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燉盅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0:03:01 1
專利名稱:陶瓷燉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是關於廚房用燉燜食物用烹調器具。
日常生活中蒸、燉食物或為獲取食物尤其是補品食物原汁,通常採用燉或蒸的方法,所用烹調器具有陶瓷敝口容器(如碗)或帶蓋汽鍋。敝口容器在燉製食物尤其是補品時,某些低揮發點營養成份及色、香、味易隨同蒸汽揮發損失;而且在同一具蒸籠或鍋內蒸製不同品種食品或補品時,會產生相互串味現象;蒸汽接觸食物冷凝的回籠水與食物汁混合,無法獲得原汁濃湯,所有這些均導致燉製食物品質下降。汽鍋同樣因蒸汽進入鍋內,無法獲得原汁濃湯,並汽鍋是以較高溫度蒸汽蒸製食物或補品,所以只能蒸不能燉,不僅能耗大,而且容易造成食物中低揮發點營養成分和/或色、香、味跑失,降低營養價值及口味。
另外,敝口燉具及汽鍋中食物與汁混合,對一些專宜食用汁的食物,尤其是珍貴補品,在食用前需先行將汁與渣分離,這不僅增加了麻煩,而且還會造成原汁的損失。
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保持原營養成份不散失、色、香、味皆蘊,可獲得真正原汁濃湯,能燉能蒸的陶瓷燉盅。
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使被蒸燉食物的渣與汁分離的陶瓷燉盅。
為實現上述目的,實用新型的組成包括一個盛放食物的敝口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說敝口容器的敝口上有一內蓋,內蓋外還有一外蓋。這樣通過二層蓋的密封,使外部蒸汽不易進入燉盅內部,而蒸、燉食物過程中的一些低揮發點營養成分和/或色、香、味也不易跑出損失,確保蒸燉食物營養成份及原味,並可獲得真正的原汁濃湯。
實用新型另一目的實現,是在燉盅內設置一活動有網眼的蒸餅。蒸製食物放於蒸餅上,蒸出的汁通過蒸餅網眼落入燉盅底部從而達到渣與汁的自動分離,保證原汁不損失。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實用新型基本結構剖示圖。
圖2為實用新型帶蒸餅結構剖示圖。
實施例1參見
圖1,在杯形容器1敝口上有一帶中心提紐4的內蓋3,內蓋呈平面結構外周與杯形容器敝口接觸處有一翹起凸邊5,其作用一是定位,二是形成一密封折面。內蓋外有一弧形外蓋6,外蓋上有提紐7。杯形容器敝口外周有一略低於敝口面的承託外蓋的凸環2,凸環作用一是承託外蓋,二是形成外蓋與容器的密封面。上述容器、內蓋、外蓋均採用紫砂陶製作。
實施例2參見圖2,如實施例1,在杯形容器1中下部內圓制有一向內凸出的內臺階14,上面活動擱置有網眼通孔11的蒸餅10,蒸餅上有提紐13,蒸餅另一側有凸出的支撐腳12,主要作用是將蒸餅提出後用於支撐擱置蒸餅,一清潔衛生,二可防止熱蒸餅與冷物較大接觸面而導致收縮破裂。為進一步提高蓋與容器密閉性能,可在內、外蓋與容器承接部位製作有內、外臺階組成的折密封8、9,即蓋上帶有凸出的外臺階,容器承接部位有與之對應吻合的內臺階(也可相反)。懸空蒸餅還可採用其他形式,如蒸餅上設置較長的撐腳。
實用新型所說盛放食物的容器及蓋,並不限於附圖所示。只是杯形結構投形面積小,可適宜多具一起蒸、燉。
實用新型燉盅由於採用帶雙層蓋結構,因而具有較好的密封性,使蒸燉食物不易走味,營養成份不易揮發損失,食物色、香、味皆蘊。同時外部蒸汽也不會進入,可獲得真正原汁濃湯。較好的密封可使得在同一具蒸籠或鍋內蒸、燉不同食物,也不會發生串味,尤其適合賓館、飯店廚房使用。內部的蒸餅設置特別適宜蒸、燉一些食用湯汁食物,可使渣、汁在蒸燉過程中自動分離,不僅食用方便,而且原汁不會損失。尤其是採用透氣性好的紫砂陶製作,使燉盅既保溫又不燙手,蒸燉食物味更佳。實用新型燉盅既可燉、又可蒸,使用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蒸、燉食物的陶瓷燉盅,包括一個盛放食物的敝口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說容器敝口上有一內蓋,內蓋外還有一外蓋,所說容器,內蓋、外蓋均為紫砂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陶瓷燉盅,其特徵在於所述燉盅內有一懸空的帶網眼的活動蒸餅。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陶瓷燉盅,其特徵在於所述蒸餅上有一提紐。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陶瓷燉盅,其特徵在於所述蓋與容器接觸部位有折密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陶瓷燉盅,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蓋為面型平蓋,中心部位有一提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陶瓷燉盅,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蓋呈弧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陶瓷燉盅,其特徵在於所述敝口容器呈柱狀杯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對廚房用蒸、燉食物用烹調器具的改進,其特徵在於在敞口燉具增設內蓋和外蓋,以增加燉具腔體的密封性,以及在燉具內加設網眼蒸餅,使蒸、燉食物渣、汁在蒸燉過程中自動分離。克服了已有蒸、燉用具易造成營養成分揮發損失、串味,不能獲得真正原汁濃湯和渣汁共存等缺點。實用新型燉盅既可蒸又可燉,是理想的蒸、燉高檔食物尤其是補品的用具。
文檔編號A47J27/04GK2210596SQ9424249
公開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1994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1994年7月12日
發明者張國偉, 王開明, 鮑志強, 瞿秀林, 樂泉生, 朱連法 申請人: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