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遠紅外動態加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1:03:31 1
專利名稱:非金屬遠紅外動態加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有熱發生裝置的流體加熱器,具體地說是一種水和加熱介質是彼此分開的加熱器。
現有的加熱器多種多樣,如熱電偶、「熱得快」等等。這類加熱器屬外包容狀工作,但加熱器與被加熱體直接接觸。因而在工作時,被加熱體對其有腐蝕現象,因而影響了使用壽命。如果加裝套體通過導熱油間接加熱,雖說加熱器壽命可以延長,但成本增加,且熱能利用率下降。因而這類加熱器壽命較短,抗酸鹼能力差,對被加熱體可能造成汙染,且不能幹燒,並屬靜態加熱,對有特殊要求的動態加熱,則不能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不汙染被加熱體、耐腐蝕、耐高溫、使用壽命長、且幹燒不影響壽命的非金屬遠紅外動態加熱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加熱器是在帶流體進出口的外殼中封接有密閉的內套,內套中封接有內筒架,內筒架上纏繞有電熱體,電熱體的一端穿過內筒架,與另一端分接於加熱體端部的接線柱上。
本實用新型利用石英玻璃製作加熱器的外殼、內套和內筒架,電熱體位於密閉真空狀態的內套之中,與在內套和外殼之間的被加熱體相互隔絕,使電熱體免受氧化和被加熱液體的腐蝕,因而壽命延長。另外,因石英玻璃受熱後發出遠紅外光譜,可有效地提高熱效率。外殼上的流體進出口,可用正壓或負壓控制液體流量,實現動態加熱。本裝置適用面廣,可在多種加熱場合及有特殊要求的動態加熱場合中使用。
本加熱器是外包容工作方式,熱能利用率可達95%以上,且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由於加熱源與被加熱液體是非接觸式,因而沒有任何汙染。本裝置因採用非金屬的石英玻璃做為外殼、內套及內筒架,因而耐腐蝕,耐高溫,幹燒不影響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本加熱器是在帶流體進出口的外殼中封接有密閉的內套2,內套2為真空狀態,其中封接有內筒架4,內筒架4上纏繞有電熱絲5。電熱絲5的一端從內筒架4中穿過,接於加熱器左端部的接線柱7上。纏繞在內筒架上的電熱絲5的左端直接與加熱器左端的接線柱8相接。
為有效地利用熱能和方便加工製作,加熱器的外殼1及內套2最好用石英玻璃製成圓筒狀。內套2的右端壁可與外殼1的右端壁貼緊或重合,內套2的左端壁以突出外殼1為宜,以在其上固定接線柱和內筒架。內筒架4的左端固定在內套2的左端壁上。另外,外殼上流體進出口的設置,也為充分利用熱能和便於流體控制而設計。即流體進口6位於外殼1的左端下部,流體出口3位於外殼1的右端上部。其優點是進口在下,液體從下向上灌注,可有效地排出加熱器空腔中的空氣。並且通過對流體進出口施加正壓或負壓,可將被加熱液體壓入或吸入。調整正負壓的大小,控制流量,使被加熱液體加熱到適宜的溫度。由此實現液體的動態加熱。也可設定流量,通過調整可控矽電壓,使被加熱體動態加熱到所需溫度。流體進口分設在靠近外殼兩端的部位,可使流體充分吸收熱能,提高熱效率。在石英玻璃的內筒架上,還可塗布一層遠紅外材料塗層,以進一步提高熱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非金屬遠紅外動態加熱器,其特徵在於該加熱器是在帶流體進出口的外殼(1)中封接有密閉的內套(2),內套(2)中封接有內筒架(4),內筒架(4)上纏繞有電熱體(5),電熱體(5)的一端穿過內筒架(4),與另一端分接於加熱器端部的接線柱(7、8)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器,其特徵在於加熱器的外殼(1)及內套(2)均為圓筒狀石英玻璃體,流體進口(6)位於外殼(1)的一端下部,流體出口(3)位於外殼(1)的另一端上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有熱發生裝置非金屬遠紅外動態加熱器,其結構是在帶流體進出口的外殼中封接有密閉的內套,內套中封接有內筒架,內筒架上纏繞有電熱體,電熱體的一端穿過內筒架,與另一端分接於加熱器端部的接線柱上。本裝置用石英玻璃製做加熱器,耐腐蝕,耐高溫,不怕幹燒;加熱源與被加熱液體為非接觸式,無汙染,且使用壽命長;本裝置可適於多種加熱場合中使用,並可進行有特殊要求的動態加熱,溫度可控可調。
文檔編號F24H1/12GK2379740SQ9921756
公開日2000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5日 優先權日1999年8月5日
發明者李英傑, 馮貴祥, 王曉宏, 周晶, 趙如慧, 張麗娟 申請人:河北省機械科學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