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月寶寶錯過哄睡時機怎麼辦(哄也哄了罵也罵了)
2023-07-24 13:53:23
寶寶睡覺的問題,是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非常容易出現異常情況的問題。
涵涵就是一個不讓家長省心的孩子,涵涵媽媽對於涵涵的睡眠狀態感到很煩惱,因為涵涵每次睡覺的時候都很「不乖」,不聽媽媽的話,媽媽讓涵涵睡覺,涵涵就是不好好睡。
有時候,媽媽哄涵涵睡覺要哄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可把涵涵媽媽累壞了。
其實,在生活中像涵涵這樣的情況很常見,寶媽們也為孩子睡覺的事情操碎了心,但成效總是不樂觀。
那麼,如何才能夠讓孩子好好地睡覺呢?每個家長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但是很多方式可能看似有效,其實對於孩子非常不好。
家長自身的受教經歷以及家長對於家教、育兒的理解不同等,會直接影響到家長的實施的方案,所以家長對孩子睡眠問題的應對辦法也是不同的。
但是,其中有些方式是非常不正確的,家長要注意避開。
◆使用不正確的方式哄睡
寶寶不睡覺,家長哄孩子睡覺,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當然,哄睡這種情況一般只發生在寶寶年齡很小的時候,寶寶的年齡越大,也就越不需要哄睡。
而在哄小寶寶睡覺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哄睡的方式。
①劇烈的晃動:很多家長喜歡晃著孩子睡覺,確實,輕微的晃動能夠增加寶寶的睡眠速度。
但是,有些家長卻因為孩子久久不睡而劇烈晃動,這是不對的,在哄孩子的時候,不能進行劇烈晃動,這會對寶寶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②長時間哄睡: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實並不是每次睡覺都需要哄睡的,孩子完全可以逐漸地養成自己睡覺的習慣,如果家長一直習慣性地給孩子哄睡,那麼孩子很可能也會形成不哄睡就不睡覺的習慣。
③只哄睡,卻不顧及環境因素:有些家長一直哄孩子,孩子就是不睡覺,其實不是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的睡眠環境不好,比如有噪音、光線太強等等。其實不是孩子不想睡,是孩子真的不想睡。
◆用不柔和的語氣命令孩子睡覺
命令式的語氣和行為,會讓孩子產生極大的失落感,孩子是一種被家長壓制的狀態,無法得到良好的安全感,同時內心也充滿了不甘。
在沒有積極因素的影響下,孩子是很難入睡的,並且就算是入睡,也可能長時間停留在淺睡階段。
◆孩子不睡覺就斥罵孩子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長期不睡覺,就斥罵孩子。這種行為是非常不正確的,孩子在被家長斥罵之後,本身將會產生極大的恐懼心理,就更加無法入睡了,甚至還會產生更嚴重的哭鬧行為。
所以,家長在讓孩子睡覺的時候,絕對不可以罵孩子的,這樣根本起不到任何積極的作用。
下面分享幾種助眠方法,家長可以給孩子嘗試一下,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使用。
幫助孩子建立睡前儀式。
睡前儀式對於孩子的引導性是很強的,能夠讓孩子的身體不自覺地進入準備睡覺的狀態,是很好的助眠方式。
什麼是睡眠儀式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孩子睡前的一些習慣性行為,比如睡前講故事,孩子以後在睡前聽到講故事,身體就會被動地逐漸進入準備睡眠狀態。
當然,睡前儀式不僅僅是講故事,還可以是泡腳等多種柔性行為。
白天注意消耗孩子的精力,但在睡前不可劇烈運動。
孩子的精力都是非常旺盛的,所以家長可以在白天多消耗一下孩子的精力,孩子累了,自然就容易入睡了。
另外注意一點,在寶寶臨睡前的一段時間,最好不要讓寶寶劇烈地活動,因為這會導致寶寶神經興奮,從而難以入睡。
陪伴孩子入睡,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在寶寶比較小的時候,家長還需要注意在睡前陪伴孩子。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都是比較缺乏安全感的,如果安全感不足,孩子就不容易入睡。
所以家長在孩子準備睡覺的時候,最好待在孩子的身邊,讓孩子充滿安全感地入睡,這樣孩子的睡眠速度更快,睡眠質量也會更好一些。
撫觸孩子,讓孩子的身心都更加放鬆。
撫觸行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相當於「按摩」,但是其作用比按摩更加強大。睡前撫觸孩子,能夠讓孩子的皮膚接受到柔性刺激,增加孩子的體表循環效率,促進孩子的心緒穩定,從而使孩子的身心都進入一種比較平靜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的體感是非常舒適的,所以就更容易入睡了。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讓孩子舒服地入睡
孩子的睡眠是需要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的,所以家長應該注意到孩子睡眠時的光線、聲音環境,並且將空氣的溫溼度和新鮮度保持在最佳狀態。
而寶寶的床上用品,儘量選擇親膚、透氣的優質產品,從而讓寶寶獲得最佳的體感,孩子越舒服,就越容易入睡了。
另外,在孩子入睡之後,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別破壞了孩子的睡眠環境,比如家長四處走動等行為,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寫在最後孩子睡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入睡,並且維護好孩子的睡眠質量,這樣孩子才能夠健康快樂的發育和成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