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結合式插座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22:34:31 3
專利名稱:自動結合式插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電力配件,尤其是涉及到一種在室內固定的電源和施工工地及其它工作場所需要移動的地拖插座或排插座。
二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所應用的普通插座在插頭插入的過程中還沒有完全吻合的情況下即已通電,導致其此時的接觸不良,往往容易造成一些大功率電器被燒壞,給人們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為市場提供一種簡便安全的自動結合式插座。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方案是它由盒體、插孔和金屬彈簧片等組成,在盒體的面板上設有插孔,對應插孔的兩側壁上設有支承座,下部設有長方形絕緣板塊,兩側金屬彈簧片中部鉸接於支承座上,其末端觸點與斜向絕緣撐杆活動連接,頂端觸點呈凹圓弧形靠近觸點,斜撐杆的另一端分別與絕緣板塊的兩端活動連接,同時在絕緣板塊與盒體底板之間設有壓簧,在底板兩側設有固定金屬觸片的電源正負極接線柱。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僅結構簡單、製作方便,而且使插頭在完全插入插座後才使電路導通,從而有效防止了因插頭在插入過程中因磨擦發生冒火發熱影響使用壽命,同時對大功率的使用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盒體,為插孔,3為金屬彈簧片,4為支承座,5為金屬觸片,6為接線柱,7 為絕緣板塊,8為觸點,9為撐杆,10為壓簧。
五、具體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在普通插座的盒體1的正負電源插孔2的的兩側分別設有支承座4, 下部設有長度略寬於插孔2間距的絕緣板塊7,兩根金屬彈簧片3中部鉸接於支承座4上以其為支點,末端觸點8與斜向絕緣撐杆9活動連接,頂端觸點呈凹弧形以便與各種插頭吻合,斜撐杆9的另一端分別與長方形絕緣板塊7的兩端活動連接,同時在絕緣板塊7與盒體 1底板之間設有壓簧10,在底板兩側設有固定金屬觸片5的電源正負極接線柱6。實施本實用新型時,當插座處於未插入插頭狀態,設置於盒體1內的長方形絕緣板塊7在設置於其與底板之間的壓簧10的作用下上升,使金屬彈簧片3的末端觸點與設置於底板上的正負接線柱6上安裝的金屬觸片5斷開,金屬彈簧片3以支承座4為支點,其頂端觸點向兩側張開離開插孔2。當需要接通電源時,將插頭的插柱自插孔2向內插入,只有當插柱抵住絕緣板塊 7並下壓到位時,兩側斜向支撐杆9將金屬彈簧片3末端的觸點張開使其與正負極接線柱上的金屬觸片5緊密接觸,同時兩根金屬彈簧片3以支承座4為支點轉動,使頂端的觸點向插頭上的插柱靠攏而緊密接觸,導通整個電路。使用完畢只需拔下插頭,插座內的金屬彈簧片 3將在壓簧10的作用下復位與電源正負極斷開,使插座處於無電狀態,使用既安全又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結合式插座,它包括盒體(1)、插孔(2)和金屬彈簧片(3),其特徵在於在盒體(1)的面板上設有插孔O),對應插孔O)的兩側壁上設有支承座G),下部設有長方形絕緣板塊(7),兩側金屬彈簧片(3)中部鉸接於支承座(4)上,其末端觸點(8)與斜向絕緣撐杆(9)活動連接,頂端觸點靠近插孔0),斜撐杆(9)的另一端分別與絕緣板塊(7)的兩端活動連接,同時在絕緣板塊(7)與盒體(1)底板之間設有壓簧(10),在底板兩側設有固定金屬觸片(5)的電源正負極接線柱(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結合式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彈簧片(3)的頂端觸點呈凹圓弧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結合式插座,它解決了現有普通插座插頭插入時短暫接觸不良而造成燒壞大功能電器以及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其特徵在於在盒體(1)的面板上設有插孔(2),對應插孔(2)的兩側壁上設有支承座(4),下部設有長方形絕緣板塊(7),兩端連有斜向絕緣撐杆(9),與安裝於支承座(4)上的金屬彈簧片(3)的末端觸點(8)活動連接,同時在絕緣板塊(7)與盒體(1)底板之間設有壓簧(10),在底板兩側設有固定金屬觸片(5)的電源正負極接線柱(6)。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全等優點,是現有普通室內插座、施工以及其它需要移動的地拖插座和排插座的理想替代產品。
文檔編號H01R13/10GK202019118SQ201120089898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
發明者何佳洋 申請人:何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