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仿生誘魚魚餌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05:55: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釣魚裝置,具體是指一種高效仿生誘魚魚餌。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現大量仿生魚餌以供垂釣愛好者垂釣使用,該類魚餌具有小魚的外形,利用自身浮力以及鉤線的牽引能夠在水中漂浮,通過對魚餌外觀必要的裝飾如設置花紋、圖案、色彩等,使魚餌逼真,令水中大魚吞食,此時利用固定在魚餌外部的釣鉤成功吊起大魚。為提高仿生魚餌的誘魚性,目前研究人員通過為魚餌上色、添加表面紋理或者通過加工魚餌表面反光層、螢光層等結構實現魚餌發光效果等手段。還有在仿生魚餌內部增加電子裝置,從而使魚餌發光、發聲,如申請號:201320118878、名稱:電子仿生魚餌,在該專利文件中公開的仿生魚餌通過在魚餌內部增加電子裝置從而使魚餌發光、發聲以提高魚餌的誘魚特性。但電子裝置在水下工作時,其穩定性得不到保障,經常會發生滲水導致電路故障,另外,魚餌的發聲採用主動發聲,其聲音不能隨潮流的變化而改變,從而使誘魚性能不能得到充分滿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出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便,能夠顯著提高誘魚性能的仿生魚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效仿生誘魚魚餌,包括餌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餌體具有被仿生對象的外形,在餌體的腹部設有一凹陷槽,在餌體的內部設有一共鳴腔,共鳴腔的開口位於凹陷槽槽底,在共鳴腔的開口處設有環狀吸圈;還包括安裝在凹陷槽的玻璃管,玻璃管由環狀吸圈吸住並將共鳴腔的開口封堵,在玻璃管內設有若干粒金屬球。
進一步的,所述凹陷槽的兩側邊緣設有卡緊片,玻璃管通過卡緊片卡裝到凹陷槽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餌體兩端設有釣鉤連接孔。
進一步的,所述餌體的外形為魚,餌體背部設有反光材料製作的鱗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採用上述結構,餌體在水下受到潮流的影響進行擺動時,玻璃管內的金屬球發聲滾動碰撞發出「沙沙」的聲響,該聲響與共鳴腔產生共鳴從而使整個仿生耳發出聲響,吸引魚的注意,提高誘魚的成功性。該具有發聲功能的仿生魚餌解決了採用電子裝置水下性能不穩的技術問題,同時發聲能夠隨潮流的改變而出現變化,由主動發聲變為被動發聲。該高效仿生誘魚魚餌結構合理、製作簡便,誘魚成功性高,試驗證明,該仿生魚餌相對於主動發聲魚餌誘魚成功率可提升20%以上。
附圖說明
附圖1為該高效仿生誘魚魚餌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該高效仿生誘魚魚餌去掉玻璃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附圖2中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所示,一種高效仿生誘魚魚餌,包括餌體1,該餌體1具有被仿生對象的外形。如附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仿生對象為魚,實際製作時可根據垂釣對象選擇不同的仿生對象,如蝦或其他餌體動物。
如附圖1所示,在餌體1的腹部設有一凹陷槽2,凹陷槽2內裝有玻璃管3,玻璃管內設有若干粒金屬球4。
如附圖1所示,在凹陷槽2的兩側邊緣設有卡緊片5,玻璃管3通過卡緊片卡裝到凹陷槽2內部。另外更直接的方式可採用膠等粘合劑將玻璃管3直接粘附在凹陷槽2內部。
如附圖1所示,在餌體兩端設有釣鉤連接孔6。
如附圖2及附圖3所示,在餌體1的內部設有一共鳴腔8,共鳴腔8的開口位於凹陷槽2槽底,在共鳴腔的開口處設有環狀吸圈7,當玻璃管3安裝在凹陷槽2內部後,輕壓玻璃管3,環狀吸圈7將玻璃管3吸住,同時玻璃管3將共鳴腔8的開口封堵住。
該仿生魚餌在水下誘魚時,受到潮流或釣線拖拽的作用,玻璃管3內的金屬球4發生滾動相互撞擊發出「沙沙」響聲,該聲響與共鳴腔產生共鳴從而使整個仿生耳發出聲響,吸引魚的注意,提高誘魚的成功性。由於該餌體在水下的運動是隨潮流變化而變化,在餌體運動的同時發出聲響,從而更加逼真仿生出餌魚在水下的運動狀態,能夠顯著提高誘魚的成功率。
為進一步增加該魚餌的誘魚成功性,在本實施例中,具有仿生魚外形的餌體在其背部設有反光材料製作的鱗片(附圖中未示出),使餌體在水中能夠發出光亮,利用魚的趨光特性進一步增加誘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