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稚鱉養殖的梯度餌料訓飼方法與流程
2023-07-17 23:41:16 2
本發明屬於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稚鱉養殖的梯度餌料訓飼方法。
背景技術:
水蚯蚓又名紅絲蟲、赤線蟲,屬環節動物中水生寡毛類,體色鮮紅或肉紅、橙黃色。其營養全面,幹品含粗蛋白達62%,多種必需胺基酸含量達35%,是龜鱉、鰻鱺、黃鱔等水產動物苗種期喜食的開口餌料。
蚯蚓也是野生甲魚的食物之一,蚯蚓的蛋白質含量約佔乾重的53.5%~65.1%,脂肪含量約為4.4%~17.38%,碳水化合物約為11%~17.4%,灰分7.8%~23%,蚯蚓同樣也是甲魚、鰻鱺、鱉、蝦、蟹等特種水產品的最佳活餌之一。
魚糜在甲魚養殖中是最常用的餌料之一,一般來自魚糜採用市場經濟價值比較低的魚(如鰱魚),使用絞肉機對魚直接絞磨成魚糜,然後添加配合飼料一起投餵給甲魚。
目前一般把鱉體重50克以下時作為稚鱉的養殖階段,稚鱉養殖過程中投餵的多是配合飼料方式,在已有的文獻中,水蚯蚓、蚯蚓、魚糜及胡蘿蔔汁在稚鱉的養殖中都有過報導,但沒有這五種飼料在稚鱉馴養中的報導。
國家標準《無公害食品:中華鱉養殖技術規範(NY/T 5067-2002)》對訓飼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僅僅是闡述了必須遵循餌料投餵的「四定」原則。採用梯度餌料訓飼方法,通過梯度逐步改變因不同養殖時期而採取不同的具體餌料配比比例。這極大的減少了稚鱉因為添加配合飼料而導致的應激反應,降低了病害的發生,是對稚鱉馴養的一種科學合理的養殖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稚鱉養殖的梯度餌料訓飼方法,此種基於飼料投餵原則的「梯度餌料」 投餵方法,提升了稚鱉對配合飼料的適應度,減少了因添加配合飼料而導致的應激反應,同時降低了甲魚稚鱉的死亡率,提高了甲魚的增重量,達到了高產優質的目的。
本發明所述稚鱉的梯度餌料訓飼方法是在甲魚養殖中,水蚯蚓、蚯蚓、魚糜、配合飼料及胡蘿蔔汁在出殼後稚鱉不同時期採用不同梯度餌料比例進行馴養投喂,具體步驟如下:
(1)出殼後第1天,不投餵任何餌料;
(2)出殼後第2天-第7天,投餵餌料中水蚯蚓佔比從100%每隔一天降低20%,至第7天不再投餵;蚯蚓佔比從第3天開始的20%每隔一天增加10%,至第7天佔比達到60%;魚糜佔比從第4天開始的10%每隔一天增加10%,至第7天佔比達到40%;
(3)出殼後第8天-第13天,投餵餌料中蚯蚓佔比從50%每隔一天降低10%,至第13天不再投餵;魚糜佔比從43%每隔一天增加5%,至第13天佔比達到68%;配合飼料佔比從5%每隔一天增加5%,至第13天佔比達到30%;胡蘿蔔汁2%佔比不變;
(4)出殼後第14天-第23天,投餵餌料中魚糜佔比從63%每隔一天降低5%,至第23天佔比達到18%;配合飼料佔比從35%每隔一天增加5%,至第23天佔比達到80%;胡蘿蔔汁2%佔比不變;
(5)出殼後第24天-鱉體重達到50克,投餵餌料中魚糜佔比13%~48%,配合飼料佔比50%~85%,胡蘿蔔汁2%佔比不變。
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餌料日投餵量應為稚鱉總重量的10%~20%;步驟(3)中餌料日投餵量應為稚鱉總重量的5%~10%;步驟(4)和步驟(5)中餌料日投餵量應為稚鱉總重量的1%~3%;
梯度餌料投餵比例見表1,在實際操作中應考慮天氣、水溫、水質和病害等情況等,不同步驟可以適當延長1~3天,隨之後續步驟時間應隨之順延。具體的養殖方法參考國家標準《無公害食品:中華鱉養殖技術規範(NY/T 5067-2002)》進行實際生產操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基於飼料投餵原則的「梯度餌料」訓飼方法,可提升稚鱉對配合飼料的適應度,減少因添加配合飼料而導致的應激反應,同時提高稚鱉的成活率,提高甲魚的增重量,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述稚鱉的梯度餌料訓飼方法是在甲魚養殖中,水蚯蚓、蚯蚓、魚糜、配合飼料及胡蘿蔔汁等五種餌料根據出殼後稚鱉不同時期採用不同梯度餌料比例進行馴養投喂,具體步驟如下:
(1)出殼後第1天,不投餵任何餌料;
(2)出殼後第2天-第7天,投餵餌料中水蚯蚓佔比從100%每隔一天降低20%,至第7天不再投餵;蚯蚓佔比從第3天開始的20%每隔一天增加10%,至第7天佔比達到60%;魚糜佔比從第4天開始的10%每隔一天增加10%,至第7天佔比達到40%;
(3)出殼後第8天-第13天,投餵餌料中蚯蚓佔比從50%每隔一天降低10%,至第13天不再投餵;魚糜佔比從43%每隔一天增加5%,至第13天佔比達到68%;配合飼料佔比從5%每隔一天增加5%,至第13天佔比達到30%;胡蘿蔔汁2%佔比不變;
(4)出殼後第14天-第23天,投餵餌料中魚糜佔比從63%每隔一天降低5%,至第23天佔比達到18%;配合飼料佔比從35%每隔一天增加5%,至第23天佔比達到80%;胡蘿蔔汁2%佔比不變;
(5)出殼後第24天-鱉體重達到50克,投餵餌料中魚糜佔比13%~48%,配合飼料佔比50%~85%,胡蘿蔔汁2%佔比不變。
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餌料日投餵量應為稚鱉總重量的10%~20%;步驟(3)中餌料日投餵量應為稚鱉總重量的5%~10%;步驟(4)和步驟(5)中餌料日投餵量應為稚鱉總重量的1%~3%;
在江西添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中華鱉養殖基地對梯度餌料訓飼法與傳統經驗訓飼法進行了30天的養殖比較試驗,結果見表2。結果表明,使用傳統經驗訓飼法的三個分組中平均成活率為90.7%,平均增重率為157.5%;而使用梯度餌料訓飼法的三個分組中平均成活率在95.8%;平均增重率為171.7%。從此對比試驗可知,使用梯度餌料訓飼法相比傳統經驗訓飼法的成活率較高,其甲魚的增重量也較高,能夠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