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款車專用方便爐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4:17:36 1
專利名稱:押款車專用方便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方便爐,尤其是指一種使用固體燃料的押款車專用方便爐。
背景技術:
使用固體燃料的方便爐被廣泛應用於餐飲業和機動場合,但這種方便爐不適宜在銀行押款列車或汽車上使用,因為押款車對明火的管制較嚴,否則會因車廂顛簸弄翻爐壁,或因剎車、啟動使爐壁滑動,還可能因明火外溢引起火災。在押運途中,押運員有時會連續幾天喝不上開水,基本上只能食用方便食品,這樣,直接影響了押運員的身體健康,因此,需要一種適宜押款車使用的方便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擺放牢固、用火安全和使用方便的押款車專用方便爐。
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押款車專用方便爐,由爐壁1、底座2、固定盤3、支撐架4、燃料盆5和鍋體所構成。爐壁1為上寬、下窄的圓臺形,支撐架4、固定盤3和底座2分上、中、下三層固定在爐壁1的底部,爐壁1側壁上設有長條形通氣口並位於支撐架4與固定盤3之間的位置處,所述的燃料盆5上設有把手,該燃料盆從通氣口插入爐壁並沉入固定盤後放置在底座2上,所述的鍋體從爐壁1的上部放入爐壁並坐落於支撐架4上。
底座2的底面固定有磁性材料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本實用新型分為底座、固定盤、支撐架三層設置,而且在底座的底面安裝有可與車廂金屬底板相吸附的磁性材料,在爐壁上開設有與燃料盆尺寸對應的通風口,可使鍋體、方便爐和車廂底板固定為一體,有效防止明火外溢和爐體、鍋體的傾倒,適宜作為押款車專用方便爐。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仰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燃料盆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固定盤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一種押款車專用方便爐,由爐壁1、底座2、固定盤3、支撐架4、燃料盆5和鍋體所構成。爐壁1為上寬、下窄的圓臺形,並由加厚不鏽鋼材料製作。支撐架4為一圓環,並通過鋼條與爐壁焊接在一起。固定盤3為一塊條形鋼板,它與爐壁1相焊接並位於支撐架4的下部,其中間位置開設有與燃料盆5對應的圓孔。底座2由兩條鋼片焊接成十字形,鋼片的端部與爐壁1焊接,並位於固定盤的下部。爐壁1的側壁上開設有長條形通氣口,並位於支撐架4與固定盤3之間的位置處。燃料盆5上設有把手,該燃料盆從通氣口插入爐壁並沉入固定盤後放置在底座2上。鍋體從爐壁1的上部放入爐壁並坐落於支撐架4上,爐壁1內表面的上沿固定有三個限位爪7,用以從上部定位,防止鍋體晃動。
如圖1所示,底座2的底面對稱固定有四塊吸鐵石構成的磁性材料6,用以將方便爐與車廂的金屬底板相固定,防止因車廂晃動傾倒方便爐或鍋體。
如圖1、圖2所示,在爐壁1外表面的上沿對稱安裝有一對提手8,用以搬動爐體。
在列車或貨車內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先從方便爐的通風口內取出燃料盤5,然後放入固體燃料並點燃,再將燃料盤放回爐壁1的固定盤3內,並支撐於底座2上,把鍋體從爐壁的上部放入爐壁並座穩於支撐架4上。由此,可使鍋體、方便爐和車廂底板固定為一體,有效防止明火外溢和爐體、鍋體的傾倒。
權利要求1.一種押款車專用方便爐,其特徵在於由爐壁(1)、底座(2)、固定盤(3)、支撐架(4)、燃料盆(5)和鍋體所構成,所述的爐壁(1)為上寬、下窄的圓臺形,支撐架(4)、固定盤(3)和底座(2)分上、中、下三層固定在爐壁(1)的底部,爐壁(1)側壁上設有長條形通氣口並位於支撐架(4)與固定盤(3)之間的位置處,所述的燃料盆(5)上設有把手,該燃料盆從通氣口插入爐壁並沉入固定盤後放置在底座(2)上,所述的鍋體從爐壁(1)的上部放入爐壁並坐落於支撐架(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押款車專用方便爐,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2)的底面固定有磁性材料(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押款車專用方便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爐壁(1)內表面的上沿固定有限位爪(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押款車專用方便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爐壁(1)外表面的上沿安裝有提手(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押款車專用方便爐,由爐壁、底座、固定盤、支撐架、燃料盆和鍋體所構成,爐壁為上寬、下窄的圓臺形,支撐架、固定盤和底座分上、中、下三層固定在爐壁的底部,爐壁側壁上設有長條形通氣口,該燃料盆從通氣口插入爐壁並沉入固定盤後放置在底座上,鍋體從爐壁的上部放入爐壁並坐落於支撐架上,在底座的底面安裝有可與車廂金屬底板相吸附的磁性材料,可使鍋體、方便爐和車廂底板固定為一體,有效防止明火外溢和爐體、鍋體的傾倒,適宜作為押款車專用方便爐。
文檔編號B60N3/00GK2690214SQ20032010202
公開日2005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31日
發明者王超 申請人: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