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推薦獨行月球(獨行月球搞笑且有點愛情的電影)
2023-07-19 15:20:32 1
電影推薦獨行月球?從搞笑程度和影片整體氛圍來看,電影《月球人》屬於喜劇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電影推薦獨行月球?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電影推薦獨行月球
從搞笑程度和影片整體氛圍來看,電影《月球人》屬於喜劇片。
但是,當我們拋開劇情中的搞笑情節,只看杜古月(沈騰飾)和馬蘭星(瑪麗飾)的主線,你會發現《月球人》其實是一部愛情悲劇片。
但片中的愛情沒有校園青春的元素,更沒有婚姻家庭等現實矛盾,有的只是一種超越時間、空間、距離的追求。
剛看完這部電影,我以為獨孤月和馬蘭星之間是雙向的愛,一種滿懷期待的等待,一種不遺餘力的前行。但是現在,研究了他們之間的整個故事,發現從頭到尾,都是獨孤月一個人在送愛。
馬蘭星並沒有真正愛上杜古月,他們的故事註定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
追逐愛情的「屌絲」
影片中的獨孤月對馬蘭星一見鍾情。
為此,他降低要求成為「月盾」工程的工程師,心甘情願地成為一名普通的維修工人。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獨孤月的目的就很明確——追求愛情。至於崇高的理想和抱負,或者說整個計劃對全人類的意義,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從這個角度來說,整部電影可以概括為「屌絲」追逐愛情。
之所以用「屌絲」來形容獨孤月,不是因為他又矮又窮,而是因為他的自卑和透明。
因為自卑,他對馬蘭星的好感一直處於單戀狀態。看起來他在找各種機會表白,其實他一直沒有真正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愛。
在一起工作久了,他的行動還停留在寫情書的階段。
因為它的透明性,馬蘭星作為亞洲地區的指揮官,從來沒有關注過獨孤月的存在。要不是被獨孤月留在月球上,估計馬蘭星連獨孤月的名字都不知道。
至於「追愛」三個字裡的追求,那就不是追求,而是追求。
追求和被追求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光明正大的求愛,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後者緊隨其後,對方在哪裡,目的地在哪裡,能不能在一起,能不能得到對方的情感反饋,都不是首要目的。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獨孤月的一切行為,包括結局的犧牲,都是她內心對所愛之物的追求和堅持。他沒想到馬蘭星會愛上他,更別說要求對方回應他的愛了。
他只想再見到馬蘭星,呆在他愛的人的空間裡,僅此而已。至於暗戀會不會變成愛情,那是後話了。
為了追求愛情,獨孤月只做了一件事:不顧一切,想盡辦法回到地球。
遺憾的是,他失敗了。
他沒能如願回到馬蘭星的身邊,繼續自己的追求,但懷著對馬蘭星的愛,他拒絕了死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笑著對馬蘭星說:「帶我回家」。那一刻,獨孤月的愛變成了永恆,永遠不會再靠近,永遠不會離開。
愛情能超越時空的唯一條件是,這份愛被記住。只要有人記得,這份愛就永遠存在。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雖然「屌絲」追求愛情沒有成功,但並沒有失敗。至少馬蘭星感受到了杜古月的熾熱真摯的愛,永遠不會忘記。
當然,獨孤月的這種感覺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麼深刻,而是在他發現自己很有可能成為宇宙中最後一個人類之後。
阿爾貝·加繆在《局外人》中寫道:
「如果你對生活不絕望,你就不會熱愛生活。」
他對馬蘭星的愛,就是在那種絕望的生活中不斷加深和升華的。
獨孤月獨自生活在月球上,內心對生活的渴望逐漸減少。這個時候,他本能而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些東西來堅定自己活著的信念,而心中的愛在這個時候被賦予了更大的意義,成為支撐他活著的唯一信念。
如果沒有這次獨自留在月球上的意外,獨孤月不會如此深愛,也不會把愛當成生活的理由,更不會為此犧牲。
馬蘭星渴望獨孤月重返地球的真正原因。
縱觀電影劇情,我們可以清晰明了地感受到杜古月對馬蘭星的感情,卻無法確定馬蘭星的真實想法。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馬蘭星並沒有真正愛上杜古月。
愛情的情感雖然是無形的,空靈的,但是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載體體現出來,比如語言,動作,眼神等等。
之所以能明顯感受到對杜古月的喜愛,是基於他的表演。另一方面,馬蘭星給人一種模糊的感覺。
你說她愛獨孤月,但她似乎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你說她不愛,好像這是絕對的。
有人用馬蘭星對杜古月順利返回地球的期待,以及她前後兩次按下致命按鈕時的情緒變化,來證明她對杜古月的感情。
但在我看來,馬蘭星的這些表演背後並沒有愛情的影子。
先說她為什麼期待獨孤月回地球。
原因有三:
第一,內疚。
無論如何,獨孤月被留在地球上是馬蘭星的責任。作為月盾項目的亞洲區指揮官,馬蘭星基本上是整個項目的負責人。在撤離過程中,她沒有履行作為領導者的監督核實職責,以至於獨孤月被遺忘。
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當時的情況太緊急,沒有足夠的時間一個一個去查,但是300人的隊伍少了一個人,作為負責人,她多多少少是有責任的。
而且,在她撤離的最後一刻,她看到了杜古月的求救,但出於對團隊的負責,她不得不放棄杜古月。
然而,即便如此,她心裡還是會有些愧疚。這也是她希望獨孤月能活著回到地球的原因之一,只有這樣她才能放下心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