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民族文化,黎族方言文化
2023-07-07 20:55:49 6
語言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標識,正如黎族方言就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符號。黎族上千年的歷史是通過語言來繼承與發展。語言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階梯。黎族方言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奇妙的民族文化,黎族方言文化吧。
「黎」是他稱,即漢民族對黎族的稱呼。黎族一般都自稱為「賽」,賽是其固有的族稱。黎族內部因方言、習俗、地域分布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稱呼,主要有「哈」、「杞」、「潤」、「賽」和「美孚」等稱呼。黎族在海南島的歷史有三千多年,秦漢時期南方百越的一個分支「駱越」與黎族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
據史籍記載,與今天黎族有直接淵源關係的最早名稱叫作「裡」。《新唐書》為宋人歐陽修等撰,故「黎」之稱應以《嶺表錄異》所記載為最早。該書約成於9世紀初,但普遍以「黎」代替「俚」、「僚」,作為專有族稱的則是在11世紀以後。宋代樂史的《太平寰宇記》、蘇軾父子謫居海南時的詩文、範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趙汝適的《諸蕃志》等著作均以「黎」字一詞稱海南的土著民族。這種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在黎族當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特徵的差異,還可以把黎族分為哈、杞、潤、賽、美孚五種方言。每個方言內的土語往往與該方言自稱或峒相適應。
哈方言:哈方言過去作「侾」。但「侾」字過於生僻,意思不明確,故2001年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等單位在編寫大型畫冊《黎族傳統文化》時,決定以「哈」字替代之。並對原周邊漢族將其內部帶有歧視意味的稱呼「四星」、「三星」分別改成「羅活」、「抱懷」。
哈方言在黎族五個方言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廣。歷史典籍中,哈方言有「遐」、「霞」、「夏」等名稱。哈方言主要分布在樂東、陵水、昌江、白沙四個黎族自治縣和三亞、東方二市,其內部又有許多種自稱。主要有「羅活」、「抱懷」、「哈應」三種稱呼。「羅活」分布在樂東盆地及盆地邊沿與哈方言其他類型雜居部分,少量還分布在東方、白沙等地,有羅活、抱由、多港、抱漫、志強、南嘮等自稱,大多是以居住地(過去的峒)命名的。
「抱懷」主要分散在望樓溪中遊的千家鎮永益村、福報村等地,在三亞、東方也有少量分布,人數較少,自稱「抱懷」。「哈應」,又作「哈炎」,在哈方言三個土語中,人數最多,分布最廣。主要分布在黎族地區邊緣地帶的三亞、陵水、東方等地,與漢族相鄰或雜居,受漢族文化影響較深。
您可能還會喜歡:
畲族的圖騰象徵著什麼,你知道嗎?
解惑:土家族婚俗文化
民間歌曲,土族的精神財富
畲族傳統節日,畲族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