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誠仁皇后簡介 孝誠仁皇后是怎麼死的?
2023-07-18 03:03:28 1
孝誠仁皇后,是「千古明君」康熙帝的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赫舍裡氏,滿洲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額圖之侄女。赫舍裡氏十一歲的時候,為康熙四年,這一娘康熙大婚,大婚的對象就是她。四年後,赫舍裡氏十五歲,這一年,她給康熙帝生下了嫡子承祜。這個孩子,寄予了康熙帝太多的情感和希望,可惜他命薄,只活了三年。在康熙十一年的時候,夭折去世。承祜去世兩年後,赫舍裡再次有孕,在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誕育胤礽,也就是後來的皇太子。生下胤礽之後,因為難產血崩而亡,死的時候年僅21歲。
孝誠仁皇后與康熙之間,感情甚篤,她的去世給康熙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為了感念她,康熙在經過孝莊同意後,破例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那個時候,滿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所以由此可見康熙帝對她的感情至深。
除了這一點,康熙還特別下詔,為其諡號為「仁孝皇后」,此類諡號在大清朝只此一例。後來因為諡號與聖祖諡號出現重字,於雍正元年改諡,及後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雖然她的諡號,在雍正時期被改了,但卻不能否認她在康熙心中的特殊地位。
不要看,清聖祖康熙帝和孝誠仁皇后之間感情甚篤,實際上他們兩人之間的婚姻,完全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政治婚姻。
順治帝在世期間,獨寵皇貴妃董鄂氏,大有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架勢。在董鄂氏因病去世之後,順治帝大受打擊,幾年後也去世了。當然也有人說,順治帝是出家當和尚去了。總之,順治帝的過早離開,造成了幼帝臨朝的狀況。
順治帝在去世之前,給康熙帝玄燁留下了四大輔政大臣。四位輔政大臣間,互相牽制,防止外戚專權。這中做法在初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輔政大臣的權利越來越大,大有超越皇權的架勢。特別是在後世影視劇中多次出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鰲拜,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驕縱。甚至有些時候,不將皇帝的權利放在眼裡。這種情況的出現,絕對不是康熙和孝莊想看見的,為了防止大臣的權利威脅到君主的權利,勢必要對其進行壓制。
大清朝的時候,基本上皇帝大婚,也就意味著可以開始親政了。孝莊太后,就是抓住這個機會,想要給自己的孫兒玄燁,尋找一個能與鰲拜對上,保證皇權的合作者。而赫舍裡氏的祖父,索尼就是最好的人選。
其實當時的皇后人選,不止索尼一家。當時候選人裡,既有鰲拜的女兒,又有遏必隆的女兒。鰲拜完全不用考慮,他本來就已經足夠狂妄了,若是又與皇家結為親家,接下來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所以鰲拜的女兒,第一個被排除。還有就是遏必隆的女兒,遏必隆是一個兩邊倒的人物,哪一方強大,他就傾向於那一方,對待遏必隆既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兒可以進宮為妃,但不可以為後。這樣一來,最好的選擇就是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了。
索尼此人為四大輔政大臣之首,手中的權勢自不用說。再說他此人,雖然對漢族官員多有不滿,但對清朝的統治卻是極為忠心的。如果選擇赫舍裡氏為後,索尼就相當於站在了康熙這邊,此後就不用管了,索尼自然會與鰲拜對上。
事實證明,這一番考慮,完全是正確的做法。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索尼都幫助康熙在朝廷上牽制鰲拜,削減他的力量。雖然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三兒子,即孝誠仁皇后的叔父——索額圖,在這次鬥爭中幫助康熙皇帝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孝誠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寵愛。
所以雖然最後赫舍裡氏,因為生皇太子而難產去世,但她為康熙最出的貢獻,是絕對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