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劇情大結局(爛劇羋月傳真正大結局)
2023-07-08 06:39:40 4
六國的噩夢——大秦武安君白起(8)
大秦武安君白起再一次讓天下領教了他驚人的實力,這時候的秦國,實際上是由秦昭襄王、秦宣太后、魏冉、白起四大巨頭所共同主宰,然而兩年後,一個逃亡到秦國的魏人改變了所有這一切,這個人就是白起命中的煞星,可以嘴殺人的大秦丞相應侯範睢。
範睢這個人出身比白起還低,白起還是個落魄貴族出身,範睢卻是個徹徹底底的無產階級,《史記》上說他「家貧無以自資」,可見其早年間有多麼艱辛。
那麼既然如此,範睢到底是憑什麼擠下魏冉,坐上大秦丞相這等高位的呢?一個字,嘴!
範睢嘴巴厲害啊,他足智多謀,能言善辯,一張嘴巴,能頂百萬雄兵。
換句話說,白起以劍殺人,範睢以嘴殺人;白起殺人不眨眼,範睢殺人不見血。
可惜,這樣一個人才,魏國丞相魏齊非但不用,反誣其通齊,將範睢拷打得肋折齒落,體無完膚,又用席裹棄於茅廁,讓賓客往上撒尿。太慘了。
好在範睢命不該絕,他在鬼門關溜達了一圈又活轉過來,並在魏人鄭安平與秦使王稽的幫助下舉家逃到秦國,從此隱姓埋名,靜待慧眼。
當時的秦國,南取鄢郢,西破三晉,國勢昌榮,人才鼎盛,一切都很好很強大,秦昭襄王似乎並不需要範睢這麼一個只會耍嘴皮子的說客。
然而範睢可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說客而已,他從秦國的四極政治中聞出了一股奇特的味道,這股味道將引領他走向人生的最高峰。
機會終於來了,公元前270年,穰侯魏冉為擴大自己封地陶邑(今山東定陶,原宋國地盤,宋被滅後歸齊,齊被五國合縱打趴下後被瓜分給秦,成為魏冉封邑),欲率兵經韓、魏去攻打齊國。範睢聞信心中一動,立刻上書秦王,請求面談,否則大王必悔之。
秦昭襄王本不喜歡這些遊說之士,但範睢書中拐彎抹角似有玄機,秦王好奇,便決定見他一見,看看這故弄玄虛的傢伙到底要說些什麼!
範睢大喜,趕緊梳妝打扮,去離宮見昭襄王,走到半路,遠遠看見秦王轎輿,他卻故做不知,大搖大擺的接著往前走。
竟然有老百姓敢衝撞王架,這還得了,幾個太監二話不說衝上去大聲驅趕:「王至!王——至!」
範睢開始裝二百五:「秦獨有太后、穰侯耳!安得有王?」
這句話可是說到秦昭襄王心裡去了,他現在雖然已經親政,但宣太后魏冉一黨的外戚勢力在朝中同樣不可小覷,更可怕的是,秦軍的靈魂人物武安君白起與魏冉也關係匪淺,萬一他們聯合起來造反,寡人的王位,可是不保啊!
所以秦王聽聞此言,大驚,知道自己碰上高人了,趕緊出來屏退左右,召進宮內長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範睢繼續裝二百五:「唯唯。」(是的是的)
秦昭襄王咬住青山不放鬆,繼續跪請:「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範睢還裝:「唯唯。」
如是三次,秦王急了,大白話衝口而出:「先生到底願不願對寡人賜教嘛?你倒是說句超過兩個字的話啊!」
範睢道:「唯唯也……嘿嘿,開玩笑!其實臣哪裡敢賜教大王啊,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欲言者皆興亡大計,或關係人骨肉之間,臣今日言之於前,明日伏誅於後。所以王三問而不敢答者,未知王之心何如耳。」
秦王乃復跪請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見先生,乃天賜我大秦良才也。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願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
秦昭襄王的態度很明確了,有啥事兒你就說吧,即使牽涉到太后與穰侯,也沒關係!
