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門吸功能的門鉸鏈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4:00: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鉸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能夠節省門吸的門鉸鏈。
背景技術:
合頁又名合葉,正式名稱為鉸鏈。常組成兩折式,是連接物體兩個部分並能使之活動的部件,通常用在門扇、窗扇等結構上。門鉸鏈賦予了門扇自由開關的能力,但是在很多使用場合,風的對流會對門扇產生力矩,導致門被很快關閉,發出巨大的噪音。為了避免門扇在需要開啟的狀態下被自動關閉並產生噪音,通常設置門吸。其原理是通過磁力裝置使門扇被吸在全開位置。但是這樣要在門扇和牆體上安裝突出結構,安裝不便。而且門吸因為經常受到碰撞,容易損壞。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門鉸鏈結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節省門吸的門鉸鏈。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具有門吸功能的門鉸鏈,包括門框合頁、門扇合頁和銷軸,門框合頁包括軸向中空的第一軸筒和固定於第一軸筒外的第一片部,門扇合頁包括軸向中空的第二軸筒和固定於第二軸筒外的第二片部,銷軸同時穿過第一軸筒和第二軸筒的中空部分;第一軸筒的上部具有旋轉對稱的頂紋緣,頂紋緣為周期性起伏變化的結構,第二軸筒的下部具有匹配頂紋緣結構的底紋緣,所述頂紋緣的旋轉角為90°/N,N為正整數。
具體的,所述頂紋緣呈周期性起伏變化的鋸齒形結構。
具體的,所述頂紋緣呈周期性起伏變化的波浪形結構。
具體的,所述第二軸的上口套有上裝飾帽。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軸筒的上口套有上裝飾帽。
進一步的,所述銷軸和上裝飾帽由一個銷釘取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軸筒的下口套有下裝飾帽。
具體的,所述第一片部上設有若干用來與門框邊緣固定的門框固定孔,所述第二片部上設有若干用來與門扇邊緣固定的門扇固定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門吸功能的門鉸鏈的有益效果在於:
1、本實用新型門扇合頁的負重會引起頂紋緣和底紋緣的斜向接觸並使門扇停留在90°這個開度位置,取代了門吸的作用。
2、頂紋緣的旋轉角小於90°能控制門扇停留在其他開度。
3、相比於鋸齒形結構,波浪形結構帶來的阻力較小,但比較不易磨損。
4、上裝飾帽能隱藏鉸鏈上的空洞部分,使外觀更好,也能避免兒童將手指深入第二軸筒而發生擠傷危險。
5、銷釘既能起到銷軸和上裝飾帽的作用,拆卸還更加簡單。
6、上裝飾帽和下裝飾帽配套使用可以防止外界溼氣進入門鉸鏈的轉動部分,防止銷軸生鏽帶來門扇關閉費勁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門扇關閉狀態時門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門扇半開狀態時門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門扇全開狀態時門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1門框合頁的局部俯視圖;
圖5為實施例1底紋緣和頂紋緣的配合方式的展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2門框合頁的局部俯視圖;
圖7為實施例2底紋緣和頂紋緣的配合方式的展開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3門扇關閉狀態時門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4門扇關閉狀態時門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表示:
1-門框合頁,
11-第一軸筒,
111-頂紋緣,
1111-陡坡部,
1112-緩坡部,
12-第一片部,
121-門框固定孔;
2-門扇合頁,
21-第二軸筒,
211-底紋緣,
22-第二片部,
221-門扇固定孔;
3-銷軸;
4a-上裝飾帽,
4b-下裝飾帽;
5-銷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門鉸鏈,包括門框合頁1、門扇合頁2和銷軸3,門框合頁1包括軸向中空的第一軸筒11和固定於第一軸筒11外的第一片部12,第一片部12上設有若干用來與門框邊緣固定的門框固定孔121,門扇合頁2包括軸向中空的第二軸筒21和固定於第二軸筒21外的第二片部22,第二片部22上設有若干用來與門扇邊緣固定的門扇固定孔221,銷軸3同時穿過第一軸筒11和第二軸筒21的中空部分;第一軸筒11的上部具有旋轉對稱的頂紋緣111,頂紋緣111為周期性起伏變化的結構,第二軸筒21的下部具有匹配頂紋緣111結構的底紋緣211。銷軸3能保持門框合頁1與門扇合頁2的樞接狀態。受限於頂紋緣111的結構,門扇開關過程中,第二軸筒21實際上會沿著軸向上下起伏,在這個過程中,門扇合頁2的負重會引起頂紋緣111和底紋緣211的斜向接觸並產生阻礙門扇關閉的切向分力,因此能夠起到阻礙門扇快速關閉的效果,取代了閉門器的作用。
如圖4所示,頂紋緣111的旋轉角為360°/M,M為不小於5的整數。門扇的開關一般在0~90°,因為頂紋緣111是旋轉對稱的,所以在開啟角度符合旋轉角的整數倍,那門扇在重力作用下就可以停留,起到控制門扇開度的作用。比如M為5時,門扇可以停在開度為72°位置;M為20時,門扇可以停在開度為18°、36°、54°、72°、90°的某一位置。
如圖5所示,頂紋緣111呈周期性起伏變化的鋸齒形結構,頂紋緣111的每個變化周期內包括一個陡坡部1111和一個緩坡部1112。當門扇在開啟的過程中,底紋緣211沿著緩坡部1112上行,重力會產生一個較小的切向分力,這樣開門比較輕鬆;當門扇在關閉的過程中,底紋緣211沿陡坡部1111上行,重力會產生一個較大的切向分力,這樣關閉較為費勁,同時也對門扇被風力吹動關閉造成更大的阻力,提高防撞效果。
如圖1至圖3所示,第二軸筒21的上口套有上裝飾帽4a。上裝飾帽4a能隱藏鉸鏈上的空洞部分,使外觀更好,也能避免兒童將手指深入第二軸筒21而發生擠傷危險。
實施例2:
如圖6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頂紋緣111的旋轉角為90°/N(N為正整數)。 這樣門扇起碼可以停留在90°這個開度位置,這就能起到門吸的作用。當N大於1時,門扇就可以停在其他半開位置。
如圖7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頂紋緣111呈周期性起伏變化的波浪形結構。相比於鋸齒形結構,波浪形結構帶來的阻力較小,但比較不易磨損。
實施例3:
如圖8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銷軸3和上裝飾帽4a由一個銷釘5取代。銷釘5寬大的頭部可以起到上裝飾帽4a一樣的作用,銷釘5較細的身部可以起到銷軸3一樣的作用,而且拆卸銷釘5比拆卸上兩者簡單。
實施例4:
如圖9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軸筒11的下口套有下裝飾帽4b。上裝飾帽4a和下裝飾帽4b配套使用可以防止外界溼氣進入門鉸鏈的轉動部分,防止銷軸3生鏽帶來門扇關閉費勁的問題。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