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玻璃漏鬥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5:50:11 3
專利名稱:保溫玻璃漏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生物和化學實驗過程中,通過一個雙層玻璃漏鬥和漏鬥上的熱水循環加熱結構實現漏鬥內液體保溫、增溫或防止液體凝固功能,保證實驗不受外部環境溫度影響的實驗器皿。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玻璃漏鬥是由一定厚度的單層玻璃製成,用於生物和化學實驗使用, 一般不具保溫功能。環境溫度較低時,漏鬥內液體溫度隨之下降,甚至導致液體凝固,使實驗數據準確性受到幹擾,而直接影響實驗效果和效率。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的單層玻璃漏鬥保溫功能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保溫玻璃漏鬥,該漏鬥能維持漏鬥內液體的溫度穩定,保證實驗效果和使溶液保持液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將大小不同的兩個玻璃漏鬥嵌套在一起,將鬥壁上沿融合,兩個漏鬥頸部連接為一體,使兩個漏鬥的鬥壁之間形成中間充滿空氣的夾層結構。在外層鬥壁的外側上部安裝進水口,下部安裝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與兩層鬥壁間的空氣夾層相通。進水口和出水口有膠塞封閉。普通室溫條件下,漏鬥通過密封的空氣夾層達到保溫目的;當室溫較低時,將進水口、出水口與小型熱水循環泵連接,使熱水在夾層中循環,達到保溫、增溫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實現漏鬥內液體的保溫、增溫和防止凝固的作用,提高實驗效果和數據準確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構造圖和具體實施例(見說明書附圖)。圖2.是保溫玻璃漏鬥左側視圖(見說明書附圖)。圖3.是保溫玻璃漏鬥俯視圖(見說明書附圖)。圖4.是保溫玻璃漏鬥剖面圖(見說明書附圖)。
圖1中1.外層漏鬥壁2.內層漏鬥壁3.進水口膠塞4.進水口 5.空氣夾層 6.出水口7.出水口膠塞8.漏鬥頸部具體實施方式
保溫玻璃漏鬥由漏鬥壁和頸部構成,頸部和鬥壁連接為一體。漏鬥壁由外層漏鬥壁(1)、內層漏鬥壁(2)和中間的空氣夾層(5)三部分構成,外層鬥壁外側上部有進水口 (4),下部有出水口(6),均與空氣夾層(5)相通,兩齣水和進水口有膠塞(3)、(7)封閉。普通室溫條件漏鬥通過密封空氣夾層(5)達到保溫目的;當室溫較低時,進水口⑷和出水口 (6)可與小型熱水循環泵連接,使熱水在夾層中循環,達到對漏鬥內液體的增溫、保溫或防止凝固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保溫玻璃漏鬥,其特徵是將大小不同的兩個玻璃漏鬥嵌套在一起,將鬥壁上沿融合,兩個漏鬥頸部連接為一體,使兩個漏鬥的鬥壁之間形成空氣夾層,中間充滿空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玻璃漏鬥,其特徵是外層玻璃漏鬥壁外側上部有進水口,下部有出水口,與兩層鬥壁間的空氣夾層相通,進水口和出水口有膠塞封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玻璃漏鬥,其特徵是當室溫較低時,進水口和出水口可與小型熱水循環泵連接,使熱水在空氣夾層中循環。
專利摘要保溫玻璃漏鬥是將大小不同的兩個玻璃漏鬥嵌套在一起,鬥壁上沿融合,漏鬥頸部連接為一體,在兩層鬥壁之間形成空氣夾層。外層鬥壁的外側上部有進水口,下部有出水口,與兩層鬥壁間的空氣夾層相通。普通室溫條件,利用密封的空氣夾層達到保溫目的;當室溫較低時,進水口和出水口可與小型熱水循環泵連接,使熱水在夾層中循環,達到增溫、保溫或防止液體凝固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實現液體的保溫、增溫和防凝固作用,提高實驗效果和數據準確性。
文檔編號B67C11/00GK201971624SQ20102065365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0日
發明者劉連強, 周永斌, 張志軍, 李鳳美, 王小瓊, 王文治, 王玫, 訾惠君, 魏雪生 申請人:天津市林業果樹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