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摺疊式腳珠的製作方法
2023-07-17 16:37:4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腳珠,尤其是一種摺疊式腳珠。
背景技術:
現實生活當中,腳珠廣泛應用於行李箱、工具箱、家居設備等各種需要與地面接觸的設備上。在行李箱集中存放的場合往往需要將大量的行李箱存放在有限的空間內,而當多個行李箱疊放在一起時,經常出現因行李箱上腳珠突出而導致行李箱不能被放進儲物櫃的情況,此外行李箱上的腳珠突出還會導致行李箱底部或一側的空間不能被有效利用的情況。此情況尤其常見於飛機等對空間利用要求非常嚴格的場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摺疊式腳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摺疊式腳珠,包括:
腳珠座、腳珠本體和鉸鏈;所述腳珠本體通過鉸鏈安裝在腳珠座上;所述腳珠座設置有凹位,所述鉸鏈安裝在凹位與腳珠座上端面的交界處;所述腳珠本體能夠繞鉸鏈轉動使得腳珠本體貼緊腳珠座的上端面或者腳珠本體能夠繞鉸鏈轉動使得腳珠本體陷入凹位中。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珠,其進一步設計在於:
所述腳珠座的上端面設置有第一凸起,所述腳珠本體上設置有與第一凸起相匹配的第一開孔,所述第一凸起能夠卡入第一開孔使得腳珠本體貼緊腳珠座的上端面並被鎖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珠,其進一步設計在於:
所述凹位上設置有第二凸起,所述腳珠本體上設置有與第二凸起相匹配的第二開孔,所述第二凸起能夠卡入第二開孔使得腳珠本體陷入凹位中並被鎖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珠,其進一步設計在於:
所述腳珠座的底部還設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用於與螺栓配合將腳珠座固定在安裝位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腳珠,其進一步設計在於:
所述腳珠本體的頂部還設置有高臺,該高臺能夠使得腳珠本體貼緊腳珠座的上端面後進一步增加腳珠本體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腳珠設置有與腳珠本體相匹配的腳珠座,當需要使用本腳珠時,腳珠本體能夠圍繞鉸鏈轉動以疊加在腳珠座上,在本腳珠使用完畢之後腳珠本體又能圍繞鉸鏈轉動以收納進腳珠座上的凹位。由此,設置有本腳珠的行李箱等設備減少了對其存放空間的需求,避免了因行李箱上腳珠突出而導致行李箱不能被放進儲物櫃的情況,此設計尤其適合要存放在飛機等對空間利用要求非常嚴格的場合的行李箱等設備。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腳珠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腳珠中腳珠座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3是本實用新型腳珠中腳珠座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4是本實用新型腳珠中腳珠本體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腳珠中腳珠本體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6是本實用新型腳珠中腳珠本體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腳珠包括:
腳珠座1、腳珠本體2和鉸鏈3;所述腳珠本體2通過鉸鏈3安裝在腳珠座1上;所述腳珠座1設置有凹位11,所述鉸鏈3安裝在凹位11與腳珠座1上端面的交界處;所述腳珠本體2能夠繞鉸鏈3轉動使得腳珠本體2貼緊腳珠座1的上端面或者腳珠本體2能夠繞鉸鏈3轉動使得腳珠本體2陷入凹位11中。
傳統設計中,行李箱上的腳珠通常固定在行李箱的一側和底部,腳珠通常不能從行李箱上取下,當行李箱需要存放到儲物櫃等位置時,經常出現由於腳珠突出於行李箱箱體之外而導致行李箱不能被放進儲物櫃的情況,此外即使行李箱能放進儲物櫃,行李箱上的腳珠也要佔去一定的儲物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使得設置有本腳珠的行李箱在使用完畢之後,腳珠本體2能圍繞鉸鏈3轉動使得腳珠本體2被收納進凹位11以節省行李箱所佔用的空間;需要再次使用腳珠時,腳珠本體2亦能從凹位11中翻轉出來併疊加在腳珠座1上以實現腳珠對行李箱的支撐作用。此設計尤其適合要存放在飛機等對空間利用要求非常嚴格的場合的行李箱等設備。
具體地,如圖1所示,本腳珠包括:腳珠座1、腳珠本體2和鉸鏈3。
其中,腳珠座1設置有凹位11,凹位11上設置有第二凸起13;腳珠座1的上端面設置有第一凸起12,如圖2~圖3所示。
如圖4~圖5所示,腳珠本體2上設置有與第一凸起12相匹配的第一開孔21,第一凸起12能夠卡入第一開孔21使得腳珠本體2疊加在腳珠座1的上端面上並被鎖定,此時腳珠本體2貼緊腳珠座1的上端面使得本腳珠能用於支撐行李箱。
腳珠本體2上還設置有與第二凸起13相匹配的第二開孔22,所述第二凸起13能夠卡入第二開孔22使得腳珠本體2陷入凹位11中並被鎖定。此時,腳珠座1的上端面與腳珠本體2的底面相持平。
腳珠本體2的頂部還設置有高臺23,高臺23能夠使得腳珠本體2疊加在腳珠座1的上端面上後進一步增加腳珠本體2的高度。
腳珠座1的底部還設置有螺母座14,所述螺母座14用於與螺栓配合將腳珠座1固定在安裝位置。
當本腳珠處於打開狀態以實現對行李箱的支撐功能時,其各部件位置關係如1所示。此時,腳珠本體2疊加在腳珠座1的上端面上,第一凸起12卡入第一開孔21,腳珠本體2被鎖定在打開狀態。
當需要關閉本腳珠時,首先將處於打開狀態的腳珠本體2從第一凸起12上拉離並旋轉腳珠本體2至第二凸起13的上方,然後從第二凸起13的上方按壓腳珠本體2,則第二凸起13卡入第二開孔22使得腳珠本體2陷入凹位11,此時腳珠本體2的底面與腳珠座1的上端面持平,腳珠本體2被鎖定在關閉狀態。此時本腳珠的狀態如圖6所示。
當需要打開本腳珠時,首先將處於關閉狀態的腳珠本體2從第二凸起13上拉離並旋轉腳珠本體2至第一凸起12的上方,然後從第一凸起12的上方按壓腳珠本體2,使得第一凸起12卡入第一開孔21以實現腳珠本體2疊加在腳珠座1的上端面上,使得腳珠本體2被鎖定在打開狀態。此時本腳珠的狀態如圖1所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