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6:47:51 1
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包括:進風口、噴淋泵、噴淋管、冷卻盤管、風機、維修通道;冷卻塔內兩側分別設置有進風口、噴淋管、冷卻盤管,其中進風口下方設置有噴淋管,噴淋管下方設置有冷卻盤管,兩側進風口之間設置有風機,進風口、噴淋管、冷卻盤管、風機構成氣流通道;冷卻塔內底部設置有維修通道,維修通道兩側分別設置有噴淋泵,噴淋泵與噴淋管相連;本實用新型換熱效率高、可同時對不同介質進行冷卻、佔地面積小、檢修無需停產,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閉式冷卻塔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冷卻塔為單進風結構,在實際安裝、使用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點:(I)需要安裝多個風機進行抽風;(2)只能單臺冷卻,不能針對冷卻介質的不同進行同時冷卻;(3)不能針對流量小、溫度高的介質進行冷卻;(4)噴淋泵多安裝在殼體側面,這樣在組合安裝時,受噴淋泵的影響,不能排列組裝,佔地面積大;(5)單進風冷卻塔只安裝單臺冷卻器,這樣在出現故障時,只能停止作業,影響工業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缺陷,提供了一種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包括:進風口、噴淋泵、噴淋管、冷卻盤管、風機、維修通道;冷卻塔內兩側分別設置有進風口、噴淋管、冷卻盤管,其中進風口下方設置有噴淋管,噴淋管下方設置有冷卻盤管,兩側進風口之間設置有風機,進風口、噴淋管、冷卻盤管、風機構成氣流通道;冷卻塔內底部設置有維修通道,維修通道兩側分別設置有噴淋泵,噴淋泵與噴淋管相連。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I)兩側進風口之間設置有風機,只需要一颱風機就可以同時為兩側抽風。
[0008]2)採用雙進風式冷卻,可以對不同介質同時進行冷卻。
[0009]3)進風與噴淋水同向,提高換熱效率,可以對流量小、溫度高的介質進行冷卻。
[0010]4)噴淋泵安裝在冷卻塔內維修通道兩側,減少佔地面積。
[0011]5)採用雙進風式冷卻,當其中一臺冷卻器出現故障時,無需停業生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的冷卻盤管工作示意圖。
[0014]圖中,1-進風口、2-噴淋泵、3-噴淋管、4-冷卻盤管、5-風機、6_維修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包括:進風口 1、噴淋泵2、噴淋管3、冷卻盤管4、風機5、維修通道6 ;冷卻塔內兩側分別設置有進風口 1、噴淋管
3、冷卻盤管4,其中進風口 I下方設置有噴淋管3,噴淋管3下方設置有冷卻盤管4,兩側進風口 I之間設置有風機5,進風口 1、噴淋管3、冷卻盤管4、風機5構成氣流通道;冷卻塔內底部設置有維修通道6,維修通道6兩側分別設置有噴淋泵2,減少佔地面積,噴淋泵2與噴淋管3相連。
[0016]採用雙進風式冷卻,可以對相同或者不同的介質同時進行冷卻,進風口 I進入的風與噴淋管3噴出的噴淋水以流暢、平行和向下的路徑流過冷卻盤管4表面,使噴淋水在冷卻盤管4表面形成一層水膜,提高了熱交換效率,同時防止甘露點形成,風從兩側進風口 I之間的風機5排出,只需要一颱風機5就可以同時為兩側抽風;採用雙進風式冷卻,當其中一臺冷卻器出現故障時,無需停業生產。
[0017]該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換熱效率高、可同時對不同介質進行冷卻、佔地面積小、檢修無需停產,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0018]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雙進風閉式複合流冷卻塔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進風口、噴淋泵、噴淋管、冷卻盤管、風機、維修通道;冷卻塔內兩側分別設置有進風口、噴淋管、冷卻盤管,其中進風口下方設置有噴淋管,噴淋管下方設置有冷卻盤管,兩側進風口之間設置有風機,進風口、噴淋管、冷卻盤管、風機構成氣流通道;冷卻塔內底部設置有維修通道,維修通道兩側分別設置有噴淋泵,噴淋泵與噴淋管相連。
【文檔編號】F28C1/14GK203672186SQ201320849532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成良高 申請人:無錫方舟流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