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免充氣兩用輪胎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06:20:51 2
專利名稱:充氣免充氣兩用輪胎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及機動車的輪胎。
二、[背景技術] 現有的車輪輪胎,大多由外胎和充氣內胎組成,它根據充氣壓力的不同,可以承受各種壓力,適用範圍廣,但充氣內胎易被利物刺破或者在高溫季節長時間行駛會造成爆胎,存在安全隱患。
為避免上述不足,本人曾發明了免充氣輪胎(專利號為ZL98245480.5)。它較好地克服了充氣輪胎易爆胎的不足,安全性能好,但由於是免充氣,輪胎承載壓力有限,只適用於輕便車,不適用於載重車,使用範圍受到限制。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性能穩定、安全可靠,可以承載各種壓力的充氣免充氣兩用輪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高彈性材料製成的環形空腔,其特點是該環形空腔的截面形狀為U型,在U型的兩端部設有環狀凸臺,該環形空腔通過其兩端的環狀凸臺與鋼圈配合構成密封腔。
本實用新型還可採用以下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的環狀凸臺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或倒梯形;環狀凸臺的外環面設有密封環;所述的環形空腔為雙道環形空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效果性能穩定,安全可靠,當輪胎被利物刺破漏氣時,由於環形空腔結構仍能使輪胎保持在一定的壓力下運作;由於環形空腔為密封結構,根據需要可以向環形空腔內充氣,因此,輪胎可以承載各種輕重壓力,用於自行車、輕便車及載重車等各種車輛,使用範圍廣。
四、[
]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與鋼圈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剖視結構與鋼圈配合的示意圖。
參照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包括環形空腔1,環形空腔1的截面形狀為U型,在U型的兩端部分別設有環狀凸臺2,環狀凸臺2插入鋼圈5內,使環形空腔1成為密封腔。環狀凸臺2外環面設有半圓形密封環3,以增加環狀凸臺2與鋼圈5之間的密封效果,密封環3也可以設置在鋼圈5上。附圖中,4為輪胎防滑齒,6為充氣嘴。
參照附圖4,本實用新型的環形空腔1也可以為雙道環形空腔(1a、1b),即在環形空腔1a內再設一道環形空腔1b,以增加輪胎的承重能力,環形空腔1a和環形空腔1b分別與充氣嘴6a和充氣嘴6b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採用硬度為80-90度的聚氨酯、橡膠等彈性強度大的材料製造。
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充氣嘴向環形空腔內充氣,用於承載重壓。
權利要求1.一種充氣免充氣兩用輪胎,它包括高彈性材料製成的環形空腔(1),其特徵是該環形空腔(1)的截面形狀為U型,在U型的兩端部分別設有環狀凸臺(2),該環形空腔(1)通過環狀凸臺(2)與鋼圈配合構成密封腔。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免充氣兩用輪胎,其特徵是所述環狀凸臺(2)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或倒梯形。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氣免充氣兩用輪胎,其特徵是所述環狀凸臺(2)的外環面設有密封環(3)。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充氣免充氣兩用輪胎,其特徵是所述的環形空腔(1)為雙道環形空腔(1a、1b)。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充氣免充氣兩用輪胎,用於自行車及機動車。它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充氣輪胎存在的爆胎不安全和免充氣輪胎的承載壓力有限不能承載重壓問題。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高彈性材料製成的環形空腔(1),其特點是環形空腔的截面形狀為U型,在U型的兩端部設有環狀凸臺(2),環形空腔通過環狀凸臺與鋼圈(5)配含構成密封腔。它適用於自行車、輕便車及載重車。
文檔編號B60C7/00GK2628300SQ03205270
公開日2004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31日
發明者許才三 申請人:許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