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主演的從丫鬟到主人的電視劇(唐嫣主演劇燕雲臺兒女情多風雲氣少)
2023-07-19 12:30:33 1
(唐嫣在劇中飾演女主角蕭燕燕。)
熟悉《楊家將》的觀眾對「燕雲十六州」與「蕭太后」都不會陌生,以蕭太后為原型的大女主劇《燕雲臺》正在熱播。在收視節節攀升的同時,這部戲的口碑卻低位徘徊,「戲說」歷史人物的電視劇雖然一直以來頗有爭議,但此次,觀眾的槽點大多集中在女主角身上——一部脫胎於歷史「大女主」的電視劇,卻被大女主的表現拖了後腿。
古裝劇《燕雲臺》展現了草原遊牧民族在推行漢制過程中,從野蠻走向文明,從混亂走向有序的複雜歷程,「大女主」蕭燕燕是整部作品的靈魂人物。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中為數不多可以左右朝政、與男子平起平坐的女性,蕭太后的傳奇經歷一直被喜愛宋史的人津津樂道,但在近些年的螢屏上,卻鮮有以她為主角演繹的電視作品。
劇中,蕭燕燕與韓德讓青梅竹馬,並在遼景宗耶律賢病逝後再續前緣的情感故事既有史料打底又極富戲劇性。蕭家三姐妹因為婚嫁被捲入政治鬥爭,走上了不同道路,最終不得不同室操戈,三姐妹間的愛恨情仇也充滿看點。劇作不但挖掘出了難得的「大女主」歷史故事,更為難得的是劇情演變與歷史脈絡有機結合,為觀眾揭開了契丹民族融入華夏大家庭過程中鮮為人知的一幕。
但可惜的是,劇中主角蕭燕燕的劇情主線和人物塑造,讓這部歷史題材的大女主劇失色不少。《燕雲臺》開播之初,就遭到了不少劇迷「一集棄劇」,原因在於劇集開篇的人物刻畫和情感橋段了無新意。蕭燕燕是耶律賢漢制改革的追隨者、繼承人,劇作試圖塑造人物敢愛敢恨的性格和深謀遠慮的眼界,但人物出場的「惹禍精」人設顯得果敢有餘、謀略不足,創作手法相對套路化,與歷史人物形象相去甚遠。劇中「摔跤吻」等俗套的表現手法更與觀眾的審美疲勞撞了個滿懷。
當然,「小白逆襲」也是可以藉助人物低開高走的成長來完成的,但在《燕雲臺》前半段劇情王族爭權的腥風血雨中,蕭燕燕的人物成長並沒有融入風雲叱吒的劇情,反倒被劇中的男性角色和男人戲搶去了風頭,不少圍繞在大女主身邊的男性角色令人難忘:竇驍、經超、劉奕君、譚凱、寧理在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受到不少劇迷的追捧。而發生在蕭燕燕身上的則主要是一系列情感糾葛,這雖為劇集後面的情感戲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卻讓人物兒女情多,風雲氣少,以至於播出過半,觀眾依然看不到這位傳奇女政治家完整的人物弧光。
隨著劇情展開,《燕雲臺》的歷史故事更為引人入勝,但女主演唐嫣的表現為整部劇的口碑拖了後腿,在很多劇迷看來,她「演了十幾年,演什麼都一個樣」。如果說前半部戲中「少女感」的蕭燕燕還是唐嫣駕輕就熟的角色類型,那麼在劇集中段蕭燕燕開始主政後,唐嫣對這個鐵血紅顏角色的演繹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正所謂成也大女主,敗也大女主,《燕雲臺》口碑遭遇滑鐵盧並非偶然。在螢屏全面開花的這些年,一代「甜美少女系」花旦紛紛成為大女主古裝劇代言人,她們在劇中負責美得善良、無辜,演技卻多年如一日穩定在不尷不尬的位置,遇到角色需要深度的性格刻畫,要麼用力過猛要麼平淡如水。觀眾的審美在不斷豐富,大女主則換來換去總是那幾張臉,歷史上的女性人物也被開掘殆盡,有突破的角色卻屈指可數。在新女性題材異軍突起的當下,大女主古裝劇既無法為當代女性帶來現實觀照和精神營養,也無法承載時下女性覺醒的表達訴求。在這樣的時代進程中,此類題材越來越難以掀起波瀾,也就不足為怪了。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邱偉
流程編輯 吳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