範睢心裡有底了,於是下拜,秦王答拜,兩人盡禮,然後就座,範睢開始了他的秦國版「隆中對」:「臣聞穰侯欲越韓、魏而攻齊,此計差矣。齊去秦甚遠,有韓、魏以間之。王少出師,則不足以害齊,若多出師,則先為秦害。今伐齊而不克,為秦大辱,即伐齊而克,徒以肥三晉也,於秦何利哉。為大王計,不如遠交而近攻,即遠交齊楚,近攻三晉,自近而遠,如蠶食葉,天下不難盡矣。」
範睢之妙論,句句直擊秦王心田,他徹底喜歡上了這個其貌不揚的遊說之士,於是授範睢客卿之職,與謀兵事。
這就是著名的地緣政治經典理論「遠交近攻」了,自此,秦吞天下的宏偉藍圖基本完成,它的主要對手依次是:韓、魏、趙、燕、楚、齊,按照這個順序打,最輕鬆最寫意。
接下來幾年內,範睢盡心盡力為秦國出謀劃策對付自己的祖國魏,接連攻下懷地、邢丘兩座重要城池,這之後,秦昭襄王日益親信範睢,使他掌權,秦國的三極政治結構被徹底打亂,新秀範睢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不久,在公元前269年,秦王派出秦軍中僅次於白起的名將,也是魏冉一黨的中更胡傷,率領十萬大軍,前往攻打趙國西南門戶——太行山重要關隘閼與(今山西和順),卻被趙國名將趙奢率兵萬餘擊敗,損兵數萬,秦軍數十年來保持不敗的神話破滅,秦軍新星胡傷從此隕落,魏冉的權威也大受打擊。
而趙奢卻因此一戰成名,威震天下,被趙惠文王封為馬服君。趙國也由此一雪前恥,士氣大振。趙武靈王在天有靈,當稍許欣慰。
圖:邯鄲紫山趙奢墓
秦昭襄王卻並不怎麼灰心,反而趁此機會,開始瘋狂打擊以魏冉為首的外戚勢力,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在範睢的謀劃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連廢去宣太后之權,並驅逐穰侯魏冉、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即宣太后的兩個弟弟和兩個兒子,皆權勢喧天,號稱秦國四貴)回關外封邑,不得再參與軍政。然後以範睢為丞相,封為應侯。宣太后沒了爪牙,從此也就安生了。
在這種情況下,白起不得不下決定與魏冉與宣太后劃清界限。因為
第一:他是秦國的武安君,不是魏冉與宣太后的武安君,忠於秦國,是他矢志不移的行為準則。
第二:白起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秦人一貫的排外傳統。
縱觀戰國時期,在秦國政治舞臺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異國人,幾乎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商鞅、張儀、魏冉、範雎、呂不韋、李斯等,或分屍,或出逃,或放逐,或服毒。在鄭國渠事件發生後,秦始皇甚至還頒發了逐客令。秦人確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族群,一方面他們積極招攬各國人才,利用他們的才能來為秦國服務;另一方面他們卻打從骨子裡抗拒六國之人,至始至終無法將他們當成是自己人,這直接造成秦統一之後總與六國之人格格不入,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巨亂又起。
所以,魏冉雖對白起有提攜之恩,但他始終不是秦國人,白起不可能無條件的站在他這一邊兒。
第三,魏冉攻齊的策略白起也很不贊同,而今他最想對付的敵人是趙國,特別是那個能大敗好搭檔胡傷的那個馬服君趙奢,此人頗有一點意思,這樣的貨色才夠資格做我大秦武安君的對手嘛!
至於應侯範睢,白起是一點兒沒把他放在眼裡,這個賣國投敵品格低劣的魏國人,只不過是大王的一條咬人瘋狗而已。而大王,是絕無可能放他來咬我的,因為我可是大秦的長城,戰無不勝的武安君白起啊!
白起太天真了,範睢是秦昭襄王的一條咬人瘋狗,難道他就不是嗎?他比範睢強的,不過是咬的人多一點兒而已,一旦他咬的不得勁,或者變的不聽話,秦昭襄王就會毫不猶豫的派範睢來咬他,就像咬魏冉一模一樣。
讀者須知