僅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脂肪含量也較低,對於想要控制體重的人群很是友好。
同時搭配上慢跑、快走、爬山等有氧運動,就能起到減肥的作用。
子宮內膜癌雖然屬於癌症,但並非不可治癒,如果女性患者能夠及時發現並就醫治療,那麼治癒的成功率就會比較高。否則拖延到子宮內膜癌晚期,治癒的可能性就會非常低了。
此外,子宮內膜癌患者治癒以後,也不應該放鬆警惕,因為該疾病是具有復發可能性的。所以子宮內膜癌的預防措施,一定要堅持使用,這樣以後才能擁有更健康、更高質量的生活。
參考資料:
[1]顧永蘭.更年期和絕經期女性應重視子宮內膜癌[J].家庭醫學(下半月),2022(04)
[2]李冬冬,荊秀娟,劉濤,徐曉峰,周懷君.肥胖對子宮內膜癌患者生存預後的影響[J].現代婦產科進展,2022,3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