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電視劇英文譯名(多少國產電視劇)
2023-07-18 04:16:52 2
這些洋名夠洋氣嗎?《長安十二時辰》可謂是今年最優秀的古裝劇了。
無論是服化道、配樂、攝影、打光,都有電影一般的質感。
特別是開頭的一鏡到底,真是讓觀眾們體會到了盛世長安的繁榮景象啊!我們從這部劇可以看到導演滿滿的誠意!
但是!這個英文名, 為什麼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呢?
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長安最長的一天。
確實很長,長到雷佳音前前後後都吃了五頓飯了,準備幹壞事的周一圍老師駕著馬車差不多奔波了十集才到達目的地。
不過,這譯名也挺有味道——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講諾曼第登陸的經典作品《最長的一天》,突出具有決定歷史意義的一天中,那種箭在弦上的史詩感。
其實還有許多國產劇的英文名,有些莫名其妙,有的甚至還略顯沙雕……
想要知道更多留學生趣事,關注公眾號「uMentor留學」,加入組織,一起happy~
最讓小U記憶猶新的就是這一部了,
中文名是校園溫情向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這部電影也是講了幾個男孩子從校園就開始的友誼。
但是英文名卻突然變成了「Who Sleeps My Bro / Mates「,
「誰睡我兄弟」,???這個場面忽然有些尷尬,氣氛突然變gay。
最近正在播放,由楊洋主演的《全職高手》,英文名叫The King's Avatar。
王之化身,相當中二。
對於沒看過原著的路人,只能說: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陳情令》,英文叫The Untamed。
簡單卻契合了劇中最重要的內核「無羈」,許多觀眾都誇它翻得挺信達雅。
王一博前段時間的另一部劇,電競為主題的《陪你到世界之巔》,英文名也有點意思:Gank Your Heart。
雖然看上去有點霸道總裁風,但把遊戲術語gank結合進來,可能還是動了點腦筋。
有人可能要問,國產劇的英文名翻譯得好壞,有關係嗎?
在現在的行業大趨勢下,可能還是有關係的。
這幾年,許多國產劇如今不僅在國內熱播,還紛紛出海,比如被Netflix購買版權,或在日韓東南亞電視臺播出,成了文化輸出的一部分。
澎湃新聞曾採訪業內人士稱:
如今的國產劇在創作或海外發行時,通常都會取好英文名。名字可能是劇方和發行方自己起的,也可能是採納了海外採購商的建議。
所以說,這屆國產劇確實該注意一下劇名翻譯得拿不拿得出手了。
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英文名《Love O2O》。
這名字換誰誰茫然,中外觀眾只能集體懵圈。
還不如換成《Love Online》,好歹人家主角是在談戀愛打遊戲,不是開實體店淘寶店。
霸王別姬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再見了,我的小老婆
這片名,太直白!太露骨!也太逗比!
可是霸王別姬那種悲壯感在哪裡?
唐伯虎點秋香
Flirting Scholar
正在調情的學者
把江南才子翻譯成「學者」(scholar)、把點秋香翻譯成「正在調情」(flirting),雖然有點草率,但也算傳神啦。
老炮兒
Mr. Six
老六先生
片方一定是想要突出電影的主人公——六爺。不過Mr. Six真的能體現六爺名震京城一方的頑主氣質嗎?
小時代
Tiny Times
微小的時代
「時代」一詞,用的是times,而不是era或者epoch,大概是向狄更斯《雙城記》的開篇致敬?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更有這些……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So Young——如此年輕
梔子花開——Forever Young——永遠年輕
看來何炅導演對青春也充滿執念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你是我的掌上明珠
武媚娘傳奇——The Empress of China——中國女皇!
無心法師——Wuxin: The Monster Killer——無心:怪物殺手!
九州·海上牧雲記——Tribes and Empires——為了部落!(不,走錯片場了)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A Love So Beautiful
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Pu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
何以笙簫默——My Sunshine
花千骨——The Journey of Flower(一朵花的旅程,聽著更像旅遊真人秀)
人間至味是清歡——Love Actually(碰瓷警告)
英文名的正確打開方式說到底,有些國產劇譯名讓人發笑或尷尬,就像是中式沙雕英語翻譯進軍了電視劇界。
不過,國產劇其實也是有不少英譯名是收穫了不少好評的。
當時《琅琊榜》一度要翻譯成The Ranking of Lang Ya,雖然準確,但很生硬。
最後這部劇出海的時候,叫做Nirvana in Fire。火中涅槃,和梅長蘇人物經歷和故事主線都相當契合。
而且,「鳳凰涅槃重生」的意象在東西方文化中是共通的,一舉兩得。
有些譯名靠文藝腔調取勝,比如《春風十裡不如你》,翻成了Shall I Compare You To A Spring Day。
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借用了莎士比亞名句,文藝氣息甚至壓過了中文原名。
還有些國產劇,本身拍得就比較用心,連英文名的梗都不會隨意放過。
講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校園劇《你好舊時光》,英文名是My Huckleberry Friend。
用了馬克吐溫筆下的「哈克貝利」和Moon River裡的歌詞典故,讓人會心一笑。
看了八百遍的《武林外傳》,或許很多人已經注意到它片頭那句很有快意江湖範兒的英文:My Own Swordsman
這些細節,都是看完劇會頓悟「此中有真意」的那種。
像這樣的劇或許未必會向海外輸出,不過在這些很少有人注意到的角落用了這些小巧思,大概也是一種用心的體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